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董海原

月刊

0253-9926

sxyyzz@163.com

0351-5261401,5261402,526140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山西医药杂志/Journal Shan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刘星雨胡旻瞿燕萍赵尚...
    1683-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上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均开展康复锻炼,并基于是否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心理护理治疗均分为对照组45例与干预组45例,比较2组患者上肢痉挛评定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上肢痉挛评定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痉挛评定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干预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在使用基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益于缓解上肢痉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上肢痉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1687页

    单细胞测序联合批量转录组测序鉴定肺腺癌中巨噬细胞相关标记物研究

    郝磊磊张寿涛刘金阳尚自强...
    1688-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联合批量转录组测定探究巨噬细胞相关标记物在肺腺癌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联合单细胞测序和批量转录组测序鉴肺腺癌中的巨噬细胞相关标记物(MRBs)。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的预后MRBs。使用富集分析注释预后MRBs的生物学机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单因素COX分析和生存分析鉴定出预后MRBs中的Hub基因。结果 巨噬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高水平浸润。116个MRBs不仅在巨噬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而且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上调。116个MRBs还与肺腺癌恶性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最后从116个MRBs中鉴定出14个Hub基因。结论 本研究在单细胞水平探索肺腺癌的病理机制,为后续以巨噬细胞为切入点的预后预测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肺腺癌单细胞测序巨噬细胞生物标记,肿瘤

    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浓缩生长因子充填根尖囊肿的临床研究

    邢晓伟程增遂刘彬饶圆...
    1693-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浓缩生长因子填充根尖囊肿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囊肿刮除手术后,试验组将浸润浓缩生长因子(CGF)渗出液的胶原蛋白海绵填入术后遗留的骨腔,表面覆盖CGF膜,常规缝合;对照组术后骨腔不填CGF和胶原蛋白海绵,常规止血缝合。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肿胀度和张口度,术后疼痛指数。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1、3、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BCT),同期测量术区角化龈宽度,比较2组手术前后CBCT和临床数据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2组牙槽骨缺损和角化龈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角化龈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肿胀度和疼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根尖囊肿术后遗留的骨腔中填入胶原蛋白海绵和CGF,可以减轻术后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对促进骨愈合和减少附着龈的丢失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根端囊肿胶原蛋白海绵浓缩生长因子术后反应骨缺损

    脑电图对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价

    齐秀琴宋晶晶
    1697-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预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根据发病3个月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认知障碍组(31例)和认知正常组(89例)。患者均接受脑电图检查,分析脑电图参数与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预测认知障碍的价值。结果 认知障碍组α波功率低于认知正常组,而θ波功率、(δ波+θ波)/(α波+β波)(DTABP)、δ波/α波比值(DAR)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2组β波、δ波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执行功能、方向感知、数学计算、语言能力、记忆力、视空间功能、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评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α波功率与MoCA-B评分呈正相关(P<0。05);θ波功率、DTABR、DAR与蒙特利尔认知基础量表(MoCA-B)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θ波功率(OR=2。651)、δ波/α波比值(DAR)(OR=16。497)为认知障碍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θ波预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8(0。672,0。832)、71。0%、92。1%;DAR预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3(0。788,0。919)、64。5%、93。3%;联合检测预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2(0。939,0。998)、100%、88。8%。联合检测预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AUC高于θ波、DAR(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参数与认知功能存在联系,可用于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预测。

    脑电描记术卒中认知障碍

    影响母婴同室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

    沈琛
    1702-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母婴同室(DRI)院内感染(HOI)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按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140例住于DRI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HOI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组,将评估出HOI者划分至发生组,未判断出感染者则划分为未发生组,收集2组新生儿及产妇一般资料、疾病相关特征,分析新生儿并发HOI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有差异项目,得出诱发HOI危险因素,并提供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 140例DRI新生儿中有35例发生HOI,发生率为25。0%,未发生HOI共有105例,占比75。0%。新生儿HOI部位中以呼吸道最为多见,占比34。3%,其次为胃肠道、脐部以及皮肤黏膜。2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母体妊娠期疾病、住院时间过长、产妇外阴侧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卫生质量较差和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上述有差异的项目,发现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卫生质量较差是DRI新生儿发生HO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RI新生儿发生HOI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卫生质量较差等,故加强临床干预对策,降低HOI发生风险具有关键作用。

    母婴同室胎膜早破院内感染卫生质量干预对策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王宏志蔡越
    1706-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120例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临床确诊的胃癌患者,统计临床样本资料及相关病理数据。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全凭静脉麻醉(A组,40例),静脉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40例),静吸复合麻醉(C组,40例),统计每组术前,术后3 h,术后1 d,术后3 d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免疫指标;观察生活质量评估、治疗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A组、B组、C组患者的心率逐渐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逐渐升高(P<0。05)。术后3 h、术后1 d、术后3 d,A组、B组、C组人员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逐渐升高(P<0。05)。术后A组、B组、C组人员的生活质量评分逐渐升高(P<0。05)。A 组、B 组、C 组患者的满意度[65。0%(26/40)、75。0%(30/40)与 85。0%(34/40)]逐渐升高(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静吸复合麻醉较静脉复合硬膜外阻滞、全凭静脉麻醉更能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改善。

    胃肿瘤免疫功能静吸复合麻醉静脉复合硬膜外阻滞静脉麻醉

    醒脑益智胶囊联合丁苯酞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吕柳柳冯凯吴凤英
    1709-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醒脑益智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2组,2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益智胶囊联合丁苯酞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O)、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应用醒脑益智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认知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卒中认知障碍醒脑益智胶囊丁苯酞血管内皮功能认知

    居家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

    杜丽平常岚马凤娟徐惠娟...
    1713-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用药安全管理方案在居家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预后效果,减少患者再入院风险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12月同济大学附属普陀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冠心病首次行PCI术后居家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管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德尔菲法用药安全管理方案。分别对比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再入院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处理应对情况和生理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再入院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小板计数(PLT)、B型脑钠肽(BN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更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SBP、DBP、PLT、BNP、TG、TC、LDL-C水平均更低,LVEF水平更高(P<0。05)。结论 与常规用药管理方案相比,基于德尔菲法用药安全管理方案更能提高居家老年PCI患者的依从性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行。

    德尔菲法用药安全居家老年PCI患者应用效果

    医护患共决策出院准备计划对胃溃疡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赵聪邢文霞段晓娟申丽香...
    1718-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医护患共决策出院准备计划对胃溃疡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胃溃疡住院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患者应用医护患共决策出院准备计划,观察2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出院后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分数差异。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患者RHDS分数高于对照组,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问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患共决策出院准备计划应用于胃溃疡住院患者可满足其出院需求,提升院外用药及自我管理依从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胃溃疡医护患共决策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