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媒体时代微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以微电影《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冯骞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媒体时代,以人人生产、小屏互动为特点的微电影愈来愈成为大众化的媒介工具.微电影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并且创作的成本也更加低廉,但诸多微电影的质量一直被网友诟病.文章以优质微电影《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内容生产的优势,从选题取材、叙事手法、选择正确的传播平台三个角度为微电影的发展指明方向.

    自媒体微电影内容生产文化传播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策略探析

    孟林静朱颖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老年群体网络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银发网红"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的一股新势力.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框架,首先梳理了"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如生产力与创新能力欠缺、技术壁垒与数字鸿沟的制约、用户互动空间狭小和互动情感反馈不稳定等,然后提出了相应策略,如形成紧密的社交圈层、打造共同关注的焦点、培养共享的情感共鸣.

    互动仪式链"银发网红"仪式化情感互动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公益广告发展之变——以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探索实践为例

    杨蔚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公益广告在宣传主题上从政治宣教转向弘扬正能量,在创作上从量产到打造艺术精品,在传播上从原来的单一传播转变为融合互动传播,在机制上从小团队工作制到长效工作机制.未来,广播电视媒体要谋求建立公益品牌,助力公益广告融媒传播.同时,还要借力新媒体技术深耕传播内容,推动公益广告从理念传播到改变行动的实效发展.

    媒体融合公益广告公益传播

    探索·转型·回落:再论香港女导演许鞍华

    薛文雅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众多香港导演中,许鞍华是香港影坛一位重量级的女性导演.从目前来看,许鞍华导演的创作经历了早期的先锋探索阶段、中期的转型成功阶段以及晚期的创作回落阶段.在许鞍华的创作历程中,她主要扮演了三重角色:推动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女旗手、聚焦边缘女性的记录者以及遭遇滑铁卢的女导演.文章围绕许鞍华导演的创作经历,窥探其创作的跌宕起伏.

    许鞍华新浪潮电影女性主义

    基于可供性理论分析抖音短视频促进用户观影意愿生成机制

    米晓林李莹莹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抖音短视频作为国内颇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电影宣发的必要平台,因为抖音电影兴趣用户与院线观影人群高度重叠,且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可以直接触达目标人群,并调动用户情感,引发情感共鸣.文章从情感消费角度入手,选择了情感三层次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可供性与用户观影意愿生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用户情感层中本能层和反思层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观影意愿的生成,而抖音短视频的可致意和可传情功能对于用户情感层中本能层和反思层需求的满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可供性理论情感三层次移动端视频观影意愿

    融媒体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盛熠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融媒体为研究视域,首先论述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其次提出了高校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着教育模式创新不足、公共融媒体文化环境过于复杂、从业者片面解读误导学生等问题,再次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较低、融媒体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融媒体"泛娱乐化"愈演愈烈等.最后探讨了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包括高校应当将融媒体、课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有机结合;相关部门要健全监管机制并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各方应当共同发力加强针对"泛娱乐化"倾向的矫正工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融媒体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融媒体视域下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策略研究

    胡泓瑞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不单指向技术形式或讯息内容方面的融合,更是一种发展思维,这就要求媒介之间主动探索,基于自身媒介特色与社会实际情况重塑自己的形象与地位.伴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融媒体传播也是主流趋势.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言,融媒体的发展即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巨大挑战.文章立足于融媒体时代,就传统广播电视当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个别成功案例,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传播策略.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传播策略

    "三农"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的传播研究——以媒介场景理论为视角

    谭嘉倩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农"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当前"互联网+"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背景下,"三农""短视频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因此,文章以媒介场景理论为视角,对抖音平台上"三农"短视频的场景化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其为何能够得到大规模传播的.

    "三农"短视频媒介场景理论传播策略

    媒介景观理论视域下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对乡村文化的重构与展演

    陈其莹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渠道,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在互联网上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文章以媒介景观理论为基础,分析在乡村美食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农人如何对乡村媒介景观的符号进行重组,从而建构新的乡村景观并将自我展演融入其中,最终以"滤镜化"或"去滤镜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文章指出在乡村美食类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中,应警惕过度商业化和内容异化,以客观呈现乡村媒介景观.

    媒介景观乡村美食短视频文化

    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博主的叙事手法与自我呈现

    傅汝欢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在如今的短视频赛道上有着较高的人气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此类博主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在自我呈现中重塑了受众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蜀中桃子姐"的短视频根植乡土,素材来源于乡村日常生活,代表着乡土文化的内涵,所展现的内容传递了真诚朴实的美好情感,其丰富的叙事手法和内容展演也提升了受众的视听体验.文章选取在乡村美食类短视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蜀中桃子姐"为研究对象,探讨"蜀中桃子姐"的叙事手法,分析"蜀中桃子姐"是如何在视频中进行自我呈现和展演的,希望能为同类型短视频创作者提供有益启示.

    "蜀中桃子姐"乡村美食叙事手法自我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