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黄睿雪欧静王洪飞周玉梅...
    1217-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人为干扰的耦合关系,为公园内植物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不同人为干扰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间功能关系。结果表明:(1)调查15个样地共记录49科80属109种。(2)群落各结构层物种多样性对人为干扰响应具有显著性差异,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中度干扰下最高;灌木层与草本层Margalef指数与人为干扰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乔木层与灌木层杜鹃花科植物生态位宽度在各干扰水平下均为最高;灌木层迷人杜鹃的生态位宽度与干扰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白栎的生态位宽度与干扰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草本层常春藤的生态位宽度与人为干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牛尾菜的生态位宽度与人为干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分析表明,植物群落各结构层物种多样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关系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人为干扰会改变群落物种组成,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种群的结构和功能,进而破坏群落生境,不利于群落发展。

    人为干扰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

    查干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常畅然王莹莹赵昶刘子暄...
    1227-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中国北方半干旱湖泊水生生态系统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0年夏季(8月)、秋季(9月)和2021年春季(5月)对查干湖14个采样点浮游植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查干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4种,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绿藻门46种,占比48。9%、硅藻门24种,占比25。5%);查干湖浮游植物共划分为20个功能群,其中重要功能群为X2、J和C;功能群X2、J和C在全年均为优势功能群,呈现X2+J+C(春季)→X2+J(夏季)→X2+J(秋季)季节变化特征。冗余分析表明:全氮、全磷、化学需氧量(CODMn)、pH和水温是影响查干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功能群查干湖

    根系-菌根-土壤微生物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过程的贡献

    包涛涛李丝雨王一蒋文婷...
    123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氮矿化是土壤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决定了土壤的供氮能力。然而,有关植物根系、共生菌根菌丝体和土壤微生物等不同生物因素对土壤氮矿化的贡献缺乏了解。本研究以浙江省庙山坞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为对象,利用阴阳离子树脂芯原位培养技术研究毛竹林土壤氮矿化过程,并结合不同网孔大小(1。45 mm:允许所有组分进入,53 μm:排除根但允许菌丝进入,1 μm:排除根和菌丝进入)微宇宙进一步区分根系、菌丝体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结果表明:(1)通过不同孔径微宇宙装置处理,53µm微宇宙较1。45 mm微宇宙对根系的排除效果达到了 100%,1 μm微宇宙较53 μm微宇宙对菌丝的排除效果达到了 70%;(2)不同生物组分参与土壤氮循环过程主要改变了土壤氨化速率,增加根系参与土壤氮循环过程后(1。45 mm微宇宙)土壤净氨化速率较排除根系参与时(53 μm微宇宙)低36。58%;而不同孔径微宇宙装置间土壤净硝化速率、净矿化速率无显著差异;(3)1。45 mm微宇宙中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酚氧化物酶(POX)较53 µm微宇宙分别高27。59%和61。54%,可能是土壤净氨化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量化了根际(根系、菌根真菌)介导驱动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过程贡献,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毛竹林土壤净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的重要生物因子,而根系和共生菌根则在土壤净氨化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竹林土壤氮循环根际菌根真菌净硝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矿化速率

    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

    张静文陈慧李燕华王新茹...
    1243-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雌雄异熟的繁育特点,本研究对莲叶桐的开花生物学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莲叶桐开花方式可分为雌先型和雄先型,2种类型的雌花和雄花开放时间存在差异;莲叶桐的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在雌性和雄性功能期均较高;人工辅助授粉实验显示,莲叶桐结实率依次为异株异花授粉(43。40%)>自然授粉(20。20%)>同株异花授粉(1。04%),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其中异株异花授粉和自然授粉的结实率远高于同株异花授粉,表明莲叶桐为自交不亲和植物。综上,莲叶桐雌性和雄性功能正常,但种群数目小,导致同株异花授粉引起自交不亲和,是莲叶桐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开花生物学雌雄异型异熟自交不亲和

    短命植物二裂婆婆纳的生长、生殖和资源配置

    严佳玥张博魏岩
    1249-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命植物是温带荒漠的重要植物类群,对其生长、生殖和资源配置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本研究以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1年生短命植物二裂婆婆纳(Veronica biloba L。)为对象,对其物候特征、生长动态、种子输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二裂婆婆纳3月19日出苗,在幼苗四叶期(32 d)进入生殖生长,发育节律快,生活周期短,仅62 d。(2)子叶于盛果期枯黄脱落,生存时间49 d;根长在苗期生长较快,进入生殖期停止伸长,根系浅;随着植物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地上生物量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地下生物量增加缓慢;根冠比由苗期的3。1下降为果熟期的0。091。(3)同一种群植物体生物量大小变化幅度大(0。0126~0。2269 g),变异系数为0。8;繁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为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随着植株总生物量的增加,根冠比呈线性降低,种子生物量呈线性增加,但繁殖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30。7%)。二裂婆婆纳的资源配置策略使不同大小个体的植株都能保持稳定比例的种子输出,对维持种群的更新与繁衍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物候生长动态繁殖输出繁殖分配

