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大型城市洪涝演变规律与调度模式分析

    赵小伟李永坤杨忠山臧敏...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极端性强降雨的持续高发,超大型城市洪涝灾害防御难度不断增大,给流域防汛调度带来极大考验.以北京北运河流域为例,选取近10年中4场典型暴雨水文监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知识图谱方法,通过分析降雨移动路径,统计积水致灾阈值,核算降雨产流系数,演算洪水传播时间,对比分析洪涝演变规律与调度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城区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不透水比例~径流系数~洪峰模数、最大1h雨强~洪峰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洪水速度~涨洪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当局地雨强超过30 mm/h,该区域将出现严重内涝.城区分洪和北运河干流洪峰错峰是北京防汛指挥调度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超大型城市洪涝灾害系统化防御提供重要参考.

    超大型城市北京洪涝演变调度模式北运河

    洪水递减指数及其在洪水过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张金良盖永岗李超群沈洁...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暴雨公式的思想,定义了指数型时段平均洪水流量公式,经公式推导提出洪水递减指数的概念,研究总结了洪水递减指数的分析计算方法,可将其移用至无实测流量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并选取窟野河上游的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了应用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提供了新思路.

    时段平均洪水流量公式洪水递减指数无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

    基于Bootstrap法和极限学习机的月降水区间预测

    田景环李丛鑫王文川邱林...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降水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已有的降水预测模型无法反映其不确定性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ootstrap法和极限学习机的月降水区间预测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栾川县白土站,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月降水区间预测模型,并通过可靠性和清晰度对其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区间预测模型相比传统的确定性点预测模型,能同时兼顾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区域水资源利用和水旱灾害管理提供更全面有效的降水信息.

    月降水极限学习机Bootstrap法不确定性区间预测

    不同类型表层岩溶泉水源划分及对降雨的响应

    黄荣王发陈洪松付智勇...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层岩溶泉的水文水化学特征是认识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基于泉域水文地质调查,2018年对广西环江木连小流域内降水和泉水流量及电导率进行监测,利用端元模型与电导率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解析表层岩溶泉径流来源及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受驱替作用排泄的水流分别占季节泉、常流泉总径流的32.3%和23%;(2)次降雨过程季节泉和常流泉径流均以驱替含水层中未联通的"旧水"为主,强降雨条件下存在的雨水稀释现象仅约占3.6%;(3)季节泉在次降雨过程中受多重水流补给且对降雨响应敏感,其中管道流和壤中流分别占23%、34.2%,以基质或岩溶裂隙释放的重力水流仅占10.5%,导致持续供水能力较差;(4)常流泉补给来源单一,次降雨过程中主要受到以基质或岩溶裂隙排泄的重力水补给(77%),具有较高的有效涵养地下水资源功能及供水可持续性能力.

    表层岩溶泉电导率流量降雨响应补给来源

    极端高潮位情景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影响研究

    刘宏宽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极端高潮位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千年一遇)的影响,采用无偏估计计算初值、P-III型曲线目估适线,研究了吴淞口1985—2018年逐年设计高潮位变化.结果表明9711和0012台风期间产生的极端高潮位分别提升设计高潮位0.184 m和0.128 m.对未来情景,采用MCMC和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生成1000组与历史序列趋势一致的样本序列,研究了未来30年出现0次、1次、2次极端高潮位对2050年吴淞口设计高潮位的影响,结果较现状(2018)6.58 m分别约提升2 cm、14 cm和24 cm.平均每遇到一次极端高潮位,吴淞口设计高潮位上升约10~12 cm.

    设计高潮位吴淞口Metropolis-Hastings算法极端高潮位随机模拟

    考虑水文变异的大通河生态需水研究

    黄成剑解阳阳刘赛艳沈腾...
    32-3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变化环境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开展水文变异条件下的生态需水研究尤为紧迫.以大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变异前后的水文序列进行划分,分析变异成因;应用5种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变异前月均流量序列,推求概率密度最大处流量,将其作为当月生态需水;最后计算生态需水满足率,分析水文变异对生态需水的影响.研究表明:(1)尕大滩站在1973年、1990年发生弱变异;天堂站、享堂站在1990年发生中变异;(2)变异后,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相比变异前平均下降7%,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相比变异前平均上升11%;(3)降水减少导致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下降,冻土退化促使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上升;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下降,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生态需水水文变异非一致性综合诊断大通河流域

    基于HEC-RAS的梧桐山河流域水质模拟及应用

    胡婷婷徐刚苏东旭任艳...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市梧桐山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HEC-RAS模型建立梧桐山河流域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水动力模型最大相对误差2.43%,水质模型最大相对误差18.12%,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利用该模型对河段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模拟,根据上游污染物浓度估算污染物扩散至下游断面的浓度及扩散时间,模拟调控上游水库的下泄流量来加大生态流量,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物浓度的目的.

    HEC-RAS参数率定水动力模拟水质模拟水污染事件

    基于GF-3的2020年鄱阳湖洪水动态监测与影响评价

    李磊崔倩张志新李鑫雨...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高分三号雷达遥感影像对鄱阳湖洪水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范围为近22年来最大,仅次于1998年,淹没土地以林草地为主,受淹耕地和房屋的面积、比例均较1998年偏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长江流域、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成效,为全面评估鄱阳湖洪水影响提供了新方法.

    高分三号卫星遥感鄱阳湖洪水监测2020年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郑州内涝时空变化分析

    陈艺琳宫昌昊范泳雅李小兰...
    48-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由于台风"烟花"的影响,河南省郑州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以该事件为例,通过爬虫技术获取灾害期间微博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等方法对微博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地理位置编码后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郑州内涝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有关内涝信息的微博数据量剧增,基于微博提取的内涝点多于暴雨期间官方公布的内涝点,并可覆盖约82%的官方内涝点;该期间产生的积水内涝点数量分布与降雨量分布一致,且内涝点多集中于老城区地势低洼处.总体而言,基于微博数据提取的城市内涝灾情信息可有效覆盖和补充灾害期间官方观测数据,实时描述内涝灾情变化,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支撑.

    城市内涝新浪微博实时变化深度学习

    气象干旱指数在河北省的适用性分析

    米蔚峰邱建秀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河北省1974—2014年的气象观测和旱情资料,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PA、相对湿润指数M、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这四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在河北省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四种干旱指数与旱情资料、农作物产量等资料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从干旱事件分类的总体准确度来看,M指数最好,PA和SPEI指数监测效果次之.(2)四种干旱指数都能较好地监测河北省历年旱灾发生的空间范围,表现在四种指数的干旱站次比分别与旱灾受灾比和旱灾成灾比均有较强的相关性.(3)7月份SPEI和SPI指数均可较好地预报河北省雨养区(半干旱区)内的玉米产量.研究结论可为干旱防灾减灾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气象干旱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