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动物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动物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

荣瑞章

双月刊

1006-6179

sydwkx@sina.com

010-84922374/84922666-3210

100012

北京朝阳区北苑路28号院1号楼9层

实验动物科学/Journal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1984年农业部批准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所创办《实验动物科学杂志》,1985年改为季刊,1987年与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合办,1988年起,由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办,由北京市科协、市科委主管,改名为《北京实验动物科学》,1991年经科委批准公开出版发行,1994年改名为《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由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北京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2007年改为《实验动物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验动物三种条件致病菌多重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蔡利东田苗苗李乃馨王馨宇...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三种条件性致病菌的多重荧光定量 PCR(qPCR)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 nuc基因、肺炎克雷伯杆菌 phoE 基因、绿脓假单胞菌 gyrB 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多重 qPCR方法,并测试其特异性、灵敏度、标准曲线及重复性等性能指标.用该方法检测 30 个临床粪便样品、6 个阳性参考品,检测结果与分离培养法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符合率.结果 多重 qPCR 检测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的标准菌株基因组 DNA 均能稳定检出;对鼠伤寒沙门菌、嗜肺巴斯德杆菌、鼠棒状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等病原微生物项目无非特异性扩增;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基因组 DNA的灵敏度分别为 1.0×10-5、1.0×10-4、1.0×10-5ng/μL;批间差异、批内差异均小于 2%,重复性良好;临床样品和阳性参考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多重 qPCR 法与分离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的多重qPCR检测方法.

    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培养法条件致病菌

    不同厂家实验动物饲料质量调查分析

    董巧燕张文盛尚艳姣邱业峰...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现状,为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市场占有率高、代表性强的五家不同来源饲料厂家生产的实验动物饲料,采用国标法对成品料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鼠繁殖料、猴维持料、犬料、兔料、豚鼠料常规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饲料水分、粗蛋白、钙及磷含量均符合国标,个别厂家生产的鼠繁殖料、猴维持料、兔料存在灰分、粗纤维含量超标、粗脂肪含量偏低的情况.此外,五种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合格检出率高,主要为铁和碘含量的超标.结论 不同实验动物饲料生产厂家常规养分质量基本能达到国标要求,但缺乏对微量元素等指标的监测,导致产品不合格率高.因此,还需要加强和提升饲料标准化体系建设和质控监督等关键环节,确保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和规范化.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饲料标准化

    小鼠抑郁症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王金辉张勇董伟韬张全伟...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因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已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抑郁症发病因素极其复杂,因此在进行相关实验时构建相应抑郁症模型成为实验关键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小鼠抑郁症模型的构建方法,例如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模型,特殊药物所致抑郁模型,生命早期应激模型等,以及相关评估抑郁程度的行为学实验,例如强迫游泳实验、蔗糖偏好实验、喷溅实验等,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实验思路及方法.

    抑郁症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估

    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制作及救治研究进展

    西仁娜伊·色里木刘江伟孙亚伟许琴...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腹部创伤研究层次的不断加深,标准化的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制作凸显出其在救治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部创伤相关动物模型及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救治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复习总结,并依据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模型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为腹部创伤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救治研究提供参考.

    腹部创伤动物模型损伤控制性手术

    胚胎期颞下颌关节形态发育研究进展

    相磊王学文刘华蔚常平...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颞下颌关节(TMJ)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滑膜关节,其发育过程与长骨关节有着显著的不同.TMJ 胚胎发育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一方面人类 TMJ胚胎发育研究的连续性受到限制,TMJ 发育起始以及髁突骨化与生长方式等问题还尚未完全阐明;另一方面啮齿类动物作为 TMJ发育研究的模式动物与人类 TMJ 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寻求与人更为接近的模式动物开展 TMJ胚胎发育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止.本文从人类与动物模型两个方面对胚胎期 TMJ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综述.

    颞下颌关节胚胎发育模型动物

    精神障碍模式鼠的行为学测验原理与方法

    万伊甸李雨亭王琦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障碍指由于大脑机能紊乱,导致患者精神活动(情感、认知、意志等)产生障碍.内隐的精神障碍常伴随外显的行为异常.构建精神障碍模式动物对探究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而用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测量精神障碍模式动物的行为表型,对评价精神障碍相关研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精神障碍模式鼠的相关研究,总结常见精神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的行为学测验原理与方法,以期对精神病学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精神障碍动物模型行为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