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登革病毒单克隆中和抗体及其作用机制

    程正严景华韩晓楠
    4311-4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播的疾病,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由于全球人员流动的增加,其流行范围逐年扩大.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通常 4 种血清型病毒共同流行,第一次病毒感染产生的交叉反应性抗体会给其他血清型继发性感染带来很大风险,目前还没有能提供完全保护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近年来随着抗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已分离出大量针对登革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基于结构的分析阐明了其中和表位.本文重点介绍了与登革病毒中和活性相关的关键表位,并对这些表位在疫苗设计和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有助于系统梳理登革病毒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为推动新型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

    登革热登革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中和抗体中和机制

    纳米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董新莹高晓薇宋浩仇华吉...
    4324-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抗体(nanobodies,Nbs)是在骆驼科动物和鲨鱼中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单域抗体,即重链抗体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VHH),具有很强的抗原靶向性和结合能力,规避了传统抗体体积大、稳定性低、免疫原性高以及清除速度慢的缺点.Nbs 与毒素、酶、放射性核苷酸、荧光基团等官能团的生物偶联,增强了Nbs的功能,使其在人与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Nbs的结构特性,Nbs库的构建、筛选以及亲和力成熟策略,概述了Nbs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疫病的诊断试剂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纳米抗体亲和力成熟免疫治疗疫病诊断

    多糖修饰脂质纳米颗粒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麻玉清柳海云王晓强孙世琪...
    4339-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之一,其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且载药效率高.然而,未修饰的脂质纳米颗粒仍存在稳定性差、易水解和易被快速清除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研究人员对脂质纳米颗粒进行了一系列的修饰,包括多肽修饰、抗体修饰、配体修饰、核酸适配体修饰、多糖修饰等.其中,多糖作为一类天然聚合物,修饰脂质纳米颗粒后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具有靶向目标器官和低毒性等优势.多糖修饰后的脂质纳米颗粒具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多糖修饰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新型脂质纳米颗粒提供了参考.

    递药系统脂质纳米颗粒多糖修饰脂质纳米颗粒制备多糖应用

    双加氧酶TET1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徐凌程钟坤赵静贤刘言言...
    4351-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Ten-eleven translocation 1(TET1)蛋白是一种α-酮戊二酸(alpha-ketoglutaric acid,α-KG)和Fe2+依赖性的双加氧酶,通过将 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羟化成 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完成 DNA的主动去甲基化修饰过程.TET1 参与维持基因组甲基化稳态并实现表观遗传调控,异常表达的TET1 与 5-mC氧化衍生物已经成为各种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中的潜在标志物,尤其在胚胎发育和恶性肿瘤等领域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双加氧酶 TET1 的结构和去甲基化作用的机制,综述了其在胚胎发育、免疫应答、干细胞调控、癌症发展和神经系统发育等过程中发挥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其上游调控机制,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加氧酶TET1表观遗传调控DNA去甲基化胚胎发育癌症免疫

    肌肉因子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博宇张孜怡庞卫军
    4365-4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是极其复杂且重要的生理过程,影响骨骼肌肌肉功能和代谢水平,不仅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还受内在生理机制的调控.因此深入探究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生理过程对于治疗人类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提高家畜肉质具有重要意义.由骨骼肌分泌的细胞因子,即肌肉因子,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骨骼肌,参与骨骼肌内信号传导,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本文介绍了各种骨骼肌纤维类型间的功能差异,并对影响不同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过程的肌肉因子及其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和展望,为改善家畜肉质和治疗骨骼肌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肌肉因子骨骼肌纤维肌纤维类型转化信号通路

    EGCG的生物学活性及其调节卵母细胞老化的研究进展

    张伟莹张慧珠李钰浚兰道亮...
    4382-4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中一类含量最高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EGCG 在调节卵母细胞老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增强卵母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减少细胞凋亡来延缓卵母细胞的衰老进程.本文对EGCG主要分子特性及其调节卵母细胞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理解EGCG在减缓卵母细胞老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抗氧化卵母细胞老化氧化应激

    抗酶解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邵长轩王梦成王袁梦雪何诗琪...
    4396-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机体先天免疫中的一类小分子多肽,作为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AMPs 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天然AMPs 容易被体内的各种消化酶降解.在 AMPs 中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化学修饰、合理规避酶切位点进行氨基酸重排、肽的环化、纳米肽设计等提高 AMPs 蛋白酶稳定的方法不断出现.本文重点综述了提高AMPs蛋白酶稳定性的各种方法,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抗菌肽蛋白酶稳定性非天然氨基酸化学修饰残基排布环化纳米技术

    胡蜂毒肽的研究进展

    黄安琪梁寅峰王思瑞佘闰闰...
    4408-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蜂毒肽(mastoparans,MP)是一类昆虫源的α-螺旋阳离子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氨基酸替换、肽段结构修饰、肽链环化及剂型改造等多种方法进行多肽改造,可增强胡蜂毒肽的生物学活性和靶向性,并降低其毒性.本文对胡蜂毒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修饰改造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以胡蜂毒肽为基础的抗菌药物研发进行了展望,为胡蜂毒肽作为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胡蜂毒肽抗菌肽多肽改造生物学活性

    脊椎动物Argonaute蛋白的研究进展

    谢贤华茹盟彭剑玲翁林健...
    4418-4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Argonaute蛋白是广泛活跃于不同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小RNA(small RNA,sRNA)结合并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脊椎动物Argonaute蛋白有 2 个分支,Ago蛋白和Piwi蛋白,均包含N、L1、L2、PAZ、MID和PIWI结构域.N结构域有助于sRNA单链加载;L1、L2 起结构域连接作用;PAZ和 MID结构域通过锚定sRNA发挥功能;部分 Argonaute蛋白的PIWI结构域类似 RNase H,具有核酸内切酶功能.Ago 蛋白主要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Piwi蛋白主要存在于生殖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沉默转座子以保护机体基因组免受破坏,同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本文结合近年来Argonaute蛋白在晶体结构、功能解析、表达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蛋白结构、sRNA依赖性、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对脊椎动物Ago和Piwi蛋白分支进行比较阐述,以期阐明其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并为后续Argonaute蛋白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Argonaute蛋白小RNA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作用

    蓝舌病病毒抗宿主干扰素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李其沙蔡旭研罗世美陈韵伊...
    4439-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常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感染绵羊、牛、鹿等,引起家养及野生反刍动物蓝舌病(bluetongue,BT).目前BT在全球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广泛分布,严重威胁世界畜牧业发展及国际贸易.本文介绍了BTV结构及其细胞侵入过程,并对宿主细胞抗BTV免疫应答以及BTV非结构蛋白NS3、NS4 和结构蛋白VP3、VP4 等拮抗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 BTV 拮抗宿主细胞干扰素(interferon,IFN)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及研究BTV致病机制和新型疫苗提供了参考.

    蓝舌病病毒干扰素免疫应答非结构蛋白病毒-宿主互作抗病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