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价值研究

    刘睿张涛红胡娇娇安瑞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宫并随访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共纳入206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术后2年随访的血β-hCG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恶变组和治愈组.根据患者清宫术前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及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①在符合条件的206例患者中,29例(14.08%)完全性葡萄胎患者进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恶变组患者L[(1.23±0.35)×109/L vs(1.69±0.50)×109/L]及PLT[(165.0±37.0)×109/L vs(213.7±52.3)×109/L]和PLR(120.1±51.1 vs 156.4±52.6)明显低于治愈组(P <0.001);恶变组NLR(3.71±0.99 vs 2.97 ±1.46)和dNLR(4.14±2.24 vs 3.13±2.86)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②孕周、L、PLT、PLR、dNLR、NLR、血β-hCG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炎症标志物联和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AUC值为0.871,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65.5%;临床标志物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807,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8.9%;炎症和临床标志物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1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和82.5%,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单一参数.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8.4周、PLT≤180×109/L、NLR> 3.24、PLR≤113.6及血β-hCG >94654 U/L是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561 (95% CI 3.776 ~41.788)、7.934(95% CI2.459 ~ 25.600)、8.261 (95% CI 2.343 ~ 29.127)、5.182 (95% CI 1.146 ~ 23.426)、10.743 (95% CI3.030 ~ 38.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前外周血中PLT、L、NLR、PLR及血β-hCG等组成的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其恶变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葡萄胎恶变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

    pax1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杨文艳贺桂芳马莉卞美璐...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1(pax1)在子宫颈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pax1蛋白与子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中日友好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1例子宫颈癌、1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对照组)中pax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其诊断效能并随访,探讨其与子宫颈鳞癌(Scc)及子宫颈腺癌(AC)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对照组的pax1蛋白表达水平(90.0%)高于CIN(73.3%)及子宫颈癌(38.6%),SCC患者pax1蛋白阳性表达率(20.9%)明显低于AC (70.0%)及特殊类型子宫颈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OC曲线显示,pax1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诊断子宫颈癌的灵敏度90.0%,特异度61.3%.③pax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脉管浸润有关(P<0.05).④Scc患者中pax1蛋白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40),AC患者中pax1蛋白阳性组的生存时间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结论:pax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CIN及子宫颈癌进展密切相关,其诊断CINⅡ及以上的效能较高.pax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pax1蛋白有望成为监测SC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配对盒基因1蛋白

    661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及高风险胎儿产前诊断分析

    徐盈黎昱宋婷婷詹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PCR-DHPLC)技术和Sanger测序法对6616例孕妇(早孕产检孕妇6609例和具有SMA阳性家族史孕妇7例)进行SMN1、SMN2基因筛查与诊断,并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分析.结果:①在6609例早孕产检孕妇中发现123例孕妇(检出率1.86%)可能是SMA的携带者,其中由于SMN1缺失形成的携带者84例(1.27%),SMN1转换成SMN2基因形成的携带者35例(0.53%),SMA携带者为SMN1∶SMN2=1∶0的样本4例(0.06%).另外,丈夫同为SMA携带者21例(SMN1缺失形成的携带者14例,SMN1转换成SMN2基因形成的携带者7例).(劲例SMA阳性家族史孕妇中发现:2例先证者明确为SMN1基因exon7纯合缺失;4例先证者通过父母基因型推测可能为SMN1基因exon7纯合缺失;另1例SMA先证者通过PCR-DHPLC技术检测出SMN1基因exon7拷贝数为1,同时通过Sanger测序法发现该SMA先证者样本在SMN1基因上也存在c.570 G>A(p.Trp190*)杂合突变,为复合杂合突变.③对28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分析,其中SMN1基因型异常胎儿6例,胎儿可能为SAM携带者13例,胎儿基因型正常者9例.SMN1基因型异常胎儿6例均引产,16例出生后随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4例继续妊娠,2例失访.结论:PCR-DHPLC技术可以对大部分人群和SMA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且能对SMN1和SMN2拷贝数进行鉴定,少数复合杂合突变病例需要结合Sanger测序方法.对高风险家系孕妇行介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对于优生优育、有效预防SMA胎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产前基因诊断

    不同月经模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差异的研究

    傅若金顾卓伟路瑶高华...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月经模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仁济医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438例,根据月经模式分为月经频发组(9例)、月经规律组(26例)、月经稀发或闭经组(379例)、不规则出血组(24例),并对其基础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对月经稀发或闭经组中月经不同稀发程度(36~90天、91~180天、> 180天)间患者的代谢和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PCOS患者中月经稀发或闭经比例最高,占86.53%.②不同月经模式4组患者间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游离雄激素指数(F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月经稀发或闭经组的LH/FSH、AMH、FAI、HOMA-IR、TC水平和月经频发组的AMH及TC水平及不规则子宫出血组的LH/FSH、FAI、AMH及HOMA-IR水平均高于月经规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月经稀发程度患者间比较,其中91~180天组的体质量指数(BMI)、LH/FSH、睾酮(T)、FAI、HOMA-IR水平和>180天组的BMI、T、FAI、HOMA-IR、TG水平均明显高于36 ~ 90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月经模式的PCOS患者间,高雄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月经稀发程度严重者(月经周期>3月),其高雄及糖、脂代谢异常程度更高.临床中应注意不同PCOS患者的特点,在不同月经模式下,依据其性激素和代谢水平给予个体化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模式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综合征抗苗勒管激素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近远期并发症比较

