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最佳抗体滴度,评估采用不同抗体滴度作为诊断标准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及2019年11月包头市儿童医院儿科诊断为MP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血清样本88对.以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的4倍变化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时,采用不同抗体滴度作为阳性判定标准时,其诊断M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血清抗体滴度作为诊断界值.结果 1.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1∶40作为阳性判定标准时,其敏感度72.9%,ROC曲线下面积0.817,特异度87.5%,易造成过度诊断.采用1∶160作为阳性判定标准时,其特异度较高(97.5%),ROC曲线下面积0.775,敏感度较低(52.1%),易漏诊.采用≥1∶80作为阳性判定标准,敏感度60.4%,特异度较高(97.5%),ROC曲线下面积0.823,综合情况较上述两标准更合适.2.病程≥5 d采血,72.5%的患儿已产生抗体,且60.0%的患儿抗体滴度≥1∶80.结论 1.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感染时,推荐抗体滴度≥1∶80作为诊断标准.但临床工作中,确诊或排除MP感染仍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2.病程5~7 d是较为合适的采血时间.如临床怀疑MP感染,抗体滴度1∶40也有提示意义,可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协诊或间隔较短时间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