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全磁链补偿的DFIG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王艺霏脱长军赵世昌甘嘉田...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电网电压骤升时会引起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内部定子磁链发生动态变化,造成传统矢量解耦控制性能变差.该文通过建立DFIG精确数学模型,对比分析得出与磁链有关的扰动项及耦合项,并据此对传统矢量解耦控制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利用全磁链进行补偿的控制结构,以提高风电系统高电压穿越(HVRT)能力.通过打破矢量定向限制,引入利用电流实测值直接计算得到的解耦项及与该文定义的补偿系数相乘的定子磁链补偿项,共同作为前馈补偿手段来修正电流内环指令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全磁链补偿控制策略能够在电网电压骤升时,实现对内部磁链变化的快速追踪,抑制电网电压突变带来的瞬时影响,加快振荡衰减速度,具备较好的暂态响应特性,有利于DFIG实现故障穿越.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高电压穿越精确数学模型全磁链补偿

    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氢耦合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张雯涵艾欣徐衍会王昊洋...
    93-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大规模弃电现象日益显现.混合储能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实现风光消纳;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氢耦合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阐述了电氢混合储能与分布式电源的协同运行机理,建立风光出力模型;接着,综合经济性成本与新能源消纳能力,建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氢混合储能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NSGA算法求解;最后,基于青海某地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合理配置电氢耦合系统容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更好地实现新能源的消纳.

    电氢混合储能风光消纳容量优化配置NSGA算法

    基于振荡中心迁移的风机并网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耦合分析

    马成廉张敉刘洪波孙黎...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风机装机容量的迅速提升,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功角失稳和电压失稳交互现象变得更加复杂.根据不同系统模型,分析了风电接入后对振荡中心迁移的影响,表明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大,系统振荡中心将朝着远离风电并网位置即靠近负荷的方向进行迁移;证明了振荡中心靠近负荷侧时,系统的电压和功角稳定问题相互耦合程度加深;通过耦合指标的计算,进一步对风机接入对系统耦合失稳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最后通过在双机单负荷系统和某省网实际系统的仿真验证本结论的正确性.

    风电振荡中心迁移暂态稳定耦合机理

    并网双馈风电场直流电压时间尺度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吕健勇陈骁杜文娟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网风电场引发的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严重影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并网双馈风电场直流电压时间尺度小干扰稳定性问题,首先,推导了双馈风电场全阶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网双馈风电场含转子侧换流器功率外环控制和网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外环控制的聚合模型.其次,根据劳斯-赫尔维茨定理推导出并网双馈风电场小干扰稳定性判据.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判据,揭示了交流电网强度、风机有功功率、双馈风机控制参数和风电场网络结构是如何共同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最后,以 15 台双馈风机构成的并网双馈风电场为例,验证了本文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并网双馈风电场小干扰稳定性线性化模型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网络结构稳定性判据

    不同控制背景下的新能源集中送出线路保护适应性分析

    史雷敏惠杰田宝江李宝伟...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特性对能源送出线路的保护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首先利用逆变型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可控特性,分别分析了跟网型、构网型控制方法下的故障特性.在此基础上,对送出线路的纵联距离保护和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场站侧和系统侧保护元件的动作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检验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新能源故障控制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适应性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规律分析及其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

    任卓亚郭宁解佗聂诗琪...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达成"双碳"目标的根本措施之一.针对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和经济系统的内在关联关系和协调发展特征不明确的问题,建立了清洁能源、经济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清洁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 2014-2022 年的统计数据,从时间和空间 2 个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清洁能源系统和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性来看,2020 年后各省耦合协调程度也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差异;清洁能源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也逐步向低碳化转型;清洁能源与经济系统未来进一步向高度协调过渡,需要加强清洁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储能和清洁能源调度技术,提升清洁能源在碳汇市场的主体作用.

    清洁能源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性低碳经济

    考虑能量耗散的分布式风力发电并网电网容量扩充研究

    袁天梦宁亮巩彦江杨润冰...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风力能源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而无法可靠控制发电机组容量,导致电能发生过多损耗.以考虑能量耗散为前提,提出一种分布式风力发电并网电网容量扩充方法.根据发电能量装置的功率与容量限制,分析并网调度中风电场的工作状态,构建能量耗散计算模型;依据能量耗散模型,建立符合发电系统安全运行的约束条件,充分调度并网电网的电能,控制电网可调度空间至最小,完成电网容量扩充.实验结果表明:在耗散最小功率和电压合格功率阈值约束下,可计算出风力匹配容量范围;为风力发电提供更多电能存储空间,电压合格率接近 100%.说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电压变化,且能量耗散极少,具备有效性与可行性.

    能量耗散分布式风力发电并网电网容量扩充电功率

    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

    郑志杰李文升田浩冯亮...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注入功率会改变电网潮流分布,影响局部电网的节点电压,从而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对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展开研究.建立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风力发电站内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二极管整流器以及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表达风力发电站内风速,确定风速与风力发电站内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关系;设置配电网可以接收的最大风电功率作为优化目标,依据机会约束规划问题建立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的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目标函数,输出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确定不同负荷变化、电容补偿容量以及风速变化时的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

    分布式电源并网风力发电站最大注入功率分布函数风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