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向度

    孙晓琳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服务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解决内涵式发展"为何"、"何以"与"如何"等关键问题.在历史逻辑上,内涵式发展以时代变革的阶段性诉求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建设支撑,以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为建设关键.在理论逻辑上,以"如何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问题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实践逻辑上,着重推动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课程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技术手段、完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智慧课堂赋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论析

    刘娜杨帆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新形态,可精准识别学生个体及授课班级的群体特征,及时发现"短板",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教学评价的实时开展.智慧课堂所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可在课前、课中、课后预习和巩固阶段持续满足师生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智慧课堂的强交互、高体验、开放性的特点,可有效延展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构建体验式、智能化协同教学模式,深度拓展教学空间.

    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质量

    论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观念的历史演成

    洪汛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转型的直接产物,它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体系中的演成,历经对现代化观念的学习吸收、建构以及重构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用以表达"先进"与"进步"的基础意义及价值功能得以确定,成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演化的"不变量".而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区别于西方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开创本国现代化道路,成为整合并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观念即中国式现代化观念的重要来源.相较于西方"物"化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开创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推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主要任务,以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目标,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观念史

    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法治思维

    常宴会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技术应用的规范尚不明确,学界现有成果对此也缺少专门的讨论.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防范化解技术应用中的风险,亟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包含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和正当程序等内容,这些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都有特别的指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技术至少应该建立健全如下规范:确立收集、存储和使用数据的责任主体,划定收集数据的范围,明确数据使用的规则,完善维护正当权益的程序.这些规范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思维

    论网络社会心态的现代治理

    李东坡李媛媛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治理维度推进网络社会心态建设,是现代化治理背景下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稳定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鉴于网络社会心态的复杂性,要从虚拟性治理、协同性治理、过程性治理和文化性治理的视角深化网络社会心态治理的现代化意蕴,进而明确和谐性网络社会心态的治理目标.深入开展网络空间社会心态"软治理",通过网络社会舆情的规范性引导、网络社会心态治理主体的多方位协同、网络交往过程的全方位调控、网络空间环境的文化性建构等举措,引导网民矫正心理认知、校正价值取向、化解偏激行为,涵育和谐性的网络社会心态,最终达致网络共识的秩序性.

    网络社会心态现代治理网络秩序

    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的宝贵特质及其个体化表现

    赵昕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但在个体化历史进程的影响下,青年的进步意愿往往首先呈现为一种朴素的对成功与出人头地的渴望,而并非直接表现为党和人民所期待的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进步特质.个体化催生出的独立自主冲动中既包含着腐蚀理想信念的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又透露出"中国新生代"向"新时代好青年"进步的契机.二者以相反相成的方式拉扯出每一个青年个体的进步空间.释放这一进步空间,既要在物质世界通过兜底保障助力他们应对风险,也要在精神世界警惕青年个体在进取过程中由"自主有力感"带来的"自我全能"错觉.

    新时代青年进步特质个体化

    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向度

    王静唐志文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资助是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要深刻把握实现高层次教育公平、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高效能资助工作的价值意蕴,深刻理解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挑战的现实境遇,从构建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并行的信息系统、构建经济帮扶与综合培养并重的育人体系、设计科学规范和赋能回馈并进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全面拓展其实践向度,切实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精准资助资助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