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月刊

1002-9907

010-63109540

100052

北京宣武区椿树园17号楼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贯彻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批示精神,探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报道各条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击重大疫情中社会意识形态波动与应对研究

    弓昭民任志锋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意识形态波动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交织而成的“关系矩阵”之中,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渐变与突变、平衡与失衡的更迭演化.在当前抗击重大疫情中,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波动既体现为国内外对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的普遍赞誉与高度认可,也体现为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化带来的社会意识形态治理之难,重大疫情全方位挑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等.造成社会意识形态波动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意识形态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短板,现代社会竞速主义发展逻辑,大众传媒背景下的“信息操控”和“真相编写”.科学应对社会意识形态波动,应该立足当前、讲好抗疫故事,遵循规律、强化分期管理,着眼长远、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意识形态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升探究

    李晓兰张洪铭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在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党的最新先进理论知识、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同时,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问题,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与素质,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教师,解决少部分教师存在着政治信念不强、育人能力不高等问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与素质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之“道”“术”“效”

    吴争春于天真狄神武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层”与实现载体“分工”、教学内容“互补”与选材内容“开放”、教学方法“互动”与表现方式“多元”.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效解决了高校思政课“教”与“学”失衡的问题、教学内容“变”与“不变”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

    混合式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成效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定位

    许蓉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为此,我们必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准确的、科学的价值定位,即用求真的态度吸引青年学生、用友善的情感感染青年学生、用问题的解决说服青年学生、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引领青年学生,使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奋发有为.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定位

    体验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个基本点

    王兰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验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出本科学段理论性学习的特点,注重基于个体认知基础上的主体间交互体验和在交互中生发的创生性体验,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的基础性得以充分彰显,发挥出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优势,切实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牢体验式教学融入的三个基本点:尊重他者的融入前提,接纳他者的融入关键和自我教育的融入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

    用阶级分析方法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刘雅琪卢祖送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阶级的观点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基本观点.本文采用从左到右的政治阶级光谱解释中国近代阶级关系趋于复杂、工人阶级政党的兴起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历史进程.以社会主义改造和不同历史时期我党土地改革政策的变化两个教学重点难点为实例,说明阶级观点的重要.只有站稳阶级立场、运用阶级观点、采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做好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缺乏阶级观点、立场和方法,这给他们学好这门课程带来一定的难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级观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现代性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与超越

    田鹏颖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端重要,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大业.但当前却面临着如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如何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的深层次根源并不在于教育过程本身,而是资本现代性矛盾的反映或折射.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渐消解资本现代性矛盾,并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说服人,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本现代性矛盾创新理论说服人

    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

    杨威赵婵娟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人进行德教和治国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其在教育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上能够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二者相互促进,不仅能使传统家训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秉持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理念,深化对传统家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推进传统家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促进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传统家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

    王菲菲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这是由日新月异的宣传方式、与时俱进的宣传内容、以及错综复杂的宣传环境所决定的.然而,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在增强宣传方式时代性,提高宣传内容实效性及加强意识形态引领性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必须通过统筹宣传资源,构筑“大宣传”格局;围绕中心环节,与时俱进地宣传新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设定有效宣传议题;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合格宣传工作者等举措,以进一步深入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从而有效开创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有效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进路

    栾声越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为了人、促进人、关照人为出发点,以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为方向,以悦纳性、情感性、艺术性为特征,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解读与人文融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养与魅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与叙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丰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与适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悦纳与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