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适应性探析

    时家贤张健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能否在立德树人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其适应性是关键因素.提升"原理"课教学的适应性,就是要使"原理"课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适应国内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新形势下,提升"原理"课教学适应性要求立足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回归经典悟原理,坚持彻底的学理分析,促进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以及把握思政课教学与"原理"课教学双重规律,创新教学理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层级延展与效果期待

    王习胜华银峰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是要挖掘与运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合力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培育并激发教育对象心系"国之大者"的情怀,锻造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者.关涉"大思政课"建设的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应该以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为指向,以弥补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对实践问题解释不力、对教育对象情怀激发不够等短板为着力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标准,利用社会资源分层设级有序延展,以期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能.

    "大思政课"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系的思考

    宋俭杨斐然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促进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持.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重要功能,也是影响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谋划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基于两个一级学科协调发展作整体设计.思政课建设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的根基,支持思政课建设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学科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青年价值引领的价值审思

    童建军万成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变革性力量重塑着青年的思想认知、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同时又为青年价值高效引领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作为一种全新的外部持存,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偏好性提取能力、生活化叙事结构与交互式创构场景赋能青年价值引领精度、温度和效度的整体跃升.但与此同时,感官刺激与意义建构错位、逐利冲动与猎奇偏好合流、公共空间与情绪共振并在的合谋可能引发一些风险.为此,要以理性祛魅规制技术逻辑失序,防范系统性价值风险;以技术颠覆优化算法运行引擎,匡正固有的价值偏见;以制度正义构造算法约束机制,抵御虚假信息的价值渗透;以观念在场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凝聚多点位价值共识.

    生成式人工智能青年价值引领

    网络图像的生产传播与社会共识的构建

    赵宴群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图像正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社会共识的构建,并对其产生凝聚、分化、重塑等多种效应.从生产环节看,网络图像生产者的广泛性满足了社会共识所需的公共性基础,网络图像内容的多元性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群体选择的最大可能性,网络图像的价值承载性为社会共识的达成提供了理性统一的基础.从传播环节看,网络图像的传播主体往往是某一领域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具有权威社会地位的个体或集体;传播的内容以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利益和诉求为主;传播的意义空间是可以不断衍生的.网络图像的生产传播对社会共识的构建是多面性的,可能造成有偏差的、虚假的和狭隘的社会共识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型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网络图像的治理理念、提高全民媒介素养,使网络图像得到更加理性、充分的运用,推动社会共识的构建.

    网络图像社会共识生产传播

    "电子榨菜"的爆火成因、时代症候及诊治理路

    张雅楠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榨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新变种和呈现样态,是青年于拟态场域获取陪伴、体会自由、逃离现实、寻求社交的"佐餐标配".新媒体时代,"电子榨菜"的爆火出圈是由算法推荐机制下的供需适配、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流量变现、人际社交疏离下的情感驱动、社会内卷冲击下的现实抵抗和日常生活媒介化的隐性驯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具有催生数字劳动、引致思维惰性、深化孤独症候、物化审美取向的时代症候.对此,需要从价值引领、素养培育、优质供给及法治规约等多维向度开出诊治良方,助推青年精神生活向饱满且充实状态的本真复归.

    青年电子榨菜精神生活网络文化

    当代青年城市漫游现象的现实图景、时代成因与多维功能

    孙志鹏孙艺航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城市漫游"(CityWalk)的新型青年文化现象.青年城市漫游流行的现实图景体现在具身漫游中的精神行走、景观漫游中的多元体验、时空漫游中的想象生产、媒介漫游中的虚实耦合等方面.青年城市漫游现象的兴起具有深刻的时代成因,具体为加速社会引发逆时针旅行、原子化社会导致意义重构、人民城市建设助推文旅融合.青年城市漫游实践也具有能够在重建附近中再塑地方感知、在回归日常中体验生活美学、在漫游凝视中实现情感疗愈等多维功能.

    青年城市漫游青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