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

杨斌盛

季刊

0253-2395

xbbjb@sxu.edu.cn

0351-7010455

030006

太原市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反映校内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成果形式主要有研究论文,研究综述和研究简报。读者对象,广大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阻与有氧干预对小鼠胫骨前肌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田鹏岳慧英宋洁李海鹏...
    865-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干预不同月龄SAMP8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8)胫骨前肌细胞凋亡的效果和影响,本研究选用青年期(3月龄)和老年期(6月龄)SAMP8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制定抗阻(负重爬梯)和有氧(跑台)两种运动模型,分析6周运动干预后SAMP8小鼠胫骨前肌内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及其调节基因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和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小鼠胫骨前肌细胞中凋亡信号Cyt C、Apaf-1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相比,抗阻运动干预的青年组小鼠Cyt C和Caspase-9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老年组Apaf-1、Caspase-9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有氧运动干预的青年组小鼠Apaf-1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老年组Cyt C和Caspase-3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对于凋亡相关调节基因,抗阻和有氧运动干预后青年组Bcl-2基因表达量较对照显著上调,而两种运动干预下老年组Bcl-2、Bax和HSP7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综合分析,抗阻和有氧干预均能够弱化胫骨前肌的凋亡信号,抗阻运动通过Apaf-1和Cas-pase-9的下调来降低老年组胫骨前肌中Caspase-3的表达,有氧运动对胫骨前肌中Caspase-9的下调作用则主要通过Cyt C释放的减少来完成;两种运动干预对青年组中调节基因的影响倾向于抑制细胞凋亡,主要通过Bcl-2上调来完成,而运动干预后下调了老年组骨骼肌中凋亡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

    运动干预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虾青素对急性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损伤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郭新明王佳曹秀慧高雅...
    874-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探究补充虾青素对急性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代谢的影响.选取24只7周龄健康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E组)和运动给药组(EM组).EM组灌服油溶虾青素,剂量为25 mg/(kg·d),E组以同样剂量灌胃大豆油;4周运动适应性喂养后,两组大鼠进行一次急性大强度跑台运动,然后立刻处死所有大鼠采集血液及心肌组织,血液用于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心肌样品经处理后进行LC-MS检测得到对应代谢图谱,采用数据处理软件XCMS、SIM-CA-P、Excel、Origin等软件进行图像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找出差异代谢物并检索Met-PA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分析筛选出靶标代谢标志物及靶标代谢通路.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心肌差异代谢物有15 种,参与了9 条代谢通路,其中虾青素对急性大强度运动机体作用的潜在靶标通路有3 条,分别是谷胱甘肽代谢、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通路.参与靶标代谢通路的标志物有6 种,分别是S-腺苷蛋氨酸、3-磷酸丝氨酸、1-硬脂酰基-2-油酰基卵磷脂(1-stearoyl-2-oleoylphosphatidylcholine,SOPC)、谷胱甘肽、亚油酸、5-L-谷氨酰-L-丙氨酸,它们均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减少心肌损伤相关.表明虾青素主要通过调节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通路起到调节氧化应激,预防心肌损伤,保护心脏的作用.

    虾青素运动损伤多组学

    睡莲和苦草叶表附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

    李倩茹刘晋仙苏嘉贺柴宝峰...
    885-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湿地不同水生植物叶表附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维持机制,本文运用高通量测序对榆古桥人工湿地优势水生植物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表附生真菌群落和水体浮游真菌群落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梯度下真菌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结果表明附生和浮游真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上的物种组成有较大差异,大多是腐生和病原真菌.浮游真菌的Sobs指数和Chao指数显著低于睡莲和苦草附生真菌群落,而三者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CoA分析表明睡莲叶表附生真菌群落与苦草叶表附生真菌群落和浮游真菌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RDA分析发现水体溶解氧(DO)、盐度(SAL)和铵根离子(NH4+)与真菌群落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关联.零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确定性过程在不同生境真菌群落构建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浮游真菌群落中存在更多的竞争,网络更为复杂且稳定.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叶表附生真菌群落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和腐生菌.总之,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水生植物附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

    湿地附生真菌浮游真菌构建机制

    山西野生葱属植物新资料

    张慧蓉张志伟李涛禹飞...
    895-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在山西省发现的葱属(Allium)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种——蒙古野韭(Allium prostratum Trevir.)和长梗韭(Allium neriniflorum(Herb.)G.Don),并对该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和用途进行了描述.这一发现为山西野生葱属野生植物增加了2个种级水平的新记录,截至目前山西分布的葱属植物增至22种1变种.

    葱属山西新记录蒙古野韭长梗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