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评价

    王海云匡耀求文薪荐林小波...
    2026-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为干扰威胁自然保护区的珍稀及濒危野生动植物.测度人为干扰强度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高分遥感影像识别2015和2019年广东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景观,构建人为干扰强度指数,定量评价保护区人为干扰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腾讯用户密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广东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总体不大,空间分布不均,呈东北较强、西南较弱的分布态势;(2)研究期内广东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高达81.8%.地形和交通等区位条件较好区域,人为干扰强度相对较强,且基本农田和人口占比越高的自然保护区,强度越大;(3)人为干扰强度评价结果与腾讯用户密度值具有一致性,强度越大,用户密度值越高,且位于城区或进行旅游开发的保护区具有更高的活跃度.

    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高分辨率影像腾讯位置大数据广东省

    基于移动观测的城市街道峡谷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崔爱伟苗纯萍何欢熊在平...
    2035-2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城市街道峡谷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在良好及污染两种天气状况下的通勤高峰时段和通勤平峰时段,采用便携式空气污染物监测设备对沈阳市青年大街内的5种大气污染物(CO、SO2、PM1、PM2.5和PM10)进行移动观测,比较不同天气状况、不同通勤时段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子对5种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青年大街内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在清洁天气下AQI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而在污染天气下表现为"南高北低",且在道路交叉口处的污染物浓度较高.5种污染物在时间分布上均显示出污染天气>清洁天气,通勤高峰>整体时段>通勤平峰.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清洁天气下5种大气污染物与温度和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呈显著负相关;污染天气下,温度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减弱,湿度与SO2和CO浓度的相关性变为负相关,大气压与CO、SO2、PM1和PM2.5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为 日后在街道峡谷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大气污染物街道峡谷移动观测时空分布Pearson相关性分析沈阳市

    栎类林对火的适应和响应研究进展

    张文文王劲王秋华张曦妍...
    2043-2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极端天气常现,森林火灾呈现持续多发且频发的趋势,火格局(发生季节、频率、强度等)也发生相应改变.尽管栎类林出现了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火灾,但大多数栎类已经进化出能够在周期性火灾中生存的能力.需要明确栎类对森林火灾的响应,进而揭示栎类对火的适应性策略.本文从栎类林特征、燃烧性、栎类植物自然更新以及个体和种群对火干扰的适应与响应等方面入手,论述了栎类林对火的适应与响应,对其现存研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能够为生态恢复树种选择、防火树种筛选、生物防火林带营建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我国栎类的适地适树造林和管护,特别有利于火灾频发多发区域选择抗火性强的栎类树种;有利于对栎类的分类经营和管理,提高生产力;有利于栎类的高效综合利用,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火干扰火影响火适应火响应栎类

    十足目甲壳类动物化学通讯的研究进展

    周子豪巫虹颖黄锦龙武正军...
    2050-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通讯对大多数动物的生存与繁殖都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生物可以通过化学通讯感知内外环境的信息变化,进而作出有利于自身的行为反应.对于大多数十足目甲壳类动物而言,化学感受是其最主要的感觉方式,触角是其最主要的感觉器官,它们识别环境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对其躲避敌害及交配繁殖等行为意义重大.不同的触角部位能够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而使生物对水体中不同化学信号作出更为准确且有效的判断,并反映在其行为中.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十足目甲壳类动物的嗅觉或化感受体被发现.嗅觉或化感受体是生物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基础,不同受体所行使功能不同,对于不同物质的敏感性亦不同.挖掘与探究嗅觉及化感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可以更好地了解十足目甲壳类动物化学通讯的机制.本文总结了十足目甲壳类动物的化学信号通讯机理,即化学感受器官接收化学信号后通过不同的传导途径产生生理、行为等变化,以及十足目甲壳类动物主要信息素的类型和功能,如性信息素、警报信息素、幼体释放信息素等.本文旨在为国内十足目甲壳类动物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十足目甲壳类动物化学感觉器官化感受体蛋白化学转导途径信息素化学通讯

    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多维度探索研究进展

    王茜刘智存刘天宇万冬梅...
    2058-2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诸多生态问题,一个共同结果是物种多样性的急剧丧失.鸟类是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最深的生物类群之一,其中最显著的影响是城市化降低了鸟类多样性并改变了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人类主导的城市生态系统取代了原生栖息地,城市基础设施、植被和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栖息地环境.本文从城市景观、城市绿地生境异质性和人类干扰3个角度总结了城市鸟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新的多样性测度方法和解释城市生态系统3种不同维度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文章提出,未来城市建设中,应增强斑块连通性、增加绿地异质性和增添活动缓冲区等具体措施,以保护城市鸟类多样性;并为我国城市鸟类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提出5点建议.

    景观格局景观异质性绿地异质性人为干扰多样性保护

    基于DPSIRM模型的高原城市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湟水流域西宁段为例

    向丽周伟任君黄雨晗...
    2064-2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城市湿地作为高原城市的特殊生态系统,对维护高原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城市进行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全面了解高原城市湿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关键,可为保护高原城市湿地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以湟水流域西宁段为例,基于DPSIRM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湿地生态安全,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湿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9年湟水流域西宁段的湿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变好,安全综合指数由0.338提高到0.781,安全等级由不安全上升到较安全;在6个子系统中,驱动力、状态、管理的安全等级上升到较安全,压力、影响、响应的安全等级上升到安全,年平均降水量、人均GDP、人均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指数、第三产业占比、湿地管理水平分别在6个子系统中关联度得分最高,对其生态安全状况影响最大;气候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高原城市湿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年平均降水量、城镇化率、水质状况指数、第三产业占比、人口密度、空气优良率、人均水资源量、湿地管理水平、年平均气温等.

    高原城市湿地湿地生态安全DPSIRM模型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法

    室内模拟空气温湿度对蒙古栎林凋落物床层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

    张运林田玲玲向敏代科阳...
    2072-2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滞法是当前应用最广的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其中两个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作为重要因子,对于预测凋落物含水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使用的两个关键参数计算方法由于未考虑床层结构和凋落物类型等的影响,并不适用,且预测凋落物含水率存在一定误差.分析驱动因子对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并分别建立相应预测模型对于提高含水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古栎叶片为材料,构造不同压缩比的床层,室内模拟不同空气温湿度,分析叶片失水情况,得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因子,并建立相应预测模型,分析模型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固定空气温湿度时,蒙古栎凋落物床层含水率随时间变化呈指数下降;床层平衡含水率主要受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时滞受空气温湿度和床层压缩比的影响;直接使用Nelson模型预测蒙古栎叶片床层平衡含水率并不适用,Simard模型预测效果优于Nelson模型,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自建的平衡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误差与Simard模型没有显著差异,且拟合参数的变异系数更小;建立的不同压缩比的蒙古栎叶片床层时滞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空气温湿度和压缩比对时滞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得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床层压缩比对蒙古栎叶片床层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并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对于提高凋落物含水率预测精度和林火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比水分变化预测模型林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