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270页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裴雪婷王彦程玲慧李洪言...
    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继发于剖宫产等盆腹腔手术,少数为自发性。AWE可以引起周期性腹痛、腹壁包块、肿胀出血等不适,发生机制主要有种植、内分泌、免疫、遗传和炎症等学说。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在AWE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目前皮肤镜在AWE诊断中的应用较少,均匀红色色素沉着、活动性出血、红棕色球状结构等是镜下的典型特征。病灶切除术是AWE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开腹、腹腔镜(多孔或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术式,根据病灶的浸润深度推荐不同入路。新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经皮冷冻或微波消融等技术用于AWE保守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初步证实,未来值得进一步的探索。AWE的整体复发率低,病灶完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联合使用激素的预防价值存在争议。关于AWE的管理,国内外尚无明确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积极预防。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诊断治疗

    肠道菌群与卵巢癌风险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曹铁凤黄佳明沈慧敏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肠道菌群紊乱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MiBioGen联盟官网获取人类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作为暴露因素,从卵巢癌协会联盟(OCAC)获得卵巢癌数据作为结局,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分析肠道菌群与卵巢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F<10 作为条件删除弱工具变量,科克伦Q参数进行异质性检验;MR-Egger法进行水平多效性检验;MR-PRESSO法和留一法剔除异常的工具变量。结果:MR分析表明有2 个门、1 个纲、1 个目、1个科和2 个属的菌群与卵巢癌致病风险有因果关系。其中,蓝藻门(OR 1。167)、拟杆菌门(OR 1。238)、拟杆菌目(OR 1。329)、克里斯滕森菌科(OR 1。680)和食物谷菌属(OR 1。130)会增加卵巢癌风险(P<0。05),而埃希菌属(OR 0。786)和变形菌纲(OR 0。763)会降低卵巢癌风险(P<0。05)。此外,不同肠道菌群与不同类型卵巢癌存在因果关系,其中拟杆菌门(OR 1。354)、拟杆菌目(OR 1。400)、克里斯滕森菌科(OR 1。907)增加高级别浆液性癌发病风险(P<0。05),而变形菌纲(OR 0。773)降低高级别浆液性癌发病风险(P<0。05);蓝藻门(OR 1。638)增加透明细胞性癌风险(P<0。05),变形菌纲(OR 0。454)降低黏液性癌风险(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证明该研究结果可靠。结论:肠道微生物群与卵巢癌发病风险有因果关系,其中蓝藻门、拟杆菌门、拟杆菌目、克里斯滕森菌科和食物谷菌属为卵巢癌发病危险因素,而埃希菌属和变形菌纲为保护因素。

    肠道菌群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因果关系卵巢癌

    超声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49例临床分析

    高倩倩杨太珠
    28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至2023 年4 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诊断疑似葡萄胎合并妊娠的49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葡萄胎组(20 例)和良性病变组(25 例),分析两组的超声检查和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医师超声图像的判读采用一致性检验。结果:①49 例患者中 31 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4 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4 例失访。有明确病理诊断的45 例患者,其中完全性葡萄胎 4 例,部分性葡萄胎16 例;良性病变共25 例,包括胎盘间叶发育不良5 例、胎盘绒毛发育异常4 例、胎盘粘连2 例、胎盘梗死1 例等。超声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的准确率44。4%(20/45)。②与良性病变组比较,葡萄胎组患者中占位的体积明显较大、占位中无回声的数量(一个切面>15 个)明显较高、单个无回声的大小差异(≥80%)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 位超声医师对葡萄胎合并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判读,所有超声判读结果Kappa一致性系数均在 0。75 以上。结论:占位体积越大、占位中的无回声数量越多(一个切面>15 个)、占位中无回声分布大小越一致越倾向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等良性疾病的超声表现易与葡萄胎混淆,应谨慎。虽然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不高,但及时发现异常便于临床管理。

