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E成像无创定量评价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汪向前马云飞吴意赟邓正明...
    540-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E成像(即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无创定量评价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肝病患者14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92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8。9岁;身高1。47~1。87 m,平均身高1。65 m;体质量 44~106 kg,平均体质量 65。50 kg;身体质量指数(BMI)17。51~35。85 kg/m2,平均 BMI 24。00 kg/m2;疾病类型,病毒性肝炎44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2例,药物性肝炎20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26例。对所有患者肝脏均应用SWE技术进行检测并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组织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肝脏SWE弹性测值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病理诊断,慢性肝病有肝纤维化患者130例,无纤维化患者18例。两者SWE弹性测值、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34±4。73)kPavs(6。24±1。46)kPa,(147。89±62。79)U/L vs(73。32±34。78)U/L,(270。56±60。95)U/L vs(105。94±52。97)U/L,(57。12±10。82)μmol/L vs(20。57±5。01)µmol/L,(38。41±7。95)μmol/L vs(9。35±4。88)µmol/L,(1。35±0。36)mmol/L vs(1。39±0。84)mmol/L。t=2。755、1。972、2。615、3。898、3。957、0。359,P<0。05]。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组患者SWE弹性测值与各项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SWE弹性测值与年龄(r=0。338)、纤维化分期(r=0。736)、血糖(GLU)(r=0。174)及凝血酶原时间(PT)(r=0。424)呈正相关(P<0。05)。SWE技术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诊断效能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应用SWE技术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S0/S1期、S1/S2期、S2/S3期及S3/S4期SWE弹性测值截断值分别为6。35 kPa、7。65 kPa、8。35 kPa、17。30 kPa,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36[95%可信区间(CI)0。628~0。844]、0。751(95%CI 0。657~0。845)、0。803(95%CI 0。680~0。927)及0。752(95%CI 0。566~0。939)。结论 SWE技术作为一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操作简便、无创,患者接受度高,其弹性测值可用来无创定量评价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及其分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病理学

    常规超声及UE联合DBT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鉴别的准确性分析

    张巨春薛岩余影
    546-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UE)与数字乳腺断层合成(DBT)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52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4。12岁;身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45 kg/m2;肿块位置:左侧100例,右侧52例;肿块直径0。5~4。7cm,平均直径2。33 cm。均行常规超声、UE和DB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UE和DBT单独使用与联合应用的定性诊断价值;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患者常规超声参数、UE参数和DBT参数。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显示,152例均为单发性结节患者,共有152个肿块,84个为恶性,68个为良性。常规超声、UE和DBT单独使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灵敏度更高(95。24%vs 71。43%、76。19%、73。81%),对比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乳腺肿块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边缘清晰占比低于良性(2。92%±0。54%vs 6。06%±1。72%、13。56 mm±3。32 mm vs 19。78 mm±3。72 mm、0。22%±0。05%vs 0。39%±0。12%、8。68 cm2±1。72 cm2 vs16。54 cm2±3。18 cm2、1。21%±0。24%vs 1。92%±0。36%、4。76%vs 73。53%),UE 评分、血流信号等级、边缘模糊、遮蔽、毛刺、肿块结构扭曲、血液运行增加和血管穿入占比明显高于良性,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超声、UE与DBT联合应用,可准确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可将影像学征象作为评估依据,有应用价值。

