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融媒报道的创新实践

    钟建平
    32-3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推出,宁波正积极探索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宁波广电集团《向"新"而行》融媒报道采用了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细节呈现方式,辅以高质量的画面制作,展现了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运作机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深远影响.另外,高效的团队协作与持续的创新精神也是做好融媒报道的重要因素.

    新质生产力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融媒报道

    消费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以Bilibili《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为例

    梁景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主流媒体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广告等各种方式,对最新消费信息、消费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传播,同时不断引领刺激新的消费文化.对主流媒体自身来说,其发展的同时也会受到消费文化影响,放眼未来,以新闻为基础的消费文化是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此,文章以Bilibili平台中的《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为例,对消费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究.

    消费文化主流媒体传播策略

    新时期红色文化讲演节目的创新——基于江西卫视节目《闪亮的坐标》的分析

    黄文锋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视节目也在持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在技术的赋能下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红色文化讲演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其通过新颖的制作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并依托融媒体拓宽传播路径,突破了传统红色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瓶颈,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将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精神全面呈现与传播,拓宽了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文章立足于江西卫视节目《闪亮的坐标》,从节目制作、节目表达方式以及节目传播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探索红色文化讲演节目在新时期的创新路径.

    《闪亮的坐标》红色文化讲演节目

    《遇鉴文明》:文化传播的艺术呈现与文明共鸣

    方雯婧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环境和不断进步的传播技术,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全新的机遇.文章以电视文化节目《遇鉴文明》为例,首先通过对节目的语态转变、叙事空间的多重呈现进行分析,探讨了节目在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采用受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个体文化实践以及跨越地理和历史空间的叙事方式,实现了文明互鉴的目标.其次,通过对文化符号的编码与重构、场景化沉浸式的视听呈现,阐述了节目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打破文化隔阂,实现中外文化符号的创新性融合.最后,通过仪式观传播和共情传播的分析,探讨了节目在构建文化认同、传递文明价值观方面的努力,以及通过"文明互鉴者"环节,引发观众对文化的共鸣与认同.综合而言,文章从创新、运营和传播的角度深入剖析《遇鉴文明》的成功经验,希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遇鉴文明》文化互鉴文化传播

    智媒时代主持人体态语应用策略研究

    岳诚博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媒体行业进入智媒时代,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主持人作为传统广电行业的代表形象,也受到人工智能和自媒体浪潮的冲击.文章基于身体传播理论和实践,分析了人工智能与自媒体客观存在的非真实化和行为异化的身体性问题,探讨了智媒时代的具身传播特性,并将身体性投射到主持人体态语之上,探讨智媒时代的体态语应用策略,以抓住风险突破点,更好地应对时代挑战.

    体态语智媒时代主持传播

    粉丝效应、文化转型与"白日梦"构建:玄幻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三重审视

    汪淑贤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玄幻现实主义电视剧是针对当下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提出的新创作观念,其表现在"悬浮"于现实生活之上,通过"霸道总裁爱上我"和"灰姑娘"的母题来展开故事情节,满足女性观众在现代高压生活下的对爱情的幻想和精神寄托.玄幻现实主义电视剧经历了从萌芽期、蜕变期再到爆发期几个阶段,虽然一直饱受争议,但通过"IP+流量"的驱使、文化话语权的下移,以及白日梦的构建等方式,收视率一路"狂飙".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模式化结构设定、价值观扭曲、商业性和艺术性失衡等问题,值得探讨.

    玄幻现实主义粉丝效应文化转型"白日梦"构建

    《热辣滚烫》:温暖现实主义关照下国产电影的"在地化"改编探索

    谭浩阳李化来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日本电影《百元之恋》改编的 2024 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是贾玲继《你好,李焕英》之后的又一现实题材作品.该影片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日本"丧文化"进行移植,在空间建构、角色形塑、风格呈现等方面为国产电影的"在地化"改编提供了新路径,将喜剧元素、导演个人风格与社会热点进行结合,在 2024 年春节期间引发热议,成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别具一格的范例.

    《热辣滚烫》温暖现实主义"在地化"改编

    当代红色影视作品中平民化叙事表征分析

    王曼荔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类型,红色题材影视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紧贴时政、把握时代潮流,将我国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以及民族复兴等气势恢宏的革命历程通过艺术加工的视频形式记录和展现.红色影视作品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及红色精神的使命.然而,随着影视行业创新发展的热潮,传统红色影视作品在创作理念、叙事手法和拍摄视角等方面的僵化和刻板问题也逐渐暴露.在这种背景下,当代红色影视作品在保留原有价值内核的基础上,正逐渐朝向更平民化的叙事模式转变.这种积极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不仅体现了红色影视创作者迎合市场需求、尊重受众喜好的创新精神,也使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迈向了新的高度.

    红色影视作品平民化叙事模式

    电影《邓小平小道》的隐喻美学

    严红兰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南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该片成功兼顾了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 7 届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传记电影奖等多个奖项.从隐喻美学的角度看,该片展现的"门槛""小道"以及人物形象等影像符号具有深刻的隐喻色彩."门槛"象征邓小平及其家人的"人生之坎","小道"则比喻他们的"人生之路",而邓小平本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坚忍顽强、不屈不饶等民族精神的化身.这些隐喻符号的设置不仅赋予影片丰富的审美韵味,还有效克服了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过于直白、说教意味过重等问题,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性.

    电影《邓小平小道》隐喻美学传记电影镜头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国家宴》为例

    柯一凡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综艺节目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章以河南卫视和抖音共同打造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家宴》为例,从思想价值、形式创新、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出发,探究节目是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家宴》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