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化工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化工应用
石油化工应用

周彤

月刊

1673-5285

nxsyhg@vip.163.com

0951-5016467

750002

宁夏银川市凤凰北街172号

石油化工应用/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新资讯,掌握国内外科技研发新动态,读者对象为石化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一切有关于石化发展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渗致密油藏水驱前缘运动规律研究进展

    赵一凝陈泽宇杨亚洁韩兴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渗致密油藏由于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等特点导致水驱前缘指状推进,水驱波及体积差、水驱采收率低,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控制水驱前缘运动速度充分发挥渗吸-驱替双重作用,是改善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的攻克方向.为进一步提升该项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广泛调研文献,分析了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驱前缘运动规律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水驱前缘常用的室内物理模拟法以及数学模型解析法,介绍了水驱前缘监测技术现场应用现状,讨论了水驱前缘研究与现场应用相结合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低渗致密油藏水驱前缘物理模拟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李彦宇董三强何子晗谢慧娜...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强化技术是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或基质类似物投加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以提高生化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本文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概念和作用机理,探讨了生物强化技术在低温污水、难降解有机废水、高盐废水、污水的脱氮除磷、地下水的污染修复和污泥减量化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评价了实际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生物强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是未来污水生物处理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

    生物强化污水处理污泥减量应用进展

    金属离子-腐殖酸对超滤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朱妤斐陈艳彭兴张啸霖...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污染是限制超滤技术在饮用水生产方面大规模应用的一大障碍.以腐殖酸(Humic Acid,HA)为代表的大分子天然有机物吸附或沉积在膜表面是引起超滤膜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几乎不会造成膜污染,但金属离子会通过电荷屏蔽、电荷中和、络合和架桥等作用对超滤膜HA产生影响,引起有机、无机以及复合膜污染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一价(Na+、K+)、二价(Ca2+、Mg2+)和三价(Fe3+、Al3+)金属离子对超滤膜HA污染的影响机理,为缓解HA引起的超滤膜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

    超滤膜污染金属离子腐殖酸相互作用

    水平井蒸汽驱蒸汽腔均衡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阮迪王飞沈畅张颖...
    20-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M区块为薄层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蒸汽腔发育受到先期井网和后期优渗通道影响.为此,基于数值模拟法,以突进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原油黏度、地层倾角、平面渗透率级差、注入温度、注汽速度、注入干度、采注比对水平井蒸汽驱蒸汽腔均衡发育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引入变异系数S作为评价指标,以表征突进系数在研究范围内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影响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驱蒸汽腔均衡发育的主控因素为:采注比、注入干度、地层倾角,可根据各主控因素对蒸汽腔均衡发育的影响,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设计进行优化.

    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腔均衡发育

    一种"三段式"破乳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李湘山黄孟郝兰锁杜大委...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某油田含水率为 95%,破乳剂加注浓度高达 480 mg/L,远高于南海同类型油田.为降本增效,结合该油田处理工艺和应用效果,建立了"三段式"破乳剂评价方法,评价出破乳剂HP-1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破乳剂HP-15在生产分离器入口加量为 40 mg/L时,破乳效果良好且与清水剂发生协同效应,清水剂加量从20 mg/L降低至13 mg/L,外排水OIW均值从20 mg/L降至 11 mg/L;破乳剂HP-15 海管入口加量为 100 mg/L时,比在用破乳剂加量降低 300 mg/L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抑制再乳化,海管压力稳定.受益于新方法,破乳剂加量降幅高达 71%,清水剂加量降幅达35%,在改善油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实现年降本 500万元.

