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吴玉厚

季刊

1673-1387

xuebaosk@sjzu.edu.cn

024-24690875

110168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方地区公交港湾停靠站路段低影响开发研究

    孙宝芸汪子皿鲁泓麟董雷...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条件下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区域易产生积水,不仅会损害停靠区域路面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乘客出行体验与道路通行效率。北方地区城市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置具有局限性。以分隔带类型的港湾停靠站路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港湾停靠站路段雨水处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北方地区道路适用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提出了港湾停靠站路段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方案,并分析了雨水径流排放机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软件模拟研究路段海绵模式下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发现研究区域低影响开发设计对雨水径流具有明显的削减和延迟作用。

    港湾停靠站低影响开发产汇流机制调控效果

    浅析华兹华斯和雪莱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与身份认同——以《丁登寺》和《致云雀》为例

    逯阳韩欣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也是英国的湖畔诗人和桂冠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作为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有着"天才预言家"的称号。以《丁登寺》和《致云雀》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论述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与身份认同,指出了两人同处时代困境,于自然景观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并吟唱预言之歌。

    华兹华斯雪莱自然景观景观书写身份认同

    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

    易红波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安乐哲(Roger 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比照型、解释型和评价型4 类注释,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体现了《中庸》对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丰硕的儒学研究成果。

    安乐哲《中庸》注释哲学建构典籍翻译

    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人格塑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王益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建筑美学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建筑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提出了以人格塑造设定教学目标、以感性体验设计教学方法、以情感认同构思教学内容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解决当前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教育缺失造成的人格塑造不全面的问题。

    互联网建筑美学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人格塑造

    面向大学生就业的数字素养教育研究

    王丽雅熊浩丞曹丽娟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阐述了数字素养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发挥高校引导作用、加强数字素养课程建设、发挥图书馆数字服务主阵地作用3 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数字素养教育大学生就业高校图书馆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