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数智时代口语传播的主体、场景与范式

    张人元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下,口语传播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口语传播主体的身份也正在被重塑,口语传播场景亦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交织的共同因素影响下不断衍生出更多的新场景,口语传播的范式也转向于交互式、共鸣式、智能化.文章探究数智时代口语传播主体的身份重塑、场景创新及范式革新,以期为口语传播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数智时代口语传播智媒融合

    人工智能配音对配音行业的影响分析

    肖笛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配音在有声读物、广告、游戏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时在线、高度拟人、一键生成"等关键词冲击着配音行业.文章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人工智能配音对传统配音行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人工智能配音配音行业影响

    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探讨

    范洲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指出了当前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主持人语言运用的要素,如善意角色定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态度鲜明、简明清晰等.文章同时提出了主持人语言运用中优化的策略,对做好民生新闻节目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融媒体环境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运用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县委大院》的叙事分析

    沈梦汝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委大院》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通过丰富多样的故事,以纪实性手法展现了基层治理的众生百态,以及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生活互动与矛盾冲突.文章从叙事主题、叙事主体以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探究其叙事特色,为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提供参考.

    现实主义题材县委大院叙事研究

    反腐反黑剧价值导向偏离问题探析

    邓琴文杜雨珂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腐反黑剧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政府机关的正面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反腐反黑剧在塑造典型人物和表现典型文化时出现了价值偏离倾向.文章首先阐述了反腐反黑剧传播正确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梳理了反腐反黑剧价值导向偏离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了反腐反黑剧价值导向偏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反腐反黑剧社会价值导向的规约对策.

    反腐反黑剧价值导向偏离

    都市女性群像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周露露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女性经济的繁荣发展,都市女性群像剧也在蓬勃发展.此类剧作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且在不断丰富女性形象.《我在他乡挺好的》作为都市女性群像剧的代表作品之一,凭借接地气、不悬浮的真实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文章首先梳理了都市女性群像剧的发展,然后详细分析了《我在他乡挺好的》塑造的女性形象,最后提出了都市女性群像剧构建女性形象的策略,希望为都市女性群像剧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都市女性群像剧女性形象《我在他乡挺好的》

    2024年春节档网络微短剧奇观化现象研究

    蒋燕妮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春节档网络微短剧以快节奏、爽文化、高颜值、IP改编等亮点突出重围,生成了网络短视频中的一大奇观.文章以媒介奇观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了 2024 年春节档网络微短剧媒介奇观的符号表征,分析 2024 年春节档网络微短剧奇观化现象,最后对此提出了些许可行策略,希望有助于网络微短剧良性发展.

    网络微短剧媒介奇观爽文化消费社会

    华裔导演电影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石之予的《包宝宝》与《青春变形记》为例

    石海霞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离不开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华裔青年女导演石之予的《包宝宝》和《青春变形记》充满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符号,让异质文化的受众对中华文化有了直观的认知.石之予导演以动画电影为载体,借助表层的文化符号传递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和深刻内涵,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中华文化.这些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依托电影媒介得以有效传播,这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

    文化符号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电影媒介

    多元艺术视角下《长安三万里》教育内涵研究

    李孟羽杨俊芳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作为我国本土现象级影片,自播映以来深受全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视角实则为电影教育开辟了崭新平台.如何在影院场域之外深化电影教育内涵,以多元的艺术模式倾诉电影文本内容,观影活动做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研究与实践表明,打破影院局限,以双向互动观影模式契入观众内心,不仅能够更好地予以受众精神传达,亦能为创作者起到充实文本之用.

    《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中华传统文化电影教育观影实践活动

    与现实对话·映真实人性·解社会困境——电影《孤注一掷》的影像表达研究

    袁爱清杨钰琦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孤注一掷》,通过巧妙融合热点议题和匠心内容的呈现,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也凸显影片的思想性和现实性.该作品围绕典型塑造挖掘人物及环境新元素,用雅俗共赏的话语体系紧扣时代脉搏与社会纹理,借助艺术美学手法重现物欲世界与人性情感,让网络电信诈骗故事在仪式氛围中通过影像表达方式深入人心,为"全民反诈"提供了深远的社会教育与价值引领.

    《孤注一掷》现实主义网络电信诈骗叙事模式视听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