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

赵队家

双月刊

1006-3528

0351-7074139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79号

山西交通科技/
查看更多>>由交通厅主管,是山西省交通行业创刊最早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离散元法的水泥稳定碎石细观破坏机理

    张秀俊
    1-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细观结构组成和破坏机理,构建了水泥稳定碎石二维离散元模型,通过与室内试验对比反演了模型细观接触参数,模拟了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拟和室内试验结果接近,所构建的离散元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弯拉强度;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破坏首先发生在水泥砂浆与集料的黏结界面,弯拉试验中裂隙出现在试件跨中部位底部,并自下向上沿集料外轮廓倾斜发展,裂缝均由集中拉应力产生.

    离散元法水泥稳定碎石细观研究无侧限抗压强度

    大掺量CFB灰基泡沫轻质土疲劳特性研究

    荣亚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循环流化床灰(CFB灰)对泡沫轻质土进行大掺量改良,可以实现改善泡沫轻质土性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双重统一.研究以山西吕梁国峰电厂生产的CFB灰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对大掺量CFB灰基泡沫轻质土的疲劳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掺量CFB灰基泡沫轻质土疲劳寿命的一个显著因素是应力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疲劳寿命结果服从威布尔分布,离散性较大,且随着应力比的增大,离散性表现得越明显;相比较于传统水泥基泡沫轻质土,CFB灰的掺入,可以增加泡沫轻质土的疲劳寿命,提高其抗疲劳性能.

    CFB灰工业固废泡沫轻质土大掺量疲劳特性

    AI数字化移动哨兵 高速养护现场的"第三只眼"

    10页

    山西铁尾矿强化即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郭永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铁尾矿碎石大规模地替代普通石料,需要进一步强化其性能,目前工程中使用较多的石料强化方式为在石料表面喷洒固化剂,以达到表面活化或加固的目的.通过将钠水玻璃、硅烷偶联剂与有机硅树脂3种有机类固化剂对铁尾矿碎石强化后分别测试其物理性能来选择最有效的强化剂,之后选择该强化剂对25%、50%以及75%掺量的铁尾矿进行强化并测试其相应的水泥稳定铁尾矿碎石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钠水玻璃对铁尾矿的强化效果最好;一般铁尾矿碎石的掺量可以在25%到50%之间,经过钠水玻璃处理后,铁尾矿碎石掺量可以增加到75%;钠水玻璃处理后的铁尾矿碎石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耐冻融、抗冲刷性能均有所提高.

    水泥稳定铁尾矿碎石强化铁尾矿掺量耐久性能钠水玻璃

    沥青联结层参数对水泥路面变形量的影响研究

    朱金鹏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受力不协调容易导致路面断板等病害,通过在面板和基层之间增设柔性沥青联结层可有效改善路面受力状态,减少基层冲刷.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荷载作用位置、联结层厚度、联结层模量、超载等对路面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位置、沥青联结层模量和厚度对面板自身变形量无太大影响,但对联接层、基层和底基层的影响明显,为沥青联结层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联结层有限元分析

    石墨-碳纤维复合导电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杨铮薛昊玥
    21-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导电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采用石墨与碳纤维制备了复合导电沥青混凝土,并通过动态蠕变试验、Overlay Tester试验及马歇尔试验对比分析了普通沥青混凝土、石墨导电混凝土以及复合导电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石墨-碳纤维复合导电混凝土的蠕变累积应变比最小,在动态稳定阶段的蠕变速率最低,且在加载次数内未进入破坏阶段,复合导电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石墨-碳纤维复合导电混凝土的抗裂循环次数和总断裂能均大于石墨导电混凝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复合导电混凝土抗裂性能最优,可以有效延缓反射裂缝扩张.石墨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具有不利影响,而石墨-碳纤维复合导电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残留稳定度比及冻融劈裂强度比相当,能够满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石墨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

    赤泥基地聚物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沈云芳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促进固废资源再生利用,采用赤泥基地聚物作为改性剂,从原材料、地聚物配比、掺量等方面确定了改性剂在冷再生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单轴贯入试验综合评价了赤泥基地聚物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赤泥基地聚物的最佳摩尔比为1.4,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为1.5%.改性后,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提升了 7%,高温抗车辙性能提升了 42.5%,抗剪切性能增强,但对低温抗开裂性能有损伤,较适用于高温重载地区.

    乳化沥青赤泥地聚物配合比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冷态循环混合料性能研究

    苗贵华
    30-3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公路建设里程和养护工作的增多,大量的道路已进入了大中修阶段,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利用冷再生技术回收废旧沥青,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虽然国内外进行了许多冷再生方面的研究,该技术仍存在回收利用率、初期强度低、开放交通滞后等难题,通过对冷态循环混合料各种性能的研究,提升了再生沥青路面材料性能,可满足高等级公路路面对材料的技术要求,在路面专项养护中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养护性能

    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动应力-应变特性研究

    何森凯张必胜陈峰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复合镍铁渣粉的掺入对水泥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不同土质、复合镍铁渣粉掺量、养护龄期的基础上,开展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复合镍铁渣粉掺入水泥土后,能够增加水泥土的动态强度,且其发挥最佳效果的掺入值在40%左右;复合镍铁渣粉的掺入没有提升水泥土的延性,水泥土破坏过程可分为近似弹性阶段、脆性变形阶段和脆性破坏阶段;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不同掺量、不同土质的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动态应力和动应力峰值都实现增长.

    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SHPB试验动态强度

    基于冻融循环的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

    王革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在多次冻融循环条件下分别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半圆弯曲试验和劈裂试验以评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低温及水稳定性长期性能,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影响显著,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蠕变速率、流变次数及永久应变的变化率均要高于新沥青混合料,短期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要优于新沥青混合料,但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则要差于新沥青混合料.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能及劈裂强度比TSR呈现出加速降低趋势,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耐久性及抗水损坏耐久性面临严峻挑战,应重视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冻融循环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