    氮添加对不同氮需求豆科植物幼苗根系形态性状和根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董佳乐许涵解亚鑫陈洁...
    1255-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氮添加对不同氮需求豆科植物幼苗的影响,以海南热带雨林3种不同氮生境偏好的豆科植物——低氮需求的长脐红豆(Ormosia balansae)、中氮需求的荔枝叶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 f。litchifolia)和高氮需求的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氮添加水平(0、75、150、300和600 mg。kg-1)盆栽试验,观测它们根系形态性状与根叶器官养分含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氮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了低氮需求(长脐红豆)和中氮需求(荔枝叶红豆)豆科物种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干重,而对高氮需求(猴耳环)豆科物种的根系形态性状无影响。(2)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氮添加水平下,低氮需求的长脐红豆和中氮需求的荔枝叶红豆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系干重与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3)氮添加仅对低氮和中氮需求豆科物种的根叶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而对高氮需求物种的根叶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氮添加显著增加了低氮需求的豆科物种(长脐红豆)叶片和根系的全氮含量,而对中氮需求的豆科物种(荔枝叶红豆)叶片和根系的氮、磷含量均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氮添加对豆科植物的影响因氮需求的不同以及氮添加水平而存在差异,一方面显著抑制低氮需求和中氮需求的豆科植物的根系形态性状的生长,促进了两者根叶氮、磷含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对高氮需求的豆科植物根系形态性状无影响,且仅促进了根系氮含量。未来关于氮沉降对豆科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以及群落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必要充分考虑豆科植物的自身不同特性。

    热带雨林豆科植物土壤无机氮根系形态性状养分状态

    外源精氨酸对盐碱胁迫下绿豆苗期生长的调控效用

    王晗昕王庆燕刘繁超庞园园...
    1263-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外源精氨酸(Arg)对盐碱胁迫下绿豆苗期生长的调控效用,本研究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两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150 mmol·L-1盐碱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rg对绿豆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Arg(1。0~1。5 mmol·L-1)可显著提高绿豆幼苗对盐碱胁迫的抗逆性,缓解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所受损伤;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显著上升;ROS代谢产物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Arg通过提高绿豆苗期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幼苗膜脂过氧化物的生成量,来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促进幼苗生长,从而增强绿豆苗期耐盐能力。

    盐碱胁迫精氨酸绿豆渗透调节保护性酶膜脂过氧化物

    钙磷对蜈蚣草淹水胁迫响应的调控效应

    徐其静毛佳璇马露冉杨晓莉...
    1271-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砷超积累植物,是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材料。淹水胁迫是影响蜈蚣草生长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限制其在高水分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蜈蚣草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及其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钙(Ca)和磷(P)可提高植物对干旱、低温、盐碱等逆境胁迫的抗性,促进其生存和生长。然而,关于Ca、P对植物淹水胁迫响应及其调控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蜈蚣草为对象,分析饱和持水量(相对含水率35%)和淹水胁迫(相对含水率40%)对叶片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以不添加Ca、P为对照(CK),研究Ca、P对蜈蚣草淹水胁迫抗逆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相较于35%含水率,40%含水率淹水胁迫使叶片光合速率降低30。8%,SOD活性降低71。7%,MDA含量提高46。4%,生物量降低77。3%,表明淹水胁迫使蜈蚣草抗氧化胁迫能力降低,使叶片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淹水胁迫时,添加5~20 g·kg-1 Ca和0。1~0。2 g·kg-1 P使叶片光合速率、SOD活性和生物量较CK分别提高0。15~1。65、0。58~1。91和0。91~5。01倍,MDA含量降低14%~36。1%,表明Ca、P可缓解淹水胁迫对蜈蚣草的不利影响,且缓解作用随Ca、P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强;相关性分析证实,添加Ca、P显著降低含水率与叶片光合速率、SOD活性、生物量的负相关性,及含水率与MDA的正相关性,且该趋势随Ca、P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强,表明添加Ca、P使蜈蚣草对淹水胁迫的抗逆性提高。因此,Ca、P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进而提高蜈蚣草对淹水胁迫的耐受性。

    蜈蚣草淹水胁迫钙磷光合速率酶活性生物量

    菌糠源生物堆肥对黄瓜种植土壤微生物活性、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许红丽王树强张玉兰李守中...
    1279-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废弃有机物料的肥料化利用有利于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性质。本研究探讨了化肥单施(CK)、传统堆肥(OF)和蚯蚓堆肥(VCF)施用对黄瓜种植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F和VC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强土壤脱氢酶、α-葡糖苷酶、碱性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的绝对丰度和α多样性,对土壤真菌数量和α多样性影响不显著;OF和VCF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了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显著降低水恒杆菌属(Mizugakiibacter)、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相对丰度;土壤细菌的群落丰富度Chao1、α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pH值、有机碳含量、全氮、磷酸二酯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总钾含量、β-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素,土壤α-葡糖苷酶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关键因素。传统堆肥和蚯蚓堆肥均能提高土壤的化学性质、酶活性,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菌糠源生物堆肥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土壤pH对琯溪蜜柚叶片枝条和果实的影响

    张琼陆銮眉胡元庆朱丽霞...
    1291-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土壤pH对琯溪蜜柚枝条、叶片和果实粒化的影响,为琯溪蜜柚科学种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选取不同土壤pH但立地条件和果树长势较为均匀的4组琯溪蜜柚果园(土壤pH分别为5。15、4。76、4。73和4。49),对琯溪蜜柚叶片和枝稍进行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代谢通路分析,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较低土壤pH(4。76、4。73和4。49)加重了琯溪蜜柚果实的粒化,影响了琯溪蜜柚叶片和枝条MAPK信号转导、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土壤pH显著影响枝条的次生代谢、半乳酸代谢等途径;对信号转导通路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18、蛋白磷酸酶2C、脱落酸不敏感蛋白5、CML46钙结合蛋白、生长素应答蛋白IAA1和内切几丁质酶等相关基因进行PCR荧光定量分析,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土壤pH影响了叶片和果实中脱落酸含量,也影响枝条中生长素含量。本研究表明,果园较低土壤pH加重琯溪蜜柚果实的粒化,影响了果实、叶片和枝条中部分植物激素含量,影响了与植物激素信号相关转导通路中基因的表达。

    琯溪蜜柚土壤pH转录组测序信号转导途径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