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

段舜山 彭少麟

双月刊

1008-8873

ecosci@jnu.edu.cn

020-85228257

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生态科学/Journal Ecolog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省科协主管、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的中、高级的生态科学的学术刊物。《生态科学》杂志社设在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协机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猫儿山优势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关联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欧芷阳郑威庞世龙何峰...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植物对海拔差异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梯度上的 5 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落优势树种的叶含水率(LWC)、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体积(LV)、叶厚度(LT)、叶组织密度(LTD)以及比叶重(SLW)等 7 个功能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以及标准化主轴法分析了猫儿山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及性状组合关系.结果显示 7 个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 SLA>LV>SLW>LTD>LT>LDMC>LWC.叶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如SLA随海拔升高先升后降、LV则呈下降趋势.性状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组合关系,如SLA与LDMC、LT、LTD及SLW间呈极显著负相关,LDMC与LTD及SLW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多数性状组合间的相关关系只在部分海拔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植物叶功能性状对海拔梯度引起的环境差异产生响应,叶功能性状组合的协同变异或权衡在海拔梯度上存在非同步现象.

    海拔梯度适应对策叶功能性状猫儿山

    降雨强度对不同海拔侧柏叶片滞纳大气颗粒物量的影响

    刘维欢李晓刚裴顺祥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可以有效清除植物叶片滞纳的大气颗粒物,但降雨强度对不同海拔植物叶面滞尘量的影响研究较缺乏.以九龙山不同海拔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方法测定不同强度降雨前后植物叶片滞纳大气颗粒物的量,进而研究降水强度对不同海拔侧柏叶片滞纳水溶/非水溶性颗粒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雨(17.5 mm)对不同海拔侧柏叶片滞纳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强于小雨(3.2 mm);中雨后,侧柏叶片滞纳颗粒物的阈值为(0.4248±0.0104)g·m-2,且与海拔、降雨前叶面滞纳颗粒物的量无关;小雨后,不同海拔侧柏叶面非水溶性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小粒径聚集为大粒径现象;在低、中海拔地区,中雨主要影响侧柏叶面大粒径颗粒物的量,而高海拔地区主要影响小粒径颗粒物的量;降雨对非水溶性大粒径颗粒物的影响大于水溶性颗粒物;小雨会增加不同海拔侧柏叶片大粒径水溶/非水溶性颗粒物的百分比,中雨会使低、高海拔侧柏叶片大粒径水溶性颗粒物和高海拔大粒径非水溶性颗粒物的百分比增加,而其他海拔侧柏叶片大粒径水溶/非水溶性颗粒物的百分比下降.

    侧柏海拔粒径水溶性颗粒物非水溶性颗粒物

    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环境意识的影响分析

    苏芳齐乐萌宋妮妮胡玲...
    11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对农户环境意识现状从环境知识、生态观念和环保行为 3 个维度进行刻画,进而在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环境意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Logistic回归和Tobit回归模型,就农户环境意识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秦巴山区整体农户的生计资本较为欠缺,且分布失衡;农户环境意识主要分为淡薄型、中等型和强烈型三种类型;(2)物质资本始终是影响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环境意识由淡薄型向强烈型转变的关键生计资本,人力资本存量是大幅度提升农户环境意识的基本保障;(3)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环境意识各维度作用显著,能够通过调节农户生计资本进而引导和教育农户提高自身的环境认知;(4)对不同类型农户而言,其环境意识水平有所差异,生计资本对各类型农户环境意识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农户提高环境意识的对策建议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环境意识生计资本潜在剖面分析秦巴山区影响因素

    基于GIS的漳州市松岭村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及GAP分析

    康丽婷罗紫薇胡希军韦宝婧...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漳州市松岭村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资源禀赋潜力出发,构建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计算各旅游适宜性影响因子的权重,基于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旅游空间进行开发空缺(GAP)分析,并提出旅游规划优化策略.旨在优化景观资源在空间整体布局中的合理利用,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松岭村旅游适宜性受基础设施因子影响最大,受坡向因子影响最小;(2)松岭村旅游适宜等级可分为高适宜、较高适宜、中适宜、较低适宜、低适宜区 5 类,其中高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松岭村总面积的 4.64%,低适宜区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 58.00%;(3)借鉴GAP分析思路,识别松岭村景观资源点开发潜力分级区块,各适宜等级区均存在较多景观资源点未开发.建议结合现有特色景观资源点,优先开发较高及高潜力区块、积极开发中潜力区、适度开发较低及低潜力区,以期在保留旅游资源特色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其景观资源.