    王春雨韩冰赵亚丹陆宣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2617例,其中择期再次剖宫产2246例(ERCD组),阴道试产成功334例(VBAC组),阴道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37例(TOLAC失败组).对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后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TOLAC失败组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高(18.92%),其次是ERCD组患者(6.99%),而VBA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3.29%).VBAC组出现输血、产后发热和尿潴留的比例明显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1.65%、1.20% vs 4.14%、0.30% vs 2.98%,P<0.05);发生子宫破裂、输血、尿潴留、肠梗阻的比例低于TOLAC失败组(分别为0 vs 10.81%、0 vs 8.11%、0.30% vs 5.41%、0 vs 5.41%,P<0.05);TOLAC失败组发生子宫破裂、输血、肠梗阻的比例显著高于ERCD组(分别为10.81% vs 0.31%、8.11% vs 1.65%、5.41%vs 0.40%,P<0.05);VBAC组的产妇发生腰痛、肠粘连、贫血、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显著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5.25%、0 vs 4.69%、2.80% vs 7.93%、0 vs 3.91%,P<0.05);3组均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TOLAC失败组轻度窒息发生率(8.11%)明显高于ERCD组(1.02%)和VBAC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AC失败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低于ERCD组及VBAC组(1分钟:9.43±1.65分,9.92±0.38分,9.96±0.39分;5分钟:9.64±1.34分,9.98±0.28分,9.99-±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发现,TOLAC失败组1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脑损伤,预后不佳.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阴道试产成功的母儿并发症最小,择期再次剖宫产次之,试产失败转急诊手术者母儿并发症最高.瘢痕子宫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严密监护下试产,但是需要重视对试产失败患者的处理,以改善母儿结局.

    剖宫产阴道分娩瘢痕子宫再次分娩近远期并发症分娩方式

    早孕期胎儿鼻骨缺失与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

    辜秋阳王佳燕黄炜然陈敏...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鼻骨缺失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及胎儿医学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鼻骨缺失的相关资料,分析胎儿单纯鼻骨缺失及其在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时对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价值.结果:高龄孕妇的胎儿单纯鼻骨缺失及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78%和75.00%,同非高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0.80%和42.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单纯鼻骨缺失的染色体异常率为2.72%,当合并其他异常指标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升至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鼻骨缺失在合并颈项透明层(NT)增厚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总发生率为60.81%.当NT >3.5 mm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率达77.78%,与NT≤3.5 mm时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34.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鼻骨缺失时,需详细的胎儿超声结构筛查评估,当发现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时,临床医师应向孕妇提供遗传咨询,建议行产前诊断以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鼻骨缺失早孕期染色体异常21-三体

    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莫晖王华伟王港龙艳喜...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第一周期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1445例,在启动周期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患者血清AMH水平,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卵巢窦卵泡计数(AFC),并结合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计算其在卵巢低反应组(获卵数≤3个)和卵巢高反应组(获卵数>15个)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Spearma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显示,获卵数与AFC和AM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龄和方案选择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获卵数与BMI无明显相关性(P>0.05).预测卵巢低反应时,AFC和AMH的AUC(分别是0.926和0.883)明显大于BMI和年龄的AUC(分别是0.454和0.181),AMH预测值为1.47 μg/L,AFC的预测值为8个.预测卵巢高反应时,AFC和AMH的AUC(分别是0.764和0.759)明显大于BMI和年龄的AUC(分别是0.433和0.389),AMH的预测值为3.35 μg/L,AFC的预测值为14个.结论:育龄期女性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独立预测患者的卵巢反应性,且联合超声检测AFC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促排卵方案,获得优质胚胎,有效指导其生育.

    抗苗勒管激素卵巢反应性窦卵泡计数

    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唐琴王平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改良Caprini模型的运用.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手术后发生VTE的35例患者为血栓组,另按照1∶4比例选择同期因相同疾病手术未发生VTE的140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不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如V因子、凝血酶原20110A、血清同型半胱胺酸、狼疮抗凝物等)进行评分,对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妇科手术患者共13211例,术后VTE发生率为0.26%(35/13211).②血栓组改良Caprini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5.20±1.83分vs 4.27±1.82分,P=0.011),血栓组改良Caprini评分≥5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2.86% vs 44.29%,P=0.049).③单因素分析发现妇科手术后发生VTE与年龄、BMI、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24 kg/m2(OR2.862,95%CI 1.277 ~6.417)、手术时间(OR 1.004,95% CI 1.001~1.008)是妇科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同时对血栓所在的下肢制动,35例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继发出血.结论:VTE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4 kg/m2)、手术时间.根据改良Caprini风险度分级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减少临床VTE的发生.

    妇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改良Caprini模型

    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洪凡龚景进黄楚君王晓怡...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137例为研究组,同时期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行剖宫产患者4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302.3±173.3 ml)和住院时间(5.01±3.60天)明显少于对照组(358.9±223.6 ml,9.80±6.2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黄疸、心肌损害、新生儿肺炎、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入住NICU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经阴道分娩未增加新生儿并发症,母儿获得较好妊娠结局.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充分评估病情,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并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瘢痕子宫早产阴道分娩剖宫产

    绒毛膜癌脾脏转移1例

    周金玲张金伟
    75-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