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收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收经济研究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税收经济研究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朱诗柱

双月刊

2095-1280

ssjjyj@tax-edu.net

0514-87806636/6360

225007

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515号

税收经济研究/Journal TAX AND ECONOMIC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税收经济研究》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主办的“财政”类中文核心期刊,以繁荣税收经济科学、为国家税收经济部门和决策机构服务为宗旨,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刊发财政学科、特别是税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供探索交流的学术平台,并致力于成为中国税收改革和发展进程的重要理论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消费税目标定位及税制优化研究

    庞凤喜杨家欢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税税制优化,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税制改革焦点话题.作为税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货物劳务类税,具有重要的财政经济地位.文章结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和我国实际,借鉴代表性国家消费税制设计的做法与经验,提出我国消费税制度优化的思路和建议,以期提升消费税在税收治理中的功效.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消费税目标定位税制优化

    留抵退税政策、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劳动生产率

    赵合云丁海静崔蔚茵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抵退税政策是发挥增值税中性制度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视角探究该政策的微观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5-2021 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进而作用于其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显著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即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该政策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主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还显示,该政策对于高税负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并增强政策实施的匹配性和适应性,以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切实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

    留抵退税人力资本结构企业劳动生产率

    税收征管模式改革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专管员约束机制改革的证据

    隋焕新田志伟汪豫卓庭...
    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专管员固定管户的征管模式.然而,由于该模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容易导致税务部门执法风险增加,从而对征管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取消专管员固定管户制度意味着取消征纳双方的固定对应关系.这不仅容易引发纳税企业对失去全方位管理的担忧,还会影响征管部门获取纳税企业信息的有效性.文章以 2021 年青岛市征管模式改革为准自然实验,旨在探讨在保持征纳双方固定关系的情况下,增加约束机制能否有效缓解专管员固定管户制度下的效率损失.研究发现,专管员约束机制改革在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并促进了企业的纳税遵从.这一结果是由于征管约束机制改革抑制了企业的逃税倾向.异质性分析表明,征管约束机制改革对大规模企业、税收优惠型企业以及纳税遵从度低企业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文章不仅提供了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经验证据,还对完善基层税收征管制度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税收征管约束机制征管效率逃税倾向

    数字经济、税收征管效率及税收增长

    肖育才廖露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给税收增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构成了巨大挑战,准确全面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强化税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我国2010-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进而抑制了税收收入的增加;门槛回归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基于此建议:一是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减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负向影响,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二是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继续深入建设数字税务平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三是完善税收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缩小数字经济带来的地区间税收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增长

    企业研发组合式税收优惠的政策一致性反思——以西部某国家级新区为例

    宋朗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我国实施了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聚并享受多项与研发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常态.从企业视角来看,激励效果取决于组合式税收优惠政策的叠加效应.以西部某国家级新区为例,该区域内企业研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依据激励方式内在逻辑的差异分为所得减少型与税率降低型两类.基于现有理论及文献观点的定性分析以及基于数理模型推导的定量分析,发现政策组合视角下二者的一致性偏弱.未来的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与实践,应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税收优惠的相对优势,并注重彼此间有效协同.

    企业研发税收优惠类型化政策组合一致性

    税务算法决策失灵的法律规制

    吴兵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务算法创制的封闭性、编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自主学习的不可控性构成税务算法决策失灵的主要成因,进而引发了法律规制的呼声和行动.既有的规制方案主要基于税权平衡的思路,通过个体赋权和制约公权两个方面塑造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遏制税务算法决策失灵风险的产生,这在哲学维度上体现为关系主义的视角.然而,单一的税权平衡思路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本质主义的视角,以税务算法本身为切入点构造更为全面系统的规制方案,可助推规制重心的前移和税务算法的法律归化,对税权平衡思路的不足有明显的补充效果.本质主义视角之下,以税务算法本身为中心搭建完整的规制图谱,应从建立统一的税务算法技术标准,合理限制税务算法的编译范围与强化税务算法的检验和测试等三方面入手.

    智慧税务算法决策本质主义关系主义

    《环境保护税法》与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

    杜剑张微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为我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气候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动力.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后重污染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提升,表明税制绿色化有效提升了责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保护税法》通过提高高管环保意识促进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中,《环境保护税法》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效驱动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环境保护税法》税制绿色化

    金融资源地理邻近与企业避税——基于商业银行网点地理分布的经验证据

    丁怡帆尹飞魏彦杰
    7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结合我国企业避税活动日益普遍的现实情境,文章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银行网点地理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形成的金融资源地理邻近现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企业周围分布的商业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其避税程度越低.机制检验表明,资金供给改善和监督治理增强是商业银行网点扩张抑制企业避税的关键所在.拓展性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在民营、中小规模、经济不确定性感知较高、治理效率较低的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较弱、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凸显.此外,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还对企业价值和经营状况也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文章的结论不仅丰富了金融资源地理布局、银行网点扩张以及企业避税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对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模式、切实引导资金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政策参考.

    金融资源地理邻近银行网点扩张企业避税资金供给监督治理

    政府补助、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孙献贞李言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政府干预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文章从企业数字化转型渠道出发,构建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 2011-2022 年相关数据,考察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有助于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上述结论通过了多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企业、相对年长的上市公司和制造业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将通过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府补助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