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木质素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糖蜜色素研究

    邓立高黄小芸黄思豪邓丕硕...
    1301-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碱性木质素(SL)、壳聚糖(CS)、聚乙稀亚胺(PEI)为原料,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稀亚胺改性木质素复合壳聚糖气凝胶(QACL),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对QACL吸附剂的形貌、结构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吸附剂投加量对糖蜜色素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QACL吸附色素的最优条件为:pH为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和吸附剂投加量1。1 g/L。此时QACL对糖蜜色素的去除率达94%,吸附容量为128。18 mg/g。

    糖蜜色素澄清脱色吸附剂

    改性煤渣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磺胺抗生素

    周良芹张奥王蓉范金龙...
    1305-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废弃煤渣的使用价值,提高其对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以氯化铁溶液为改性剂,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对煤渣的改性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煤渣吸附抗生素的影响,最后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煤渣的最佳改性条件为:粒径 40~100 目,煅烧温度200℃,固液比1∶8,改性时间4h;吸附抗生素的实验中,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磺胺嘧啶(SD)和磺胺噻唑(STZ)的去除率增大,吸附量降低;溶液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有利于改性煤渣吸附去除SD和STZ;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显示该吸附过程为放热、自发的;对SD和STZ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405 2,0。662 0 mg/g,提升至原始煤渣的7。8 倍和4。8 倍。

    煤渣抗生素磺胺吸附氯化铁

    油田污水过滤罐活性炭原位氧化再生

    朱博南晓佳杨玲王春勇...
    1310-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过硫酸铵(APS)热活化复合超声波及甲醇萃取的方法原位再生油田污水过滤罐活性炭,考察了初始pH值、过硫酸铵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波强化APS功率及甲醇浓度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PS热活化复合超声波及甲醇萃取的方法再生效果更好。当初始pH值为7,APS溶液浓度为500 g/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 30 min,超声强度为 60%,甲醇萃取浓度 100%,再生 2 次,活性炭的再生效率分别为79。16%和66。84%。

    过硫酸盐活性炭油田污水超声波

    磷石膏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研究

    欧力朱洪洲陈瑞璞徐艳玲...
    1315-1319,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固废磷石膏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可能性,对磷石膏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分别将不同掺量的磷石膏加入到70#基质沥青中,以制备磷石膏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的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多重应力蠕变模式测试磷石膏改性沥青高温流变特性,并基于Sigmoidal方程建立流变主曲线,通过弯曲梁流变仪评价磷石膏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的加入,磷石膏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提高并高于70#基质沥青,相位角(δ)差距不大,Shenoy车辙参数[G∗/(1-1/sinδtanδ)]明显提高;磷石膏的掺入能提高沥青在0。1,3。2 kPa的蠕变恢复率,并且降低在0。1,3。2 kPa的不可恢复柔量。添加磷石膏会增强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同时会略微降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但是不会影响PG低温分级中的设计温度。

    磷石膏改性沥青DSR实验Shenoy车辙参数MSCR实验低温抗裂性能

    动物羽毛和大豆豆粕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工艺研究

    杨彪冯妍李峥翟朋达...
    1320-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动物羽毛和大豆豆粕为前驱体,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研究物料比、pH值、螯合温度、螯合时间对螯合率的影响。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制备固体复合氨基酸钙螯合物,并用EDTA法滴定螯合钙的含量,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当动物羽毛复合氨基酸粉和氯化钙的摩尔比为 2∶1,螯合温度为 60℃,螯合时间为5。5 h,体系pH为10。5 时,螯合率最高,为92。30%;当大豆豆粕复合氨基酸粉和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1,螯合温度为60℃,螯合时间为5h,体系pH为10。5 时,螯合率最高,为83。08%。实验表明,动物羽毛复合氨基酸更易与钙元素螯合。

    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动物羽毛大豆豆粕螯合率

    非均质特低渗油藏CO2驱增黏体系构筑及驱油效果研究

    康宵瑜江绍静董沅武王维波...
    1325-1328,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系统评价超临界CO2 驱增黏体系注入性、油藏环境适应性及均质与非均质岩心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优选构筑的超临界 CO2 驱增黏体系(COAP-1)黏度可达 2。16 mPa·s;CO2/COAP-1黏度随压力增加而逐渐增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均质与非均质物模实验中,岩心水驱后转注CO2/COAP-1驱相较于 CO2 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更为显著,采收率增幅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略有提升。CO2/COAP-1体系可有效降低CO2 的流度,堵塞高渗层的微小孔隙,并有效启动低渗透层,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非均质特低渗油藏CO2增黏体系提高采收率

    铁基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单盐(PMS)去除诺氟沙星性能研究

    吴世红李靖张扬关卫省...
    1329-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过渡金属Cu、Co和Mn对纳米零价铁(nZVI)掺杂改性,制备铁基双金属nZVI/Cu、nZVI/Co和nZVI/Mn催化剂,用于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研究了不同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和过渡金属掺杂量对催化降解诺氟沙星(NO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Co 的掺杂量为 5%时,nZVI/Co-5%/PMS 活化体系在 120 min 内实现了84。4%的NOR去除。优异的活化降解性能主要得益于过渡金属Co的引入抑制了nZVI的钝化和团聚。

    诺氟沙星降解纳米零价铁过硫酸盐活化

    油酸钠复配型乳化剂对辽河稠油降黏实验研究

    赵航吴玉国李小玲周明琪...
    1333-1337,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河油田脱气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碱剂复配,研究了其对稠油的降黏效果和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优选出最佳的复配体系,并从微观角度考察了界面张力和液滴粒径在复配体系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单一表面活性剂均降低了稠油乳状液的黏度,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油酸钠的降黏性能显著,但稳定性稍差。二元复配体系中,油酸钠和APE-9 的溶质比为6∶1,协同效果最佳,稠油乳状液不仅黏度降低而且稳定性提高,降黏率持续在97%以上。三元体系中,Na2 CO3 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界面张力,同时增大了乳状液的液滴粒径,表现出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稠油乳状液表面活性剂乳化降黏碱剂界面张力平均粒径

    NaP1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计烜满剑奇程立媛李彦恒...
    1338-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碱熔-水热合成法制备NaP1 型沸石分子筛。在该过程中,硅铝比、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因素对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有着重要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纯度较高的NaP1 型沸石的最佳条件是:硅铝比1。5,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14 h。之后对合成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进行表征。以合成的NaP1 型沸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并探究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及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合成的NaP1 型沸石在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40 min,染料初始浓度100 mg/L,吸附剂用量0。5 g/L的条件下对废水中的MB吸附效率最佳。

    粉煤灰沸石分子筛表征吸附剂亚甲基蓝

    α-Fe2O3@SiO2@Cu2O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郭小峰刘诗语杨磊付宇凡...
    1343-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以FeCl3·6H2O和NaH2 PO4·2H2O为原料,制备了α-Fe2O3 纳米颗粒,然后以TEOS作为硅源,CTAB作为造孔剂,制备α-Fe2O3 包覆SiO2 的介孔材料,然后对SiO2 包覆的α-Fe2O3 掺杂过渡金属Cu2O,得到α-Fe2O3@SiO2@Cu2O核壳结构复合物,并且利用XRD对制备的产品进行表征,进行光催化活性的评价。结果表明,以高压汞灯为光源,亚甲基蓝浓度为15 mg/L,当催化剂用量为5 mg,90 min的降解率达到47。3%。

    α-Fe2O3纳米材料SiO2介孔材料过渡金属Cu2O光催化亚甲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