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梓坤

双月刊

1004-9894

sxjyxbbjb@163.com

022-23766679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大129信箱

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更正

    69页

    材料感知丰富性对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朱娅刘晓川纪媛梦李敬雯...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知平淡的学习材料有利于数学学习,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和学习者能力如何共同作用于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尚不明确.采用加法应用题,通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材料感知丰富性、任务难度对 4~6 岁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并分析了学习者能力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感知平淡材料更有利于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低难度任务不会降低感知丰富材料的负面影响,高能力可缓解感知丰富材料的负面影响,能力的调节效应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建议教师多方面分析影响儿童学习效果的原因以不断调整教学,并根据学习所处的阶段、任务难度、学习者能力水平选择不同感知丰富性的材料支持学习.

    儿童早期操作材料感知丰富性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竞赛促进数学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经验与路径——访2020年保罗·厄尔多斯奖得主冷岗松教授

    何忆捷吴尉迟陈锦华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竞赛是数学人才发现与培养的重要途径.2020 年保罗·厄尔多斯奖、2017 年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若琳奖获得者冷岗松教授围绕数学竞赛命题、数学英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数学教师教育等话题提出他的洞见:数学家的初等定理是命题的灵感来源;需要用数学家的眼光和教育家的尺度选择和评估数学竞赛问题;"从新证明到新发现"是中学生早期科研的最佳方式之一;师生平等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积极性;数学教师需要保持数学专业学习,重视交流合作.

    数学竞赛英才教育保罗·厄尔多斯奖

    解三角形的课题式教学研究

    黄红梅曹广福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三角形模块内容分散于各个学段,教师若对教材缺乏宏观把控,容易割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给学生建构完整、有机的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初高中的有效衔接.鉴于对三角学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解三角形模块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分析中学数学教材中解三角形模块内容的螺旋与逻辑的兼顾问题、情境问题和初高中的衔接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依据课题式教学理论建构解三角形模块的课题式教学框架,并重点探讨解一般三角形的子课题即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课题式教学设计,助力学生建构完整的解三角形知识体系,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中学数学衔接解三角形课题式教学余弦定理

    父母教育卷入对数困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周佩灵周悦王怡冉杨洋...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困生在学习投入上的乏力与贫困,已成为制约并阻碍其良性学习行为塑造及学业成就提升的深层羁绊.为厘清影响数困生投入状态的多维因素及作用机制,切实提升数困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进而促进其学业进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 2 个省6 个地市的229 名数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教育卷入与数困生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且能直接预测数困生学习投入;父母教育卷入能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期望间接影响数困生的学习投入;学校归属感在学生自我教育期望与学习投入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数困生父母教育卷入学习投入自我教育期望学校归属感

    "数学·哲学·教育":郑毓信先生的学术人生——述评《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

    刘金海代钦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是郑毓信先生"数学·哲学·教育"的学术人生的重要体现,包含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界定与建设、课程改革的理论审视、走向"深度教学"和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该书系统展示了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数学教师提高哲学思维水平,理性分析和处理数学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数学·哲学·教育深度教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数学教育文选

    2024年总目次

    98-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