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阎志坚

月刊

1009-2528

sxdk@263.net

010-58581402;58581401;58581400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ournal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主要服务于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政确的理论导向,积极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探索和反映高校“两得”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主管部门的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最新举措、动态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学术讲政治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

    骆郁廷刘鸿畅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学术讲政治是思政课的关键要求,也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源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是非的判断能力源于深刻的理论洞察能力,强大的政治定力源于马克思主义赋能的政治立场.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政治问题作出学理阐释,讲清政治的学理性,讲清政治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原理,为政治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帮助学生在把握大势中坚定政治方向,在横向比较中增强政治自信,在历史发展中深化政治认同.

    思政课学术性政治性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冯秀军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立足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抓住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从根本上破解影响制约育人实效的关键问题以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应着力在正确理解内涵式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思政课的本质规律,加强学情调查研究以增强教学吸引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素养等方面下功夫.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以三种文化夯实思政课的力量根基

    赵义良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的力量根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知识逻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的力量源泉,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精神血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的思想基础,需要以三种文化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从价值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筑牢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文化基石.从方法逻辑看,通过推本溯源和融通古今的有机结合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紧密联系讲活革命文化的"情理",通过思想引导和学理阐释的协同推进讲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理",需要以三种文化拓展思政课方法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如何讲好大党独有难题

    段妍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第十七章教学中,讲深讲透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途径是重点难点.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教学中要深刻阐明大党独有难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面讲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大党独有难题"这一重要理论命题,深刻体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大党独有难题自我革命

    关于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基于部分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调研的分析

    路小可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应强调以满足学生成长期待作为思想价值引导切入点,以讲好理论概念作为重要前提,充分重视师生互动研讨型教学方式,克服"文件语言式"风格,掌握科学备课的基本方法,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发挥好课件辅助功能,改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等,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内涵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问题自觉与方法论探赜

    史宏波李尉清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代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历史主动,问题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审视实践,在关切和回答时代问题中汇聚前进力量,在深邃的问题自觉中实现自身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新的使命担当,亟需强化问题自觉,发展为一种"问题性学术",提升学术自主、增强学科自信,并通过这种学术方式在本土叙事中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这就需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之道,在学科逻辑中强化问题意识,增强学科回应问题的解释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问题问题自觉

    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主要内容与实践路径

    易大东成璐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蕴含着"为谁奋斗"的价值追求、"为何奋斗"的历史品格以及"如何奋斗"的经验启示,为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鲜明的实践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多维审思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坚定文化自信,提振大学生奋斗精神主体动力,激发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筑牢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本领养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要用好红色文化,在思想淬炼中筑牢大学生的奋斗意志;要用实红色文化,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大学生的本领;要用活数字技术,提升大学生奋斗精神.

    红色文化大学生奋斗精神

    论"第二个结合"的三重维度

    包晨婷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从结合什么、何以结合、如何结合三重维度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和领会"第二个结合"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准确理解和看待二者,是推动"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前提;澄明二者的高度契合性,有助于理解两者彼此互通、得以结合的内在原因;而进一步推动二者相互的、正确的、融通的结合,是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