首页期刊导航|普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普洱学院学报
普洱学院学报

杜巍

双月刊

2095-7734

smszkjc@yahoo.com.cn

0879-2302377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宁洱大道275号

普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滇老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

    高龙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与老挝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人文相近,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 1月和2020 年 1 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求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各高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通过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促进云南和南亚东南亚国家间合作交流,助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辐射中心建设。

    滇老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曹婷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趋同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可以为我国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开展趋同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结合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内涵,提出加强心理辅导、学业帮扶、师资建设、制度优化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质量,促进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研究

    林汲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下,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应从多元主体协同,重构文化自信育人格局、整合多元素材,优化文化自信育人内容、丰富育人体系,创新文化自信育人方法等维度,有效涵养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大思政课"背景下普洱绝版木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李利宁杨益英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地方优秀文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打造地方高校特色教学资源是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课"的研究热点,也是搭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平台的重要抓手。基于此,以普洱学院为例,立足于普洱的特色文化资源--绝版木刻,探究绝版木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促进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进而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

    大思政课绝版木刻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实践创新对策

    刘雪梅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挑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小康社会培养身心均衡、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才能的人才。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亟需高校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从扩大教师队伍、创新教育模式、加强科技应用、拓宽培育维度策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求。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实践创新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研究

    何玉梅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育人,旨在为高职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通过构建教育协同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应对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高校应采取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网络、强化全过程跟踪与支持、探索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建立有效的反馈与优化机制等策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全育人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办法研究

    陈艳赵翠荣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进而从企业与市场需求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产业结构改革与升级的要求。为此,高校应明确传统教学模式在人才定位、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专业教材、提升自主学习与网络教学环境等策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就业导向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办法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徐桂艳张海民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教学事业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它的提出重申了教育教学的内涵及本质,在极大程度上突显了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政素养形成的重视,并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普洱学院"文化百讲"第二十五讲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