    破乳剂清水剂破乳剂评价油田

    变排量注替防漏固井技术在KS区块储层的应用

    杨川曹乔黎王志刚张峰...
    28-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储层埋藏深、地层复杂、裂缝发育,安全密度窗口窄,对环空压力变化极为敏感,在固井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井漏,导致整体固井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后期生产的问题.通过对现有传统固井工艺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基于塞流固井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变排量固井工艺,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固井设计方法.变排量固井设计包括雷诺数计算、流态判别、变排量施工参数设计、变排量施工对环空流体性能要求.现场应用实践表明:采用变排量注替防漏固井技术能有效地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风险,防止井漏,提高顶替效率,解决库车山前储层尾管固井地层裂缝发育、固井安全密度窗口窄、地层承压能力低等难题.

    库车山前储层塔里木油田固井防漏变排量注入

    注CO2对地层油高压物性影响规律实验研究

    姜岩胡绍彬李存姣程昱...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CO2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是分析CO2 驱油与埋存机理、优化其技术方案的基础.针对DQ油田M区块,采用脱水原油和天然气样品配制的模拟地层油开展实验,探索注CO2 对地层油高压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注CO2 使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升高、体积系数和膨胀率增大、密度和黏度降低;CO2 注入越多,地层油高压物性的有利于变化程度越大.从地层油物性变化程度和经济角度,M区块进行注CO2 开采原油时,注CO2 占比以 1.00~1.40 为宜,相应注气压力为 17~20 MPa.

    注CO2驱油原油物性注入量注入压力

    苏里格致密气藏纳米增效剂的研制与应用

    苑秀发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细小、排驱压力高、亲水性强,常规压裂液返排困难,水锁损害问题严重、气井产量受到极大影响.针对该类气藏储层地质特征,研制了一种"粒径小、性能强、低伤害、易携带"的纳米增效剂,通过进入微纳米孔道深部改善渗透率、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等机理提高气藏开发效果.现场试验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压裂方法,首先是环空加砂注入,降低压裂液摩阻,增大压裂液的注入速度;其次在前置液阶段及携砂液前期差异化添加纳米增效剂,降低深部储层水锁、改善远井微裂缝等低孔喉区域渗流通道,增强远井区域的产能贡献率.结果表明,纳米增效压裂技术降低了液氮伴注比、改善了返排效果、缩短了建井周期、提高了单井产量.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致密气藏水力压裂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致密气藏苏里格气田纳米增效水力压裂

    吐哈油田鲁克沁西区低渗稠油油藏水平井压裂技术

    杨明敏李明强岳翰林邢海斌...
    43-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Y108块是吐哈油田鲁克沁西区三叠系油藏的主力区块,油藏非均质性强,物性自上而下逐渐变差,目的层T2k2Ⅱ油组 3 砂组物性低于 10 mD,采出程度仅 1.09%,一直以来难以得到有效动用.针对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地层压力系数低、地层原油黏度大、采出程度低等特点,采用"细分切割+注水蓄能+乳化降黏"技术思路,实施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且实施过程不断总结、分析、优化蓄能规模和压裂工艺参数.2020-2022 年,该技术在鲁克沁西区低渗稠油油藏现场应用6井次,压后初期平均日产油 47.70 t,目前日产油 25.00 t,累计产油 2.15×104t,压后效果显著.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鲁克沁西区低渗稠油油藏储层开发动用程度,对区块提产具有重要意义.

    吐哈油田三叠系低渗稠油注水蓄能乳化降黏水平井压裂

    新型固砂剂在渤海油田的防砂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文奥彭正强田延妮韩放...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油田油水井出砂现象明显,导致部分油井停井无产出.化学防砂工艺成本低,见效快,近年来大受欢迎.利用新型化学固砂技术能较好的固结砂体,达到控砂目的,完成出砂井的治理.从油藏动静态参数入手,分析已治理井各项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化学防砂效果与多项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判断泥质含量、储层斜厚、地层温度、作业前含水率等参数均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新型固砂剂作业成功率,且在化学防砂成功作业的前提下,延长化学防砂有效期主要优选指标为泥质含量、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含水率等.该成果在渤海油田A井得到了成功应用,实施后控砂增产效果明显,对后续出砂井治理选井选层提供了参考依据.

    灰色关联度分析化学防砂选井选层油藏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