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性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性工程学报
塑性工程学报

陆辛

双月刊

1007-2012

sxgcxb@263.net

010-62912592/82415079

100083

北京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708室

塑性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北京机电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活跃本专业学术思想,提高本专业学术理论,强化本专业学术交流,为不断提高我国塑性工程基础水平,确立我国塑性工程界在世界科技阵容中的地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RIP980钢的组织性能调控与动态本构模型

    汪洪波孙巧妍贾大伟周键...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研究了贝氏体等温温度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针对最优工艺,研究了 10-4~103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构建并修正了动态本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贝氏体等温温度为380 ℃时,实验钢具有最优的静态力学性能(应变速率10-3s-1),屈服强度达到705 MPa,抗拉强度达到1005 MPa,伸长率为16%,强塑积达到了 1.6 GPa·%.应变速率的变化对实验钢的硬化行为和TRIP效应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当应变速率达到103 s-1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 815和1145 MPa,分别提高了 12.4%和13.9%.经A4系数修正后的动态本构数学模型表明,R值和eAARE的平均值分别达到0.9895和27.5%,具有较精确的预测精度.

    TRIP钢微观组织性能调控动态本构模型

    基于Voronoi法的120方坯拉矫过程微晶塑性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邓双九李昌冯磊韩兴...
    17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拉坯矫直机现场实际工况,基于Voronoi法建立了方坯拉矫过程钢坯三维随机微晶模型,通过纳米压痕实验统计晶粒异质性信息确定晶粒异质性特性并划分晶粒类型,由晶粒异质性系数确定各类晶粒材料属性.基于Python脚本编程将不同材料属性按概率随机赋予Voronoi元胞.建立了考虑晶粒异质性的SUS301L-HT不锈钢方坯拉矫过程热力耦合微晶模型,计算并揭示了拉坯矫直过程温度场、应力场瞬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考虑晶粒异质性模型能更好地揭示拉坯矫直过程温度场、应力场的不均匀性分布状态,尤其是钢坯相邻晶粒边界处的应力会发生突变,且随着晶粒间力学性能差异越大,突变现象越显著.基于Voronoi法建立考虑晶粒异质性的拉坯矫直数值模型可有效反馈拉坯矫直过程中微观演化机理.

    数值模拟晶粒异质性SUS301L-HT不锈钢Voronoi模型

    压缩剪切平面应变试样的应力状态响应

    赵宁许镱巍赵小松白峭峰...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模拟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压缩剪切应力状态的平面应变特征,构建了平面压缩剪切试样.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和有限元模拟表征变形区Y方向的应力状态分布特征及压缩断裂过程.DIC结果显示,在压缩实验过程中,变形区的应变场分布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有限元结果可靠.有限元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试样的缺口倾角,可以定量控制应力三轴度的大小,并且主应变方向与缺口倾角方向一致.在变形区Y方向发生压缩剪切的平面应变,同时试样边缘位置相对于中心位置具有更低的Lode角参数,具有双向压缩加载特征,使得静水压力增大,应力三轴度进一步降低至-0.823.

    应力状态平面应变压缩剪切数字图像相关

    钢/铝/铝三层板自冲铆接头静载特性及模拟分析

    田茂涛张先炼张青扶文生...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冲铆技术实现了三层板钢/铝/铝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通过接头截面对比研究了 3种搭接顺序下接头的成形质量,以成形质量较好的接头为基础,研究了搭接结构对接头的影响,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接头静力学性能,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接头的成形机理与静载失效特性.结果表明:钢板在上层时,接头成形质量优于其它搭接顺序;搭接结构对接头的综合性能影响较大,上板与下板同侧的搭接结构具有更高的静失效载荷,接头的失效形式为中板撕裂失效;中板与下板同侧的搭接结构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值,接头的失效形式为铆钉拉脱失效;成形模拟结果以及拉伸-剪切模拟结果均与实际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自冲铆接三层板静失效载荷能量吸收失效分析

    高强海工钢厚板中氧化铝夹杂演变行为模拟

    张泽飞张兴红刘奕江陈振业...
    20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轧制工艺对高强海工钢中夹杂物破碎情况的影响规律,对含夹杂物厚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采用热压缩变形实验对夹杂物演变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Al2O3夹杂物的破碎是由与基体相接触的表面逐渐传导至心部,并在中间位置发生断裂;夹杂物尺寸越大,越容易破碎,当尺寸达到一定值时,尺寸对夹杂物破碎行为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相较于相同压下率下的等温轧制,差温轧制厚度方向变形更为均匀,更容易达到心部位置处夹杂物的破碎条件.热变形结果显示,大尺寸(Φ80~Φ100 μm)夹杂物发生严重破碎,小尺寸(≤Φ5 μm)夹杂物未发生明显破碎,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

    差温轧制Al2O3夹杂物有限元子模型技术内聚力模型

    基于S-N曲线的汽车波纹管位移循环载荷寿命研究

    赵熠辉白永洁程文龙束学道...
    21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汽车波纹管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位移循环载荷对汽车波纹管寿命的影响规律,探明了汽车波纹管不同结构参数与等效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波纹管结构参数.分析了疲劳失效后309S不锈钢汽车波纹管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循环载荷增大,波纹管疲劳寿命降低,疲劳寿命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误差小于8.8%.增大波高、波距、波宽及减小壁厚有利于提高波纹管疲劳寿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等效应力由670.5 MPa减小到582.3 MPa,疲劳寿命由80060次增加到241450次.在水涨成形阶段,由于冷变形产生了部分马氏体,位移循环载荷作用下波纹管断裂处硬度接近200 HV,波峰处有明显的裂纹,其内部存在疲劳特征.

    汽车波纹管疲劳失效S-N曲线微观组织

    2198-T8铝锂合金多轴疲劳性能及裂纹扩展行为

    杜雪麟余海坤申得济邱星瀚...
    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198-T8铝锂合金薄壁管状试样在不同加载条件下进行了拉扭复合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明,随着裂纹扩展阶段的等效应力幅降低,试样的多轴疲劳寿命升高.当应力幅比升高时,多轴疲劳寿命降低,轴向应变变大,扭向应变变小,扭向应变集中滞后于轴向应变集中.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拟合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并采用两种临界平面模型对裂纹扩展方向进行预测,其中最大正应力平面对裂纹扩展方向的预测效果最好.随着应力幅比的升高,裂纹扩展区微观形貌由磨损形貌变为磨损与疲劳条带共存的形貌,裂纹扩展模式由Ⅱ型变为I+Ⅱ型,最终变为以I型为主.

    2198-T8铝锂合金薄壁管件多轴疲劳裂纹扩展失效机理

    大型轴类楔横轧机主传动系统模态柔性研究及有限元模拟

    钟文昌楚志兵
    23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轴类楔横轧机轧制过程中的振动现象,采用弹簧-质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构建了大型轴类楔横轧机的主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此对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固有频率与主振型.根据系统模态固有特性,分析了系统的各阶模态柔性和能量分布,并利用ANASYS软件构建了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块对传动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整体各阶模态固有频率和主振型,振型图中展示了各个阶次的振动特点.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针对传动轴连接,采用简化模型来模拟复杂的轴结构,但简化模型可能引入误差并无法准确捕捉所有模态.理论系统扭振频率和模态分析结果的扭振频率基本一致.在此次模拟中,简化传动轴连接对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第1阶模态是最敏感、最易被激发的模态,系统能量主要集中在轧辊附近,且容易受到自激振动的影响,后续可以据此可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楔横轧扭转振动模态分析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