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陈槐卿

双月刊

1001-5515

swyxgcxzz@163.com,swyxgcxzz@yahoo.cn

028-85501507,85422073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是国内外重点院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场地。本刊的收录近况以2000年为例:自然科学刊登率为55.4%,Ei的收录率为55.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并血管狭窄左冠状动脉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石政加桑建兵孙丽芳李峰韬...
    1026-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难以无创测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与预测已成为生物力学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建立15种合并狭窄和血管瘤病变的理想化左冠状动脉分叉模型,采用CFD方法对其进行数值仿真,探究了左前降支(LAD)狭窄率和曲率半径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狭窄率和曲率半径下的模型进行比较,观察发现,随着狭窄率的增加,振荡剪切指数(OSI)和相对滞留时间(RRT)呈现增加趋势;此外,曲率半径的减小导致血管弯曲程度提高,血管瘤破裂的风险增加.其中,当狭窄率小于60%时,狭窄率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更大;当狭窄率大于60%时,曲率半径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综合考虑狭窄率和曲率半径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可以对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本文运用CFD方法深入探究了狭窄率和曲率半径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预测手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左前降支狭窄动脉瘤破裂计算流体力学

    非均匀泊松比防移位气管支架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的数值研究

    陶克怡孙浩刘昭杜田明...
    1035-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架移位是气管支架植入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包括支架与气管之间尺寸不匹配、气管的生理运动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保证支架支撑性的同时,结合气管尺寸结构与气管的生理运动,设计非均匀泊松比气管支架以改善支架的移位问题.本研究在对应软骨部分的支架采用负泊松比结构,对应环间结缔组织及后膜部分的支架采用正泊松比结构,并设计了连杆长度不同、负泊松比不同的4种非均匀泊松比气管支架.然后,本文以数值模拟支架植入后的扩张回弹过程,观察支架的支撑性,进一步模拟气管拉伸运动,计算不同的负泊松比结构对应支架部分的直径变化;并利用在气管壁施加不同呼吸压,记录支架的轴向位移以评价支架是否具有防移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连杆长度为3 mm的非均匀泊松比支架在气管拉伸时,其负泊松比部分直径扩张最大;和正泊松比结构支架相比,剧烈呼吸时的轴向位移从0.024 mm减少到0.012 mm.本研究所设计的非均匀泊松比支架的负泊松比结构在气管内拉胀效应未失效,与传统支架相比,在保证支架支撑力的同时,非均匀泊松比气管支架在气管正常运动下具有防移位效果.

    气管支架支架移位负泊松比数值模拟生物力学

    基于力学杀菌机制的纳米结构表面研究进展

    陈世雄梁英田晓宝王凯...
    1046-1052,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耐药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些年来,受自然界启发的仿生纳米结构表面因通过力学机制展示杀菌特性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纳米结构力学杀菌表面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具有力学杀菌性能的纳米结构表面的各种制备方法,以及细菌与纳米结构表面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和相关的物理模型;此外,还介绍了纳米结构表面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最后,对力学杀菌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纳米结构力学杀菌杀菌机制耐药性

    类器官图像深度感知技术研究综述

    孙渝黄凤良张瀚文江浩...
    1053-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是一种能够模拟体内组织复杂结构和功能的体外模型,通过类器官图像分析已能实现分类、筛选、轨迹识别等功能,但仍存在识别分类和细胞追踪精度较低等问题.深度学习算法与类器官图像融合分析是目前最前沿的类器官图像分析方法.本文对类器官图像深度感知技术研究进行了调研整理,介绍了类器官培养机制及其在深度感知中的应用概念,分别综述了类器官图像与分类识别、模式检测、图像分割以及动态追踪等4种深度感知算法的关键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深度模型间的性能优势.此外,本文还从深度感知特征学习、模型泛化性和多种评价参数等方面对各类器官图像深度感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类器官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此促进深度感知技术在类器官图像方面的应用,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类器官图像深度学习深度感知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子病历多模态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范勇张政波王晶
    1062-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学习发展迅速,在图文转换、图文生成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数字、图表和文本等数字化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子病历多模态融合能辅助医护人员综合分析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学多模态数据,从而对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和及时干预.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以及发展趋势;其次,对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与影像、文本等其他模态医学数据的融合进行了对比归纳,重点介绍了研究涉及的临床应用场景、样本量、融合方法等;通过分析,总结了针对不同模态医学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方法:一是根据数据模态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进行特征表征后融合,二是基于注意力机制进行融合;最后,讨论了医学多模态融合中的难点及发展方向,包括建模方法、模型评估应用等.通过本文综述,期望为建立能综合利用各类模态医学数据的算法模型提供参考信息.

    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多模态医学数据电子病历医学人工智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病理图像诊断研究进展

    姜良张程曹慧姜百浩...
    1072-1077,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由于乳腺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所导致的恶性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临床上常用乳腺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诊断.现阶段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乳腺癌病理分类任务中效果优于传统检测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在乳腺病理图像的应用进展,从多尺度特征提取、细胞特征分析以及分类分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其次归纳总结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在乳腺病理图像上的优势,最后指出深度学习在乳腺癌病理图像诊断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这对推进深度学习技术在乳腺诊断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度学习乳腺病理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多模态数据

    基于影像融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罗文斌王沛张一伟石更强...
    1078-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像融合目前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和开发出良好的影像融合算法是实现影像融合的核心任务,决定了所得到的融合图像质量是否优良,是否能满足临床应用的实际需求,因此成为医学图像融合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对医学影像融合方法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分类,将影像融合算法分为传统融合算法和深度学习融合算法,对一些算法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对比,总结其优缺点,并介绍了相关的医学影像数据集.最后,本文对医学影像融合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医学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等重大疾病指明了发展方向.

    影像融合前列腺癌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