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用菌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用菌学报
食用菌学报

曹晖

季刊

1005-9873

xx8@saas.sh.cn;shiyongjunxuebao@126.com

021-62209894

201403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食用菌学报/Journal Acta Edulis Fung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用菌学报》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食用菌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活性成分、栽培技术和环境控制、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研究简报。主要读者对象是食用菌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生产、供销的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欢迎广大食用菌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订阅。2008年《食用菌学报》为A4版,90页,每期定价15元,全年订价82元(含挂号邮寄费)。自办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干燥方式对硫黄鳞伞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吴芳徐宁彭思敏王小艳...
    10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别对硫黄鳞伞(Pholiota conissans)新鲜、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盖、菌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硫黄鳞伞挥发性成分有影响;3种方式对菌盖、菌柄挥发性成分影响不同.从新鲜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8种,主要包括醋酸、多种醇类化合物及少量醛酮化合物等;冷冻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8种,具有花果香气的醛酮类及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热风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8种,包括多种醛、酮、酯类,以及甲苯、2-正丁基呋喃、柠檬烯、2-正戊基呋喃、苏合香烯等多种杂环化合物.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进行分析,RO AV≥1.00的挥发性化合物为关键风味成分,新鲜样品中关键风味成分主要有醋酸、3-辛醇、3-甲基-1-丁醇、乙醇、2-甲基丙醛、乙酸己酯等,菌盖、菌柄中ROAV较高的分别是醋酸、3-辛醇.在2种干燥样品中,关键风味成分主要有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己酯、1-辛烯-3-醇、2-甲基丙醛、丁醛、壬醛、2-庚酮、二甲基三硫醚等;热风干燥样品中特有风味成分为(E)-2-辛烯醛、2-羟基苯甲醛、2-甲基-3-呋喃硫醇.

    硫黄鳞伞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相对气味活度值

    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竞争力和贸易潜力分析

    王建涛颜廷武王璐瑶
    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UN Comtrade)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筛选和分类汇总新鲜或冷藏类、暂时保藏(盐水)类、干品类、罐头类食用菌产品2002-2021年对东盟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额,以及2022年出口额,分析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主要东盟国家及其相应产品结构;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rade integration index,T)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TCI)分析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的竞争力和贸易潜力.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品对东盟形成了以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主的出口格局,2019-2021年出口形势不佳;四大类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比例变化较大;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具有极强竞争力,其中干品类竞争力最强,罐头类其次,新鲜或冷藏类较弱;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具有较大贸易潜力,但2013-2022年呈下降趋势;中国干品类食用菌产品对泰国具有较大出口贸易潜力,新鲜或冷藏类和罐头类对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具有较大出口贸易潜力.据此提出开展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食用菌产品出口预警机制;优化食用菌出口产品结构,巩固中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因地制宜发挥出口比较优势,充分挖掘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深化与东盟食用菌产品贸易国际合作,开拓在东盟的贸易市场;建立健全食用菌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提出巩固食用菌产品出口优势地位的建议.

    食用菌东盟出口竞争力出口贸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