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

    靳小蕾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旨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介绍了基于智能矿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机电技术管理的问题与挑战;讨论了智能化技术在机电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了智能化技术在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方面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基于智能矿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为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智能矿山机电技术提高效率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高洋
    45-47,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地质测量是开展煤矿生产的基础.传统与现代地质测量技术的应用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预防矿井事故的发生.此外,地质测量对资源储量评估和开采方案优化至关重要,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在生产管理中,地质测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在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深远的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发展地质测量技术,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地质测量安全资源开采

    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尹丽光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涵盖勘探、资源评价、矿井设计、安全监测等方面.介绍了煤矿地质测量的概念,分析了煤矿地质测量在勘探、资源评价、安全监测中的作用.煤矿地质测量不仅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升煤矿生产效益贡献了重要力量.

    地质测量勘探安全监测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的设计与研究

    史昱龙
    51-5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煤矿供电系统在面对突发电力负荷变化时,存在着一定的越级跳闸风险.针对此类问题,基于煤矿供电系统现状,详细阐述了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的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与效益.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

    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应用研究

    张凯
    54-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应用.通过对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煤矿瓦斯资源,降低煤矿瓦斯爆炸风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

    三元微子镇煤业智能化建设目标和框架设计

    李荣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智能化建设基于井下掘进和开采的整套流程与全部需求,以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线数据监测技术、物联网技术、采矿工程技术为支撑,建立信息采集、通信、数据分析、控制处理和决策制定的系列化支撑模型和软硬件系统,达到开采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实现煤矿全信息链信息融通.研究目的是把三元微子镇煤业打造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矿井.

    煤矿智能化建设通信人工智能

    采动应力影响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张康
    61-63,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山西A矿 15105 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基于该工作面工程地质概况,进行相似模拟试验分析,结合声发射技术与钻孔窥视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工作面覆岩破断具有较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裂隙带的主要分布方式为"梯形"+"倒V形";工作面上方岩层 500 mm范围内易发生声发射事件;导水裂隙带随"梯形"上顶边及右腰线的延升呈现扩展状态;钻孔窥视发现,裂隙带发育高度约为 41.72 cm,所对应的实际高度约为 83.44 m.

    采动应力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远程集中智能供液系统研究

    丁超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满足 6301 工作面乳化液需求,设计了基于变频+工频控制、光纤通信及监测技术的远程集中智能供液系统并进行工程应用.远程集中智能供液系统通过光纤通信网与顺槽集控中心通信,从而实时掌握采面乳化液需求,以便及时作出响应;采用变频乳化液泵+蓄能器提高供液系统压力稳定性,同时依据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变化调节变频乳化液泵转速,确保供液系统压力稳定.结合需求具体提出恒压供液系统布置方案、设计供液管路及泵站运行控制策略.在 6301 工作面现场应用后,远程集中智能供液系统运行平稳,不但可满足采面快速推进需要,而且降低设备能耗及后续搬家倒面工作量,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远程集中供液智能化控制

    选煤厂选煤工艺升级改造及生产能力验证

    徐乐
    68-7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选煤厂生产效率与煤炭产品质量,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以X选煤厂为例,深入分析其选煤工艺现状,并设计了 1 套升级改造方案,并对比改造前后生产数据,旨在验证升级改造在提升生产能力与煤炭产品质量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优化模型的选煤工艺升级改造显著提高了选煤厂处理能力与煤炭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环境污染,可为选煤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实践指导.

    工艺流程优化模型煤炭产品质量

    瞬变电磁精准探查技术参数优选方法与应用

    黄姣姣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变电磁法因探查富水异常区具有操作方便、探测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为了实现瞬变电磁法对袁大滩煤矿富水异常区的精准探查,分析了瞬变电磁法的技术原理,得出影响探查精度的主要技术参数为探查频率和叠加次数.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测试剖面进行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探查频率为0.625 Hz,最佳叠加次数为 200 次,以此为依据对袁大滩煤矿实施了精准探查,最终探查出了127个富水异常区,为其他区域利用瞬变电磁法精准探查富水异常区提供了参考依据.

    富水异常区瞬变电磁探查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