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宋连心王洪波薄其馨杨广森...
    955-958,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述了水体中致嗅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气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对嗅味物质的规定和我国水源及饮用水中嗅味物检出情况。讨论了嗅味物质的两种检验检测方法及各自特点以及局限性。介绍了嗅味物质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高级氧化法、生物法,以及各自应用范围以及和优缺点。对未来嗅味物质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饮用水致嗅物土臭素二甲基异莰醇检测

    无机硫自养反硝化处理污废水工程应用进展

    刘柏利胡广志李再兴邢琳琼...
    959-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阐述了以无机硫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优势菌属、无机硫源氧化还原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酶,介绍了加快硫自养反硝化启动的方法,如减少S0 颗粒的粒径、外加磁场、添加硫代谢中间产物或牛血清蛋白等,重点归纳了近年来硫自养反硝化国内外的实际工程应用的情况,并展望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硫自养反硝化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硫自养反硝化反硝化脱氮工程应用反应机理单质硫电子供体

    微通道内单一/混合流体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赵志明刘奇闫晨曦蒋翔俊...
    96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微通道换热器内冷却介质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纳米流体、液态金属以及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强化传热的机理;探讨了影响纳米流体传热性能的因素,包括纳米颗粒的种类、体积分数和温度等;讨论了增大液态金属传热系数的方法;分析了微胶囊壁材、相变材料和微胶囊的质量分数等对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热容的影响。指出了3 种冷却介质目前尚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改善措施,对高热流密度设备散热问题中冷却介质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微通道换热器纳米流体液态金属潜热型功能热流体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纪龙涛顾敦罡陆嘉麒蔡斌...
    969-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技术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对比与探讨,分析了不同技术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总结并提出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阶段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污泥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技术改进

    WO3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

    程帅倪泽南郭玉鑫张启俭...
    974-97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WO3 在处理污染物中的光催化作用机理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介绍了提高WO3 在处理污染物中光催化活性的主要策略,如掺杂元素、负载、半导体复合等。指出了WO3 基光催化剂的发展前景。综述可为低成本、高效的新型WO3 基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改进方法和研究方向,以满足高效利用太阳能降解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WO3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α-蒎烯、α-环氧蒎烷和马鞭草烯醇

    赖芳黄麒霖陈华添罗俏妮...
    978-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定量分析α-蒎烯的氧化产物,采用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α-蒎烯,α-环氧蒎烷及马鞭草烯醇。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效果良好。测得α-蒎烯,α-环氧蒎烷及马鞭草烯醇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1=6×108X1-253 848,Y2=5×108X2-174 421,Y3=6×108X3-171 424,相关系数R2>0。999。且质量浓度分别在区间1。996~19。964 mg/mL;1。007~10。072 mg/mL;0。987~9。868 mg/mL内呈稳定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97。76%~103。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0%~3。04%之间。样品的α-蒎烯,α-环氧蒎烷和马鞭草烯醇的RSD在0。63%~3。43%之间。气相色谱法可以直接进样,同时检测α-蒎烯的氧化产物,为α-蒎烯的氧化分析提供了便捷且准确的方法。

    α-蒎烯α-环氧蒎烷马鞭草烯醇气相色谱法

    UASB-MSBR-混凝处理高浓度屠宰废水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陈步青
    982-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UASB-MSBR-混凝工艺处理某生猪屠宰场废水,总处理规模70 m3/d,其工艺稳定运行7d后,对COD、SS、NH3-N、TP和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7%,98%,94%,96%和 97%,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高浓度屠宰废水UASBMSBR混凝

    体育器械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谢孟楠
    986-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器材的力学性能设计需要了解拟用材料的机械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不像传统材料那样容易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微观力学建模与CAD软件结合使用。基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部件之间部分界面粘附的假设,使用微观力学模型来预测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研究发现,部分粘附模型既实用又准确。部分粘附模型通过考虑界面处的"有效剪切值"来解释部件之间的粘附。该模型与玻璃、木材和碳纤维增强聚乙烯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的粘附系数在0。1 之间,玻璃纤维为 0。5,木纤维复合材料为 0。8。结果表明,与模拟高分子材料的综合结构相比,使用微观力学模型预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减少计算机处理时间和文件大小,且不会降低模拟精度。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体育器械

    Fe/N/C材料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李宬志冯骞李超刘伟京...
    991-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ORR反应的机理出发,结合Fe/N/C材料的制备方式,从活性位点角度分析了Fe/N/C材料高效氧还原电催化的机制,并针对在高性能Fe/N/C材料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稳定性问题进行阐述。对于Fe/N/C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建议和展望,为今后Fe/N/C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Fe/N/C材料氧还原反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活性位点电催化

    高效单原子催化剂Ce&Co/CN改性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用于实际废水处理

    陈振宇姚佳敏柳丽芬李渤海...
    996-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煅烧法由尿素、金属盐制备出双金属掺杂Ce&Co/g-C3N4 单原子催化剂。用PVDF粘结到铜片载体上形成电极,以此电极构建耦合生物产电和电催化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及二级串联连续处理含盐有机胺废水的体系。结果表明,在此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阴极光照、单级水力停留时间 8h),经两级反应器处理后,COD 总去除率为 95。1%,TN总去除率为85。8%。计算得出催化剂COD去除能力是53。46 kg/(kg·d)。

    单原子催化双金属掺杂难降解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