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煤炭
山西煤炭

吴永平

季刊

1672-5050

sxmtbjb@126.com

0351-6014553 7038785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山西煤炭/Journal Shanxi Coa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集技术性、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行业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该刊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及时地将新技术介绍给煤矿基层,从而提高了煤矿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其二是它的实用性,刊物中刊登的很多实用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在现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第三是政策指导性,将党的方针、政策及行业的工作重点及时地宣传到煤矿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是好的行业特色性,至在“煤炭”二字,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煤储层裂缝预测

    汪玉玲刘恋解建建袁兴赋...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明煤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基于三维地震叠后资料,采用层属性分析法和体属性分析法.首先对煤层进行精细解释,经插值得到煤层t0数据,接着层属性分析法直接沿层提取各曲率属性进行分析;体属性分析法要先将地震数据转换为相干体、蚂蚁体及曲率体,之后沿 层提取属性,最后根据属性分析结果,圈定了裂缝发育带并划分了四个裂缝发育级别,在已知断层发育带裂缝反映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法进行裂缝预测有效可行,可以为煤层气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裂缝预测曲率蚂蚁体地震属性

    大同煤田矿区微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

    赵晓云李斌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矿震活动发生较频繁,活动特征以 ML<2.0的微震或小震为主,最大矿震震级为 ML=2.8级;具有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区域,特别是深部矿井附近;相比于天然地震和其他非天然地震事件,矿震震相中往往含有较多高频部分,其优势频率一般在10 Hz以上,但易受震源与传播路径(距离和介质)衰减影响;波形记录形态上往往表现为波形的快速上升和迅速衰减,波形持续时间较短;初动向上和向下都有,当记录台站较多时有四象限分布特征.

    大同煤田矿山地震非天然地震波形特征震相识别

    官地煤矿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研究

    刘晓勇
    84-9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官地煤矿供电系统无功功率大、谐波污染严重,导致井下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问题,设计了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并完成仿真、实验以及实际应用.基于官地煤矿供电系统实际运行工况,选择采用并联电压型SVG补偿供电系统无功并进行谐波治理.该装置以TMS320F2812 DSP芯片为核心,并内嵌改进型电压外环控制算法、改进型电流内环控制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装置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测试验证了该装置能够实现负载电压、电流相位同步,并将总谐波畸变率降低至3.1%.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补偿无功并进行谐波治理.

    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无功补偿控制策略谐波

    放顶煤综合工况智能识别及自动控制方法研究

    王蒙张磊许琳王浩盛...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究综放开采自动化放煤中,由于放顶放煤过程中突变工况对煤矸石识别准确度的影响,根据煤和煤矸石中γ射线的辐射强度不同,采用自然γ射线法对煤矸石混合物进行识别,监测放煤过程中γ射线辐射强度变化,判断顶煤放落状态.最后基于自然γ射线法设计一种放煤自动控制系统指导液压支架尾梁动作,实现放煤控制自动化.

    自然γ射线法辐射强度控制系统自动化放煤

    王坪煤业高抽巷瓦斯抽采参数优化与应用研究

    秦伟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朔煤王坪煤业生产强度较大,易导致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加的问题,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研究了回采推进时覆岩裂隙发育对瓦斯涌出的影响,分析了高抽巷布设对瓦斯体积分数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高抽巷抽采治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抽巷布设垂距和平距都为20 m 时为最优方案,高抽巷瓦斯涌出量指标在40~70 m3/min之间,现场实际涌出量为55.72 m3/min,抽采率为76.2%,满足抽采率大于50%的需求,可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高抽巷瓦斯抽采瓦斯体积分数裂隙带

    大型机械化煤矿清洁环境吹喷协同除尘技术研究——以裕丰煤矿为例

    李春元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综采工作面粉尘污染,研制了安装在液压支架上的吹喷协同除尘器,与除尘器喷雾方向相同的高速气流能够提高除尘有效范围,同时高质量的喷雾和风幕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基于全尺寸综采工作面局部模型,对吹喷协同除尘器的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液压马达关闭,喷雾压力从2 MPa增加到5 MPa时,Q段优质喷雾场(粉尘质量浓度>10 g/m3)覆盖面积占 比从3.62%(2 MPa)迅速增加到32.47%(5 MPa);开启 液压马达后,Q 段优质喷雾场覆盖面积占比提高到85.6%,表明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综采工作面喷雾场的有效覆盖面积大大提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煤机前后滚筒吹喷协同除尘器启动后,采煤机驾驶员所在位置的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降至19.7 mg/m3,降尘率为90.3%,除尘效果良好.

    吹喷协同除尘器呼吸性粉尘数值模拟

    双重介质多孔模型下多钻孔抽采瓦斯效果研究

    沈建廷杨华富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含瓦斯煤体中负 压钻孔的抽采效果,同 时了解多钻孔布孔时钻孔的有效抽采范围,以某矿为研究背景,基于孔-裂隙双重介质多孔模型下的瓦斯流动理论,构建了气-固耦合模型,结合该煤矿实际生产情况,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单一顺层钻孔抽采时的有效抽采半径,并以此布孔间距为设计前提,研究了多钻孔并排布孔时对有效抽采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抽采时长为150 d时,其有效抽采半径约为1.1 m;以1.56 m,2.20 m,3.00 m,4.00 m 和5.00 m为布孔间距进行研究时,受钻孔间的相互影响,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可以根据煤层构造情况以及矿井实际生产状况,设置不同的布孔间距.

    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布孔间距

    龙泉煤矿4301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动态发育高度研究

    聂嘉汾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龙泉煤矿4301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板砂岩裂隙水易突水涌入工作面的开采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研究方法,探究了 43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动态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表明,4301工作面推进距离小于96 m时,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随工作面推进而不断增加,发育最大高度约为75 m;工作面推进距离大于96 m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变化较小,基本稳定于75 m.该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导水裂隙带发育范围在57~75 m基本吻合,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工作面覆岩上方K4、K5含水砂岩层处于导水裂隙带发育范围内,保水开采中应重点考虑K4、K5含水砂岩层不被破坏.研究成果揭示了龙泉煤矿4#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动态发育特征及其终态发育高度,对于4#煤层开采中覆岩含水层受扰动范围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炭资源的安全与绿色开采提供一定参考.

    采动应力导水裂隙带发育动态演化综放开采

    不同酸碱度下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润湿性影响研究

    赵树宇穆效治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井下煤尘润湿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不同酸碱度下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润湿性能的影响,使用低阶煤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HC1)和氢氧化钠(NaOH)加入到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通过测量和分析溶液的表面张力、溶液与煤样的接触角以及计算不同条件下处理的煤样的表面能,考察溶液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酸碱度下,三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的润湿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酸性条件可以明显改善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润湿性能,碱性条件下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润湿性能有轻微变化.

    煤尘润湿性能酸碱度表面活性剂

    《山西煤炭》投稿须知

    《山西煤炭》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