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风-荷"不确定性的海上"风-储"协同调峰优化模型

    刘国伟吴杰康马楠王益军...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风-储"协同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但其易受海况影响,运维难度较高.提出在电力物联网的环境下面向海上风电的储能集群协同调峰的控制方法.考虑了海上风电出力的模糊性,建立风电功率的模糊机会约束模型,并将模糊机会约束条件转化为等价清晰类,以最低运行成本和最小弃风量为目标,综合考虑系统以及各设备的运行约束条件,分别建立风-火、风-火-储调峰模型,使用布谷鸟搜索算法求出最优解.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火-储联合调峰能够更好地消纳风能,并且减少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海上风电储能集群协同调峰"风储"协同"风-荷"不确定性

    基于交流储能的光伏柔直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压控制

    孙家奇梁国勇王璁屠幼萍...
    11-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光伏发电受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明显,导致其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网运行时功率不均衡,影响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性.该文针对光伏接入柔直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功率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光伏送电端交流侧储能方案及附加功率反馈环控制策略,协调消纳多时间尺度及交流故障场景下系统产生的不平衡功率.所搭建 21 电平 35 kV光伏并网柔直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突变至 600 W/m2 的情况下,采用附加功率反馈环控制策略时储能系统对直流电压波动的抑制水平可达 11.9%,交流故障时其对直流电压波动的抑制水平可达23.7%,验证了该方案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光伏并网直流电压多时间尺度功率不平衡交流侧储能

    面向新能源高占比地区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

    闫娜严欢贾宏刚曾健...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合储能在新能源高占比地区的容量配置及运行策略问题,梳理了多种类型储能的技术、经济特性及配置需求.随后,建立基于多场景随机规划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用于实现混合储能定容选址.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辅助服务、现货市场等市场机制的储能运行优化模型.最后,采取某地等值电力系统进行算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模型可有效降低地区电网新能源弃电率及净负荷峰谷差率.

    新能源消纳混合储能电站容量配置

    基于RL-GSK算法的光储联合电站运行策略研究

    杨莎熊国江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光伏的最大消纳,减少"弃光".此外,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不仅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还能利用峰谷套利提高光伏并网收益.该文以光储联合电站为研究对象,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储联合电站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运行时的各项约束条件,建立了光储联合电站优化运行模型.同时,针对原始知识获取共享算法收敛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强化学习构建一套系统的个体更新选择机制,提出了强化学习知识获取共享算法,并用来求解光储联合电站的优化运行策略.通过对南方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联合电站的优化策略和经济效益模式,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光储联合电站优化运行模型强化学习知识获取共享算法运行策略

    基于模糊二阶滤波的风电场混合储能双级能量管控策略

    张建辉白永利马正雄贺悝...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风电场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二阶滤波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双级能量管控策略.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将风电功率分解为各阶模态分量,并依托于并网标准重构并网功率和HESS功率.理论分析了传统一阶高通滤波能量管理策略存在的使超级电容功率中混叠直流分量、无法有效管控其能量状态的问题,推导出基于双参数二阶滤波的能量管理模型,实现超级电容能量状态的自适应管控,通过优化滤波器参数,在一定程度可减小HESS的容量配置需求.设计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蓄电池功率修正策略,可实现蓄电池不同的容量配比和能量状态初值全工况能量管控,实现HESS的安全经济运行.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某 50 MW风电场模型对所提策略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控制混合储能系统运行于良好的状态,且在不同容量配比和能量初值工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平抑功率波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混合储能能量管理模糊控制双参数二阶滤波

    考虑多类型主体的电能量与调峰辅助服务联合出清模型

    何方波周庆庆张寓涵王彬璐...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系统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调峰灵活性资源的紧缺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该文从市场机制出发,基于陕西省多类型主体灵活性资源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现状,设计考虑了多类型主体全面参与的电能量与调峰辅助服务出清模型.通过陕西省的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在深度发掘陕西省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陕西电力市场多类型主体调峰能力

    实际次/超同步振荡事件的多频率耦合效应分析

    易善军李原马宁嘉谢小荣...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增加,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日益严峻,且往往伴随着多个频率的振荡分量耦合出现的现象.为了明确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多频率耦合效应的机理和特性,基于典型电力电子变流器并网系统,推导并梳理了变流器在电压扰动作用下输出多阶耦合频率分量的过程,阐明了锁相环控制及坐标变换、dq轴控制不一致等造成变流器并网系统多频率耦合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实际电网的 2 次振荡录波数据分析,验证了多频率耦合机理分析的准确性.

    次/超同步振荡多频率耦合效应并网变流器现场录波数据

    基于新型夹具的输电塔塔脚受压性能研究

    张小民谭蓉赵文硕梁刚...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型夹具式输电塔主材加固技术,提出了一种塔脚处加固材连接新方法,可有效避免对原塔脚连接板的二次损伤,简化了施工过程.通过对 2 组共 6 个足尺试件进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加固后塔脚十字型组合构件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以及应力分布规律等受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塔脚的破坏模式为局部屈曲,其位于组合构件塔脚以外的原材上;与单角钢构件相比,组合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约 46%;试验过程中,主材截面应变发展迅速,加固材截面应变发展较缓慢且应变较小,基本处于弹性阶段.

    输电塔新型夹具抗风加固塔脚连接受压性能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电网线损研究

    韩茂岳尹忠东付瑜汪泽州...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源数据是一种综合多个信息源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不同的信息源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样本以及样本之间的关系(具体到配电网领域,不同量测系统针对同一节点所得到的数据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多源数据综合利用方法,为便于数据融合,对多源量测数据进行转换;为保证量测时间断面一致性,选择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某一量测时刻作为基准,对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tion,SCADA)系统数据进行时间配准与数据填充操作,对智能电表数据采用"量测值+预测值"方式进行时标对齐;对时序数据进行滤波,获得较为准确的配电网数据;基于登普斯特-沙夫特(dempster-shafter,D-S)证据理论法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以某10 kV配电网为算例分析计算了配电网线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较好地完成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提高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准确性.

    多源数据融合D-S证据理论法配电网线损

    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研究

    厉瑜益西措姆杜宁刚达娃央宗...
    81-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仅利用单一因素进行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可辨识矩阵采集电力负荷数据后,利用ACO-PAM综合算法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有价值的负荷数据;将聚类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经数据类因素量化和非数据类因素量化处理后,分析多种因素与负荷的相关性,将获取的多因素作为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多因素的影响下,该方法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逼近实际值;与 2 种对比方法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 130.98、41.65 万吨标准煤,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 3.77%、1.19%,说明所提方法预测效果好.

    多因素组合分析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数据聚类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