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张喜德

双月刊

2096-1340

shxzhzs@163.com

029-38185250

712046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中医学院主办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国内外中医药学科最新科研、医疗成果和学术成就。重点面向从事医学教育、临床医师、科研研究的人员。办刊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为中医教学、科研、医疗服务,面象教学、科研、医疗一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祛风壮骨颗粒浓缩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

    李昕沛吕琴琴刘建峰刘军锋...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祛风壮骨颗粒浓缩干燥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 以淫羊藿苷为主要含量测定指标,计算各工序步骤的转移率,对祛风壮骨颗粒浓缩干燥工艺进行技术改进;采用TLC法对祛风壮骨颗粒中的熟地黄、鸡血藤、骨碎补、淫羊藿(油炙)、莱菔子(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所含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减压浓缩淫羊藿苷转移率约93.40%,常压浓缩淫羊藿苷转移率约70.75%,减压干燥淫羊藿苷转移率约80.81%,常压干燥淫羊藿苷转移率约78.79%;本品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淫羊藿苷在0.138~1.242 μg(r=0.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0.86%.结论 减压浓缩和减压干燥可以提高淫羊藿苷的转移率;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祛风壮骨颗粒的质量.

    祛风壮骨颗粒淫羊藿苷浓缩干燥TLCHPLC质量评价

    基于左升右降理论穴位PCI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黄秀周丽经莉常丽...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左升右降理论穴位术后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便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便秘评分及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患者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应、担心焦虑、满意度4个维度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左升右降穴位按摩可有效防治PCI术后患者便秘症状,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便秘穴位按摩左升右降

    自拟温中健胃丸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举隅

    党民卿刘钰军李嘉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基本病机脾胃虚寒、元气不足、痰湿阻滞、气滞血瘀、胃络瘀血,自拟"温中健胃丸"联合"艾灸"温阳散寒、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CAG疗效显著,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药健脾益气的同时,加陈皮、枳实、木香、砂仁等行气药,以补中有通,通中有补.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祛风药"效如浮鼓,遣方用药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轻灵活泼、芳香醇正为原则.

    慢性萎缩性胃炎温中健胃丸艾灸

    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

    黄伟旋刘浩生李芳陈晓烽...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分别接受中医禁食疗法以及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的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中医禁食疗法+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穴位埋线,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中医禁食疗法联合穴位埋线的有效性、可行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并分析该方案对脾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腰围、臀围、脂肪百分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禁食疗法与穴位埋线两者联合,短期内迅速控制体重,后续持续3个月的治疗以及复诊随访,密切干预患者饮食指导,达到远期疗效,两者相得益彰,简、便、廉、效,绿色健康,依从性高,无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禁食疗法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

    胃癌术后化疗联合益气逐瘀汤治疗有效性研究

    党明翟鑫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给予常规化疗联合益气逐瘀汤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接纳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化疗+益气逐瘀汤)及对照组(40例,常规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测量术后1 d、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DAO、D-乳酸水平及T淋巴亚群,评估患者术后1 d、6个月、1年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记录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6个月血清DAO、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1年 Karnofsk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胃癌患者术后常规化疗联合益气逐瘀汤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该方可保护肠黏膜屏障及改善患者免疫力有关.

    胃癌化疗益气逐瘀汤免疫功能肠道黏膜屏障生活质量

    "中药分析"教材研究述评

    王小平白吉庆权利娜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培养目标、行业需求和学科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药分析"方面的教材数量和种类上由少到多,教材内容逐步丰富.笔者回顾"中药分析"课程的发展,通过调研、思考、比较、分析,对"中药分析"教材研究从时代背景、编写遵旨、教材体系、教材功能与特点及教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

    "中药分析"教材研究述评

    《金匮要略》在线课程教学反思

    荣宝山任存霞白雅雯丁鑫...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国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陆续开始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教育,相对于线下教育而言,其解决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弊端,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正常的教学,学生居家可比较自由、灵活的安排学习.但作为一个较新鲜事物,其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现以《金匮要略》在线教学情况为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采取的诸多措施,并在成绩分析、调研等检验教学效果指标的基础上,寻找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实施,最终达到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的目的.

    《金匮要略》教学在线课程反思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染病学》线上教学方法探析

    郑旭锐惠毅部环宇王礼凤...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大高校无法进行线下集中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学校及时开通了网络线上教学,为了保证《传染病学》线上教学质量,学校及时对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立足于课程特点,适时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利用网络授课平台,积极开展线上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完整讲授传染病学基本理论知识点外,积极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加强线上学习效果;积极做好多种应急预案,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在疫情特殊时期《传染病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保证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传染病学》教学线上教学方法探析

    藏药绿萝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仵恒立申淼新柳乐谢天篪...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藏药绿萝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设计思路.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PubMed等平台,以"绿萝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为关键词,对2011年1月-2021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查询相关文献共计56篇,其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共46篇.结论 最新药理研究结果显示,绿萝花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激活PPARS、抑制DNA聚合酶P、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目前针对绿萝花发挥药理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现就近十年来关于绿萝花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为绿萝花的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绿萝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降糖降脂抗肿瘤免疫调节

    软坚散结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朱茂萍刘龙民石小雨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方法多与活血化瘀有关,近代以来关于软坚散结法在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的运用逐渐得到重视.故此结合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家观点对软坚散结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的可行性和分型进行总结,其治疗主要分为软坚散结合并理气活血、化痰降浊、清热解毒、益肾健脾、温阳通脉、祛风通络法六种治则.

    软坚散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