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林业科技

雷瑞德

双月刊

1001-2117

slkj@nwsuaf.edu.cn

029-87082763,87082721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9号信箱

陕西林业科技/Journal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学会和陕西省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被国内11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于山区困难立地三种针叶树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张锡唐石长春高荣刘喜东...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立地条件差,植被稀疏。为丰富白于山区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将三种针叶树在白于山区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保水剂、覆膜等措施,筛选出适合三种针叶树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和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在横山区和靖边县均能存活,存活率均在48%以上;(2)在横山区和靖边县使用保水剂2的班克松处理存活率最高,分别达68。89%和73。33%;(3)三种针叶树在靖边县存活情况均优于横山区;(4)在横山区,使用保水措施覆膜和保水剂2的樟子松生长情况显著优于CK和保水剂1处理,使用覆膜处理的彰武松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使用保水剂2的班克松生长最好;(5)在靖边县使用保水措施覆膜和保水剂2的樟子松和彰武松生长情况较优,班克松使用覆膜处理生长情况最优。三种树种均适合在白于山区栽植,且班克松适合使用保水剂2,樟子松和彰武松可选择使用保水剂2或覆膜措施。

    针叶树白于山区保水技术生长情况

    不同采伐强度对桉树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影响

    黄勇胡众恒杜旭李万年...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采伐强度下的桉树生长参数,如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以及冠层开阔度等,揭示了采伐强度对桉树生长及其冠层结构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的抚育采伐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参考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1)随着采伐强度的逐步增加,观察到桉树的叶面积指数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平均叶倾角也有所减小,而相对应的林分冠层开阔度则明显增加;(2)在高强度采伐(HT处理)条件下,桉树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达到了最大值,差异显著高于未进行采伐的对照组(CK);(3)采伐强度与胸径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冠层开阔度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呈负相关。综上所述,采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冠层结构和林分生长产生了积极影响,采伐强度适度增加,有利于林地冠层开阔度增加,改善了林内光照条件,促进了桉树个体胸径的生长和单株材积的积累。本研究可为桉树大径木定向培育及其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桉树抚育采伐光环境单株材积

    VA菌根接种及外源钙对大叶相思抗旱性影响

    黄亦雄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叶相思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VA菌根接种与外源钙施用的方法,探究了外源钙对VA菌根接种及干旱胁迫下VA菌根接种与外源钙对苗生长生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 g/盆CaCl2施用量中,以50 g/盆(45 mmol·L-1)CaCl2处理下的菌根侵染率最高(61。2%)。相较75%土壤含水量,40%土壤含水量导致苗木高、径生长增量减少,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干旱胁迫伤害明显。干旱胁迫下,VA菌根接种、施钙处理均显著改善了苗木生长生理表现,其中以VA菌根接种+外源钙复合处理下的苗木高径生长增量最大。以苗高、地径增量及RWD、叶绿素含量、Pn、Tr、WUE、Gs、Ci、MDA、SOD、可溶性糖含量12个指标为评价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苗木抗旱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现为:单一性菌根处理下苗木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菌根与外源钙复合处理。研究认为,外源钙有利于大叶相思苗木VA菌根接种,菌根化苗的抗旱能力明显改善,但钙施用量应控制在适度范围。

    大叶相思菌根抗旱性生长生理

    基于野生大熊猫咬伤巡护员事件的研究

    曹庆雍立军陈振升王兰宁...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外大熊猫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对照3起野生大熊猫咬伤人事件,重点对首例野生大熊猫袭伤巡护员进行分析。探讨了大熊猫物种的攻击动机和应激行为,以及如何防范被大型猛兽攻击。研究发现:大熊猫发起的吼叫、追赶、撕咬等攻击行为,动机为保护幼崽及领地,咬人是防卫行为和应激反应。本文对防范被野生动物攻击提出实践性建议,以期对野外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和野外工作安全性保障提供依据。

    野生大熊猫攻击行为应激反应野外工作安全

    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和驱动因子研究

    熊萍乔海亮刘明
    23-2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估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对于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还不明确,理解这些规律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2000-2020年MODIS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多元回归残差分析和偏相关法等方法,探究新疆地区21a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减弱趋势面积占新疆地区总面积的54。9%,并且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影响与过去相反,将呈现上升趋势;(2)气温和降水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027和0。285,并且在空间尺度上降水的相关性高于气温,是影响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疆地区RSEISen+Mannl-Kendall多元回归残差分析

    人类活动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栖息地的影响

    邵建斌郭东玲麻应太赵文超...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人类活动对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林麝栖息地的影响,通过设置样方、样线,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林麝栖息范围、生态因子、人类活动痕迹与道路旁动物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林麝栖息地分为黄花岭分布区、土溜子分布区、大东沟鹰嘴石分布区、石砭峪分布区、黑窑沟分布区和西安沟分布区。210国道与211国道首先将保护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人为干扰进一步造成林麝栖息地形成六大密集分布区。以上结果表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林麝栖息地呈斑块化分布,人为干扰与道路建设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

    林麝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栖息地破碎

    不同肥料配比对文冠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张继娜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适应榆林土壤缺磷少氮富钾状况的施肥配方,以5 a已结实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以N/P施肥量为变量,对种子产量、出油率、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冠幅生长量等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榆林地区及其他相似土壤环境下:在绿化造林后,以冠幅增长为主要目的可选择氮磷比1∶0。32的配方进行施肥;在进入结实期后,为提高产量可选择氮磷比1∶0。23的配方进行施肥。

    文冠果氮肥磷肥肥料配比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白鹇

    杨永军和向东余丽芳余萌靓...
    42-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3月-2023年12月,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中,在康普和白济汛2个片区3个点位拍摄到白鹇的活动影像,栖息地以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为主。查阅相关文献,证实白鹇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迪庆州鸟类新纪录,由此白鹇在云南境内的分布进一步向北推移,海拔扩大至约3 200 m。

    白鹇鸟类新纪录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中国兰科一新记录种——观音卷瓣兰

    李俊龙李博恒陈景轩高浩杰...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了中国兰科石豆兰属一新记录种:观音卷瓣兰(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并提供彩色照片及详细特征描述。该种于2023年发现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该种原分布于日本与韩国,现首次在中国发现其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植物标本馆(HZU)。

    兰科石豆兰属中国浙江新记录

    陕西省母草科一野生新记录属——蝴蝶草属

    李军航张瑞丽郭晖陈鹏...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陕西省种子植物区系母草科(Linderniaceae)1野生新记录属—蝴蝶草属(Torenia L。),及1新记录植物—西南蝴蝶草(Torenia cordifolia Roxb。),在陕西省巴山北麓地区首次发现,现予以报道。

    蝴蝶草属西南蝴蝶草新记录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