    超声诊断葡萄胎妊娠胎盘胎盘间叶发育不良

    循环肿瘤细胞及糖类抗原125新型联用诊断模式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价值

    王同霞高妍李圆王翕...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糖类抗原125(CA 125)对卵巢上皮性癌(EO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60 例EOC患者和非癌对照(50 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及40 例健康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检测CTCs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CA 125的表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两者诊断 EOC 的最佳组合方式。结果:①EOC 患者与非癌对照时,CA125>35 U/ml 和CTCs阳性诊断EOC的敏感度分别为 75。6%、79。4%,特异度分别为 82。2%、91。1%。EOC患者与卵巢良性病变患者时,CA125>35 U/ml 及CTCs阳性诊断EOC 的敏感度不变(仍分别为 75。6%、79。4%),特异度均有所下降(分别为68。0%、86。0%)。②传统的并联试验诊断EOC的敏感度提高至95。0%,但特异度降低至58。0%;传统的串联试验诊断EOC的特异度提高至96。0%,但敏感度降低至60。0%。③定义CTCs及CA 125的新型联用诊断模式检出阳性为:CA125≥90 U/ml或25 U/ml<CA 125<90 U/ml 且CTCs阳性。采用新型联用诊断模式诊断EOC 的敏感度为 88。8%,特异度为86。0%。结论:CTCs或CA 125单独区分卵巢良恶性肿物时的敏感度均不高,且特异度偏低,特别是CA 125。传统的并联或串联试验不能提高EOC 诊断效能;CTCs及CA 125 新型联用诊断模式提高了EOC诊断的敏感度,同时保证了特异度没有降低。

    循环肿瘤细胞糖类抗原125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肿物

    郑重声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编辑部
    290页

    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瑞森赵淑萍汤云郑德璇...
    29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因HR-HPV感染引起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6个月复查HR-HPV持续感染的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r-CWS治疗 1 个疗程,36 例)和对照组(仅观察,33 例)。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①69 例患者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56%)明显高于对照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乳杆菌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77。78%vs。45。45%,P<0。05);治疗组pH值≥4。6、白细胞酯酶(LE)阳性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 36 例患者中发热 5 例,下腹坠胀感 5 例,腹泻 1 例,皮疹 1 例。结论: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R-HPV感染疗效较好,阴道微生态环境指标(乳杆菌、LE、pH值≥4。6)改善明显,且无严重副反应发生,但仍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及阴道微生态情况分析

    李小超刘明雷张家弘梁爽...
    296-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现状、耐药情况及GBS感染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检的 37175 例妊娠晚期孕妇病例资料,统计GBS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连续3 年内不同年龄段孕妇GBS的感染情况、变化趋势及耐药率变迁。同时对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就诊的 849 例妊娠晚期孕妇的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形态学检测(分为GBS阳性组499 例和GBS阴性组350 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清洁度和微生态指标的特点。结果: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连续3 年,GBS阳性率分别为4。30%、4。79%、5。14%,且逐年增高(P<0。01);不同年龄组GBS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3 年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未发现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均>50%),但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在阴道微生态方面,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为73。35%和29。71%,其清洁度在Ⅲ~Ⅳ级分别占72。95%和28。86%;GBS阳性组伴有白细胞显著增多的占11。62%;pH>4。5 占72。95%,与GBS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洁度、白细胞、菌群密度与多样性GB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晚期GBS阳性率逐年增高,年龄不是引起GBS感染的因素,青霉素依然可作为产时首选预防药物。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妊娠晚期GBS感染后具有较高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但并非所有GBS 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均失衡。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率耐药率,阴道微生态

    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母婴结局分析

    孙立琴范裕如李六兰樊雪梅...
    30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低位产钳助产中,采用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分娩行低位产钳术且会阴不侧切产妇6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取出产钳时间不同分为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组(观察组,37 例)和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组(对照组,26 例),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均无肩难产和会阴Ⅳ度裂伤。两组的会阴裂伤程度、阴道裂伤、阴道血肿、子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分娩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全部活产,产钳助产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和死亡,新生儿钳痕、颜面部擦伤和轻度窒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保留原位较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应用于会阴不侧切,不增加会阴损伤,不增加相关母婴并发症,是一项实用且安全的临床技术。

    低位产钳术产钳保留原位娩出胎头限制性会阴切开无创分娩

    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许鑫玥邓玉艳李俊强马婉莹...
    306-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 年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 72 例良性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 31 例(单孔体外剥除组),单孔腹腔镜体内剥除囊肿41 例(单孔体内剥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气腹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囊液渗漏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小时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术中囊液渗漏率单孔体外剥除组(0 vs。21。1%)明显低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单孔体外剥除组手术时间(60。19±5。64 分钟vs。72。02±6。89 分钟)、术中气腹使用时间(15。23±2。69 分钟vs。53。83±6。74分钟)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6±3。53 小时vs。32。24±3。87 小时)均短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小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手术在良性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术中囊液腹腔内渗漏,更加遵循手术无瘤原则,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囊肿剥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