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骨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卫小春

月刊

1008-5572

sygkzz@163.com

0351-3365826,3365705

030001

山西太原五一路382号

实用骨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宗旨是以实用和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现状

    王薛丁马永胜林啟泰李泽昊...
    769-773页

    卫生经济学视角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

    田志何芷程李建涛段王平...
    774-777,792页

    终板骨折对胸腰椎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何瑞陈洪瑞何鹏杰王弘...
    778-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研究终板骨折(endplate fracture,EF)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单侧椎弓根PVP治疗的13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6例,男62例;年龄65~85岁,平均(76。51±6。83)岁;胸椎47例,腰椎91例。参照术前MRI检查分为EF组(31例)和非EF组(107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Cobb角、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数。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随访3~4个月,平均(3。16±0。25)个月。末次随访时邻椎再骨折:EF组7例,非EF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渗漏:EF组9例,非EF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的骨水泥注射量显著小于非EF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显著大于非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均显著高于非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非EF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EF组、Cobb角小于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终板骨折是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丢失和邻椎再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PVP术中应注意处理终板骨折,以减缓患者慢性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终板骨折

    关节镜治疗肩关节疾病术后疼痛危险因素分析

    方环明王志学姬振伟吴鹏...
    782-787,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疾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22例,女146例;年龄38~86岁,平均(56。20±8。88)岁。术后3 d、3个月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将NRS≥4分的患者纳入术后疼痛组、NRS<4分的患者纳入术后无痛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3个月疼痛的影响因素,而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能够导致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术后疗效并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术后268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术后3d,198例(73。88%)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女性、伴有焦虑、术前中重度疼痛是肩关节镜术后3 d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3个月,66例(24。63%)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女性、伴有焦虑、睡眠障碍、较小的肩袖撕裂是肩关节镜术后3个月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3个月,无痛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92。74(92。00,92。48)分高于疼痛组90。65(88。98,9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伴有焦虑、睡眠障碍、较小肩袖撕裂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疼痛更加严重,应加强对此类患者术前、术后的镇痛及心理疏导,制定个性化镇痛和康复计划,以降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

    肩关节镜术后疼痛疼痛数字评分肩袖撕裂危险因素

    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高志鹏路真郭海滨杨港...
    78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儿童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经ESIN治疗的127例前臂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和非再骨折组。再骨折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14岁,平均(8。35±2。65)岁。非再骨折组117例,男66例,女51例;年龄5~12岁,平均(9。58±2。43)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伤侧、石膏拆除时间、血液25羟-维生素D含量、骨折部位、骨折数量、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移除时间。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儿童前臂骨干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7~40个月,平均(11。26±3。9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和内固定移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内固定移除时间短于6个月(P=0。032,OR=10。846)及中段1/3骨折(P=0。013,OR=15。374)是前臂骨干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SIN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后再骨折较少见,中段1/3骨折及内固定移除时间短于6个月患者需警惕再骨折。

    再骨折前臂儿童弹性髓内钉

    两种股骨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中的疗效比较

    张军朱伟伟徐付国赵一朗...
    79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全内重建中,由外向内技术和经前内侧入路技术制作股骨隧道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60例ACL断裂患者,根据手术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由外向内技术)30例和对照组(经前内侧入路技术)3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4~37岁,平均(29。30±4。00)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40岁,平均(29。70±4。21)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膝关节松弛度;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感染、肌腱松动、术后再次翻修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观察组平均随访(15。37±1。61)个月,对照组平均随访(14。97±1。5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K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肌腱松动、术后再次翻修等情况。结论 ACL全内重建中,选择经前内侧入路技术或由外向内技术制作股骨隧道均能实现股骨隧道的解剖定位,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短期疗效均可接受。

    前交叉韧带损伤全内重建技术经前内侧入路技术

    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XCL1、CXCL8、CXCL12的表达及其预测骨折发生的价值

    李军涛郝玉青刘斌王永辉...
    798-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CXC chemokine ligand,CXCL)1、CXCL8及CXCL12在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预测骨折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PMOP患者128例,年龄60~86岁,平均(69。20±6。28)岁;另选取50例老年女性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对照,年龄60~82岁,平均(67。40±5。93)岁。128例老年PMOP患者分为骨折组56例和未骨折组72例,根据FRAX评分检查分为骨折高风险组77例和骨折低风险组51例。比较各组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PMOP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XCL1、CXCL8及CXCL12联合FRAX评分对老年PMOP患者骨折发生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XCL1、CXCL8、CXCL12水平与FR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骨折组和未骨折组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骨折组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均明显高于未骨折组(P<0。001)。骨折高风险组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PMOP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XCL1、CXCL8及CXCL12联合FRAX评分预测老年PMOP患者发生骨折的AUC最大(0。96,95%CI:0。90~0。99),其准确度为94。1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PMOP患者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与FRAX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血清CXCL1、CXCL8及CXCL12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PMOP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其与FRAX评分密切相关,CXCL1、CXCL8及CXCL12联合FRAX评分预测老年PMOP患者发生骨折的准确度较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折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趋化因子配体12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王振中李文军李洪晓
    804-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影像学及组织学特征。方法 选取5个月龄新西兰兔共36只,雌雄不限,随机选取12只取右后肢膝关节,经处理后截取部分胫骨平台骨软骨组织做为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供体。12只为实验组,在右后肢膝关节胫骨侧截取5mm×5 mm×5 mm骨软骨缺损区,同种异体骨软骨组织截取等量组织移植固定;12只为对照组,在右后肢膝关节胫骨侧相同位置截取等量骨软骨后原位固定。术后X线评估骨愈合情况,取材后microCT评估骨小梁愈合情况,骨关节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均存活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术后4周X线片示骨愈合良好;术后6周膝关节取材后microCT显示截骨处骨性愈合良好;关节切片HE染色显示软骨及软骨下骨结构良好,两组关节厚度无明显差异,番红固绿染色Mankin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利新兰染色显示活性软骨细胞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西兰兔膝关节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动物模型构建简单、操作性强、手术并发症少,可较好地反应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病理及生理过程。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新西兰兔动物模型

    腰椎旁肌脂肪浸润分级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胡兴律王向阳郝定均
    808-811页

    椎旁肌脂肪浸润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赵宇胡兴律吴智龙殷继超...
    812-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