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王作新

双月刊

1003-1332

sxltbjb@163.com

0717-6394048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Journal 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三峡论坛》是由三峡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服务。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既重视对基础学术理论的研究,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优先发表创新性和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尤其是研究三峡问题的最新成果。为突出本刊特色,我们将着力推出百家论坛、三峡文化研究、水电文化论坛、水文化研究、生态与环境资源、移民研究、武陵民族研究、三峡田野、屈原研究、昭君研究、杨守敬研究等重点专栏。本刊面向所有关注三峡问题的海内外学者,并优先选用独立署名作者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昭君籍贯诸多异说及其成因述论

    王前程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昭君籍贯问题,历来存在诸多说法."南郡秭归"说始于汉末三国时期,是古代文献资料记载最早的说法,"建平兴山"说始于三国以后.秭归说和兴山说实为一说,乃是行政区划发生变化一分为二所致,三国以前可谓昭君为秭归人,三国以后应谓昭君为兴山人,即今湖北宜昌兴山县实为"昭君出生故里"."齐国""成都""巫山""荆门""越州"等说法,主要源自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描述,可谓"昭君文化故里".

    王昭君籍贯兴山诸多异说形成原因

    彭秋潭生卒年及科举相关问题考论——彭秋潭考证系列之一

    李建国谭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清代土家诗人彭秋潭的生卒年和参加科举考试时间、形态等基本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通过梳理彭氏自撰的《祭官孺人文》、恽敬的《前临川知县彭君墓志铭》等文献,可以考定:彭秋潭生于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三月,年六十一;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乡试中举,其后多次会试不第,乾隆五十二年(1787)参加专为多次下第举人而设的大挑,并获一等,派到江西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

    乾嘉文学土家诗人彭秋潭生卒年科举

    中国共产党在宜昌抗战中的文艺宣传与组织发展——以宜昌抗战剧团为中心的考查

    黄河向蕾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宜昌抗战中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致力于抗日救亡,以宜昌抗战剧团的文艺宣传活动最具影响力.抗战剧团的文艺活动采用话剧表演为主要形式,并没有致力于本地文艺形式的改造和利用,在中共领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文艺活动中具有特殊性.但艺术的形式并没有给文艺活动造成障碍,文艺团体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国民党的压制,因为宜昌抗战文艺承载着两重使命:抗日救亡、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共领导下的宜昌抗战文艺团体活动时间不长,但在实施抗日救亡上卓有成效,对地方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宜昌抗战抗战文艺组织发展抗战剧团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以湖北"清江公司"为例

    许勇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证和精神支撑.湖北清江公司积极探索形成了"五个坚持、增强五个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并针对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队伍思想引领、积极探索工作规律、拓展思想教育内容、加大资源配置力度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五个坚持"企业文化建设

    宜昌市方言词汇集(十四)——附加成分、数字、熟语之歇后语

    王作新徐宁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宜昌市方言词汇集"之十四.所集录为其附加成分、数字等以及熟语之歇后语.

    宜昌市方言附加成分数字歇后语

    乡村振兴战略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境遇与价值

    谭志满杨文
    26-3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中的组成部分.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教化、情感纽带和资源供给等价值能够提升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实现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逐渐多元,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化资本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开发方式不恰当、传承主体出现断层以及空心化等系列问题.所以,科学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及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价值十分必要.

    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境遇,传统文化价值

    恩施州乡村基础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取得的成效、面临问题及对策

    杨洪林欧阳庆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恩施州加大了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了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位需求,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并且教师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密切了家校关系.但是恩施州的乡村基础教育也还面临优质师资引进困难,教师非教学任务繁重,乡村基础教育被双重边缘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提高教师待遇、打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以及树立教学优先理念来解决.

    精准扶贫基础教育乡村振兴

    转型村庄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基于华北高村的人类学观察

    陈学金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华北一些村庄,由于生计方式和社区结构已经发生转型,促进社会整合的方式亟需改变与创新.华北高村原本软弱涣散,借助修订、实施村规民约和加强党组织建设,构建了一种基于象征符号的文化网络,从而实现了协商共建的村治格局.高村的符号文化网络以"三类标牌"为基础,以党员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作约束,建立党群"1+1+X"的组织网络,提升了村庄的聚合力和集体行动力.基于象征符号的治理模式作为一种柔性的治理策略,其特征在于将象征符号与村规民约巧妙结合、党支部书记敢于担当、尊重党员和村民的主体性、依赖政府的项目支持.由于这种模式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和卡理斯玛式的领导者,因此其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观察.

    象征符号文化网络村规民约村庄治理转型村庄

    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镇保护与建设研究——以湖南湘西州里耶古镇为例

    李超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湘西州里耶古镇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驱动下民族旅游得以发展,其里耶古城文化遗址、里耶秦简博物馆、里耶明清古街、里耶后街俨然成为目前最具民族文化竞争力的四个重要标识.同时,里耶古镇正面临交通不畅,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矛盾,里耶后街"过度市场化",传统历史文化旅游元素凝聚力不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粘合度不够等诸多困境.鉴于此,应丰富里耶古镇保护思想内涵,明确历史、民族、生态"三维"文化资源特色产业相结合的精准定位,加快构筑里耶交通网络,打造里耶酉水沿线生态区,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与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提升里耶古镇的旅游文化品质.

    里耶特色村镇保护发展

    海南海神信仰的区域性特点

    陈智慧
    49-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沿海及内陆靠河海一带的地区都有海神信仰的传统,海南岛因其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环境,对海神的崇拜更是普遍.海南的海神信仰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丰富性、包容性、区域差异性、外向性.

    海南海神信仰区域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