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读

    1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与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之际

    黄蓉生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至今已有40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有赖于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创设积极社会环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大讨论和召开探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证会凝聚高度思想共识、重新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推进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出殷切现实期望等有利条件,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大创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呈现稳步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等不同发展态势,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谱系里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学科.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要进一步增强学科自信与学科自觉、丰富学科内涵与学科外延、彰显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的三重向度

    吴宏政李泰霖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来说,"世界观"致力于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向何处去?第一个问题是世界观的本体论向度,第二个问题是世界观的认识论向度,第三个问题是世界观的价值论向度.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仅仅回答了前两个问题,而马克思则把"世界向何处去"这一问题纳入其唯物主义新世界观中,开创了世界观的价值论向度.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坚持"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升到了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马克思主义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及其创新贡献

    张彦陈炜枫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价值观以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双重形式表现自我,既在具体历史实践中形成独特表达,又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之中彰显普遍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之"独特",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具体实际,作出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新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之"重大创新",即不满足于逻辑意义上的"形式普遍",而是以经验范本的"实质普遍"诠释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扎根于中国实践的同时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综合表达之中走向自我完成.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人的现代化全人类共同价值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的鲜明特质

    陈红娟张亚润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历史观、传统历史观、依附型现代化历史观的局限,形成了体现人民主体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特质的复线谱系的历史观.从历史主体论看,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将精英作为推动历史的主体与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群众史观,确证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从历史认识论看,与割裂传统的、单线式的历史观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传统历史观以现代意涵,主张多元化的复线谱系历史观;从历史辩证法看,不同于"回归传统"或者"复制西方现代化"的机械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主张理性审视外源因素,尊重历史规律,系统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内外因素,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人民性开放性主动性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时代意义

    陆卫明刘艺娃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价值观过程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在无产阶级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中生成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中生成价值理想,在"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中实现价值目标.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以"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崇高价值目标,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际领域中一系列具体价值观主张,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前提与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引领.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

    "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

    黄力之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既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来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也是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舍弃了儒家文化呢?这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去回答.儒学与封建王朝的密切关系是秦汉以来的一个基本事实.在1840年以来的思想文化选择中,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和儒家思想的劣势是:马克思主义持社会进步观,儒家持社会倒退观;马克思主义促进社会现代化,儒家持农业社会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自由发展,儒家以秩序否定人的自由.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中,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与现代化紧密联系的话,那么儒家文化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便与中国式有着内在联系了,这就是今天依然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理由,也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这个论断的完整内涵.

    马克思主义儒家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智能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韩丽颖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全方位渗透于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为青少年理想信念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多重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主体性重构;二是青少年生存样态的"原子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公共性失落;三是青少年需求满足的即时化导致其理想信念发展的超越性趋弱.加强智能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应该以"真实自我"为心理前提构建青少年理想信念,以"集体观念"为核心内容培育青少年理想信念,以"价值反思"为能力指向塑造青少年理想信念.

    智能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析

    史宏波李尉清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素质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在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中居于灵魂和统帅地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起着统领性、决定性作用.回望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国之栋梁有着极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放眼世界,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引导拔尖创新人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意识、强化战略思维.

    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记忆空间的育人机理与营造

    崔明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记忆空间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它通过对历史的全景式呈现、象征性建筑的运用、空间的重新赋义、记忆媒介的综合使用等空间营造技术,有效形塑了参观者的集体记忆,进而建构了参观者的政治认同.所以,红色记忆空间成为最常被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但红色记忆空间自身的物理衰变和多义特质也不断消解着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性.为了提升红色记忆空间传播、传承红色文化和建构政治认同的有效性,红色文化记忆空间需要多路径开展空间生产,完善成为多意义空间、超时空的记忆空间、长时段的学习空间.

    红色记忆空间记忆媒介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