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脏的隐形守护者与基质相结合的细胞外囊泡

    695页

    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剑王站业杨伟刘宏君...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四肢神经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四肢神经肿瘤样占位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50。3岁;肿块直径0。4~11。2 cm,平均直径3。4 cm。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并与术中肿块定位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肿块超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神经肿块中良性肿块27例,恶性肿块3例;其中神经鞘瘤19例,其余11例。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73。3%(22/30),定性诊断符合率53。3%(16/30);其中创伤性神经瘤诊断符合率100。0%(2/2),神经鞘瘤诊断符合率73。7%(14/19),良性肿块中 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为76。7%(23/30)肿块呈"鼠尾征";83。3%(25/30)肿块为低回声;8例肿块有靶征,均为神经鞘瘤;76。7%(23/30)肿块形态规则,7例形态不规则,其中1例结节性筋膜炎呈多发"筋膜尾征";53。3%(16/30)神经肿块内见1~2级血流。2例肿块出现相连神经干肿胀,1例淋巴瘤,1例神经鞘瘤。结论 四肢神经肿瘤样病变中以神经鞘瘤最多见。超声对诊断四肢神经肿瘤样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神经肿瘤样病变四肢高频超声诊断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HPV致宫颈癌关键基因及功能通路研究

    朱丽余雪姣周金华
    70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明人乳头瘤病毒(HPV)致子宫颈癌关键基因及功能通路。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306例宫颈癌患者和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数据集41例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差异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并使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对DEG进行富集分析。然后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进行模块化分析筛选HPV和与肿瘤高度相关性,与DEG取交集后通过生存分析筛选预后因子,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构建预后风险模型,然后使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来筛选独立预后因子。结果 分析GEO数据集GSE67522中10例感染HPV患者和20例宫颈癌患者,共筛选出1 044个DEG,其中上调基因587个,下调基因457个。WGCNA结果表明,蓝色模块与HPV及肿瘤高度相关,通过对DEG和蓝色模块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了 88个共同基因,生存分析表明共有10个预后相关基因,通过LASSO对这10个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结果表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基因(ANLN)为HPV致子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该研究为HPV致子宫颈癌提供了风险模型的预后价值及宫颈癌治疗的新目标。

    生物信息学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预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

    长效人工肝细胞生长因子模拟分子可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708页

    左心室辅助装置对心肌病心肌转录组影响

    张纯溪王钊
    709-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对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心肌基因表达谱改变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从GEO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geo)检索并筛选植入LVAD的终末期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肌mRNA表达谱数据集。用韦恩图分析工具筛选目标数据集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DEG)。选择来自至少2个数据集的DEG进入后续分析。用GEO2R筛选DEG,用GSE52601验证DEG。对DEG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识别核心模块和枢纽基因。结果 共检索出4个目标数据集GSE430、GSE974、GSE21610、GSE52601。前3个作为训练集;GSE52601为验证集,对筛选出的核心DEG进行验证。共鉴定33个DEG(22个下调、11个上调),与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G蛋白偶连受体配体结合相关;筛选出一个由15个枢纽基因组成的核心模块,与对炎症损伤的响应及调控、趋化因子经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相关,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MA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肌动蛋白丝、γ-氨基丁酸β(GABA-B)受体、唾液酸、前列蛋白E受体、CD40受体和白细胞介素8受体等通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PLAU)和CD 163分子基因(CD163)在验证集中呈现相同变化趋势。结论 LVAD对心肌病理重构的分子机制与趋化因子经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炎症通路相关,为选择合适的LVAD类型和评估LVAD治疗效果提供了基因水平的依据。

    左心室辅助装置机械辅助循环心力衰竭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蛋白互作网络

    阿尔兹海默病的大脑胶质细胞也产生β淀粉样蛋白并促进斑块形成

    716页

    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血小板假性异常性能评价

    凌秀婷刘爱胜田丽刘国栋...
    717-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BC-6800 Plus分析仪)8倍倍增模式——利用光学法原理+半导体激光+RNA核酸荧光染色法(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血小板(PLT)假性异常的性能。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BC-6800 Plus分析仪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89例,分别采用电阻法、CDR通道模式及手工计数法进行PLT检测,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同时采用CDR通道模式连续检测PLT 10次,评价其重复性,并以手工计数法为参照,评价其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标本结果[(231。81±57。75)× 109/L]明显低于电阻法[(586。81±124。99)× 109/L],而假性减少标本结果[(189。37±51。06)× 109/L]明显高于电阻法[(43。52±20。10)× 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手工计数法[(218。95±51。26)× 109/L和(206。37±56。07)× 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和减少标本CV值分别为4。33%和5。20%,均<10。00%;以手工计数结果为靶值,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和减少标本Bias分别为7。56%和-5。28%,均<10。00%;经Pearman相关分析,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与手工计数法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升高标本=0。961 3,r减少标本=0。940 1,P<0。05)。结论 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中PLT与手工计数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重复性好、正确度高,能解决红细胞(RBC)碎片、小RBC、大PLT及PLT聚集对PLT检测的干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液分析仪假性异常血小板CDR通道模式性能评价

    医疗设备特殊修理两例

    徐骏涛
    722-724页

    特殊维修环氧树脂灌注维修性改造聚酰胺管

    研究人员利用细胞重编程技术成功构建出研究晚发性阿尔兹海默病的体外模型

    724页

    定量脑电图在神经和精神疾病辅助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李嘉欣熊冬生吴凯李懿...
    725-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脑控制着人体内各项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的结构异常或功能紊乱会诱发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目前,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尚缺乏客观、精准的定量指标。脑电图是神经和精神疾病常用的检测技术之一,而定量脑电图可以深入分析脑电信号的神经生理特征,为进一步阐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发现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了手段。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定量脑电图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辅助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定量脑电图分析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定量脑电图研究成果。此外,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定量脑电图研究普遍存在样本量少、结果普适性差等局限性,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提高样本量、结合神经影像数据进行多模态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

    定量脑电图神经精神疾病生物学标志物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