    旅游适宜性评价地理探测器GAP分析乡村旅游松岭村

    高寒露天矿区渣土基质粒度组成及养分特征

    许泰鄂崇毅郑超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海省木里与江仓露天煤矿区渣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渣土样品 20 个,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沼泽草甸土壤样品 17 个作为背景值.通过测试分析矿区渣土和沼泽草甸土壤的粒径组成,发现两个矿区渣土粒级组成与沼泽草甸土壤相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粉粒-砂粒-黏粒,但是在组成比例上存在差异,沼泽草甸土壤粉粒的含量更为丰富.根据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木里矿区的渣土归属于粉壤土,江仓矿区的渣土归属于粉壤土和壤土,以粉壤土为主,沼泽草甸土壤兼具粉壤土与壤土的特性.同时,对矿渣土的pH、有机碳、全钾、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矿区的渣土 pH 值偏碱性且有机质含量低,全量养分与沼泽草甸土壤存在差异,其中全氮的含量远低于沼泽草甸土壤,全钾的含量略高于沼泽草甸土壤.速效养分中的速效氮含量非常贫瘠,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沼泽草甸土壤,尤其是速效钾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矿区渣土的黏粒与所有养分均呈正相关,粉粒、砂粒与养分关系逐渐减弱,因此在土壤修复和重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渣土养分的变化,还应该改善渣土基质粒径的结构比例,加速土壤熟化,完善土壤-植物-微生物体系,构建适应高寒矿区植被生长的土壤.

    粒径组成养分状况渣土沼泽草甸土壤高寒矿区

    武汉市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姜子璇柯新利陈媛媛颜宇...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认识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对城市内部生态用地优化布局、提升城市居民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三环线内为研究区,借助 2000 年、2010 年和 2020 年 3 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内部主要用地类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从数量、空间及景观格局三方面分析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虽然 2000-2020 年间研究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增加;(2)生态用地减少区域位于三环线附近的新建成区内,生态用地增加区位于内部改造的已建成区内;(3)生态用地破碎度总体呈升高趋势,且空间差异显著,破碎度升高区域主要位于新建成区,城市内部已建成区近 10 年破碎度有所缓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府政策是影响生态用地形态变化的三个主要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内部生态用地的优化与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景观格局武汉市

    基于"三生用地"的四川丘陵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供需格局评估

    廖桂堂林正雨何鹏高雪松...
    1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估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定量核算以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以四川丘陵区 215 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三生用地")分类系统和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了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及供需格局特征,并引入和弦图清晰表达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ESV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特征,总体上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ESV高于北部和中部,中部地区ESV最低同时,ESV热点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南部,冷点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2)2015 年,研究区 ESV 为 62705 元·hm-2,以调节服务为主(75.69%),其次为食物生产(9.07%)和生境服务(6.45%).以农业生产用地为主导的乡村"三生用地"格局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四川丘陵区ESV偏低,提升生态用地的数量与质量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对 ESV 的贡献率较高的"三生用地"类型为:乔木林地(41.25%)、河流湿地(22.95%)、水田(15.08%)、旱地(12.13).(3)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其他三类服务均存在权衡关系,而调节、文化和生境服务之间为协同关系.随着人类对食物与水资源获取能力的增强,可能导致研究区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较为明显,供需模式以 L—H(39.98%)和 H—L(35.92%)为主,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同时,H—H模式"三生用地"结构合理,经济生态效益协调,是乡镇尺度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模板.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盆地乡村振兴空间布局优化以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需格局三生用地乡镇尺度四川丘陵区

    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王秀霞霍骏杨艳艳刘晓波...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 2016 年 5 月、8 月、10 月和 2017 年 1 月使用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进行的 4 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 次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 39 种及浮游幼体 13 类,隶属于 11 个门类,以秋季种类数最多.海域内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和强壮滨箭虫(Sagitta crassa),其中中华哲水蚤优势度最高,为海域内占主导地位的种类.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季节变化明显,以春季最高,平均丰度为 147.1 ind·m-3,其次是秋季,冬季丰度最低,仅 37.3 ind·m-3.浮游动物水平分布不均匀,春季和秋季以调查海域西部芝罘岛附近海域丰度较高,夏季和冬季密集中心位于东部威海附近海域.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山东半岛北部海域

    大理云龙县四个天然温泉可培养真菌群落差异及驱动因子初探

    陆亚娴邓巍张发杨晓燕...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理州云龙县不同温泉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及驱动机制,采用纯培养法,对大理州云龙县四个温泉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 ITS 序列比对进行物种鉴定,比较四个温泉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曼特尔检验,分析当代因素(环境因子)和历史因素(各温泉的地理距离)对温泉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从大理州云龙县温泉中共检出真菌 22 属 34 种,不同温泉的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当代因素及历史因素与真菌群落结构之间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均不能解释这四个温泉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形成机制,而温泉本身独立的历史起源可能是造成真菌群落差异性巨大的主要原因.

    温泉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环境因子地理距离

    溴敌隆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发育毒性效应研究

    吴元钊徐帆张安慧应剑波...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第二代抗凝血类灭鼠剂溴敌隆的潜在生态毒性效应,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溴敌隆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发育毒性以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溴敌隆浓度高于 0.39 mg·L-1 时,斑马鱼胚胎/仔鱼死亡率及畸形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斑马鱼仔鱼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随溴敌隆浓度增大,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并在 1.18 mg·L-1浓度组达到最大值,具有显著差异,表明溴敌隆对斑马鱼仔鱼的抗氧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机体死亡.对溴敌隆暴露导致的斑马鱼胚胎/仔鱼的发育毒性以及氧化损伤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溴敌隆对动物的发育毒性机制以及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提供了研究基础.

    溴敌隆发育毒性氧化损伤斑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