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双酚A(bispheno1A,BPA)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塑料等制品,在强酸、强碱或高温条件下,BPA被释放出来,然后渗入环境中.在大多数生物液体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BPA,BPA的存在已被证明与许多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然而,关于BPA的有害作用及其对CKD的不良影响知之甚少.为了探讨BPA对动物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向饮水中加入0.01、0.1和1 mg/L的BPA,暴露于雌性小鼠4周后,交配和怀孕的雌性小鼠持续接触BPA,直到断奶;F1代3周龄雄性仔鼠继续口服相同剂量的BPA,持续10周.结果表明,0.1 mg/L和1mg/L BPA处理组小鼠的肾脏损伤严重,血清中肾脏功能指标尿素氮(urea nitrogen,UN)、肌酐(creatinine,CR)和尿酸(uric acid,UA)的含量均发生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形态结构被损害;肾脏抗氧化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包括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的含量和凋亡指数(Caspase-3和Bax/Bcl-1的比值)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在BPA慢性暴露诱导的动物肾毒性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