    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数字乳腺断层合成乳腺肿瘤良恶性超声征象

    母亲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易感性的相关性参考

    刘燕张学青李倩张意...
    553-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亲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FokI位点多态性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邢台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40例CH新生儿母亲(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94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9。02周;自然受孕126例;孕前体质量46。0~76。2 kg,平均体质量55。62 kg;产次1~3次,平均产次1。62次;顺产94例,剖宫产46例;居住在城市43例,农村97例;汉族138例,其他民族2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及中专34例,大专及以上68例;有不良妊娠史58例,无82例;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11例,无129例;有孕期用药史16例,无124例;有孕期黄体酮使用史3例,无137例;孕期甲醛接触史8例,无132例;有孕期射线接触史9例,无131例。另选择140例健康新生儿母亲(对照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95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9。13周;自然受孕131例;孕前体质量45。5~77。0 kg,平均体质量56。12 kg;产次1~3次,平均产次1。68次;顺产113例,剖宫产27例;居住在城市63例,农村77例;汉族135例,其他民族5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中专32例,大专及以上92例;有不良妊娠史79例,无61例;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2例,无138例;有孕期用药史3例,无137例;有孕期黄体酮使用史15例,无125例;孕期甲醛接触史1例,无139例;有孕期射线接触史1例,无139例。收集新生儿母亲的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变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新生儿脐静脉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焦磷酸测序遗传分析计数(PCR-Pyrosequencing)法测定新生儿母亲血清VDR FokI位点多态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母亲VDR FokI位点多态性与CH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母亲VDR FokI位点基因型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以评价基因频率估计的可靠性,结果显示FokI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1。472,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龄、Apgar评分和母亲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分娩方式、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孕期黄体酮使用史、孕期用药史和孕期甲醛、射线接触史与新生儿CH发生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母亲VDR FokI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CH易感性存在显著关联,其中携带基因型FF与新生儿CH患病风险升高有显著相关性(P<0。05)。两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在母亲VDR FokI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母亲携带基因型FF的新生儿血清25(OH)D显著低于Ff和ff基因型,FT3、FT4也显著低于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TSH显著高于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结论 母亲VDR FokI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CH易感性可能相关联,携带FokI位点纯合FF基因型会增加新生儿CH易感性。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母亲

    自噬可以恢复衰老造血干细胞的代谢失调和再生能力

    562页

    基于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

    郭萌骆莹莹闫娇娇郝建文...
    5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其中男性154例,女性130例;年龄3~10 d,平均年龄6。46 d(标准差1。57 d);体质量2。5~4。1 kg,平均体质量3。26 kg(标准差0。34 kg);家族史10例,用药史15例。采用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筛查耳聋基因。分析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研究基因突变患儿与听力损失程度的关系。结果 2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突变32例(11。27%),其中 SLC26A4 突变 18 例(6。34%),GJB2 突变 9 例(3。17%),GJB3 突变 3 例(1。06%),TMC1 突变 1 例(0。35%),MYO6突变1例(0。35%)。SLC26A4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2个位点分别为IVS7-2A>G(5例)、697G>C(4例),GJB2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2个位点分别为299_300delAT(4例)、235deIC(3例),GJB3、TMC1各突变位点仅有1例。18例SLC26A4突变新生儿的Goldengate高通量芯片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SLC26A4突变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而GJB2突变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以中重度为主,SLC26A4、GJB2突变新生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1,P=0。024)。结论 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分析可准确检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其中聋病易感型基因主要为SLC26A4、GJB2。

    耳聋基因芯片基因突变听力损失听力筛查

    肠道细菌来源的酶或可将血液转化为通用O型血

    567页

    医用3.0T磁共振设备场地准备注意事项

    邵晓宁刘良吴楷吕佩颖...
    568-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医用磁共振设备装机量居高不下,尤其是3。0 T磁共振设备。磁共振由于设备的特殊性,机房选址和建设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文章总结了医用3。0 T磁共振设备机房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机房场地准备和屏蔽施工两方面的内容。场地准备主要考虑周围环境对磁共振设备的影响及磁共振产生的磁场对周围设备的干扰,以及场地承重、墙面、地面、吊顶及运输通道等的要求。机房屏蔽包括磁屏蔽、射频屏蔽及失超管的施工要求,以及射频屏蔽检测标准和方法。

    磁共振场地准备磁屏蔽射频屏蔽失超管

    新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原因

    572页

    罗氏Cobas e801电化学发光维护保养时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王停刘小晓
    573-577页

    罗氏三联吡啶钌储液罐适配杯三丙胺测量池仪器维修

    新型HiDEF测序技术能揭示人类机体遗传突变最早期迹象

    5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