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矿场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矿场机械
石油矿场机械

李国宏

月刊

1001-3482

sykcjx@126.com

0931-7639969

730070

兰州市安宁区蓝科路8号

石油矿场机械/Journal Oil Field Equi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全国性期刊,为学术(偏重于应用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所涉及的钻采、完井、压裂酸化、修井等装备及其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专用工具、专用电气、特车等新成果、新产品、新经验和新市场,并经营国内外杂志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钻柱动力学大位移井钻具接头可靠性研究

    沈吉阳孙晨皓王建民张木楠...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埕海区块大位移井的钻具组合与井身结构为基础,通过钻柱动力学技术计算相同钻压、排量、转速条件下,不同井深底部钻具组合所承受的动态载荷.结果表明:随着井深的增加,随钻测量系统MWD承受的轴向载荷均值逐渐降低,扭矩载荷均值逐渐增大,弯矩与井眼曲率直接相关,且随着井深的增加载荷幅值在变大,并利用随钻测量数据对井眼狗腿度和钻具承受的弯矩载荷进行验证,证明了动力学计算的有效性.从动力学计算结果中选出2个工况环境恶劣的载荷谱,并将极限载荷施加在MWD工具接头上,分析螺纹静强度,结果表明:外螺纹应力最大位置都是位于距台肩面的第2个齿根部,内螺纹最大应力位于端面到第1个螺纹处,螺纹根部的Mises应力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分别循环作用1.0×107次,接头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为1.1~1.2,在井下工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仍存在一定风险.

    接头螺纹大位移井钻柱动力学疲劳安全系数

    长柱塞防气泵室内试验及模拟研究

    伍兴东李宁博王照之冷远...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各油田开发逐步进入中后期,高气液比油井举升问题日益突显,长柱塞防气泵在原有泵筒外设计排气结构,使进泵气体由此返回环空,达到防止气锁和提高泵效的目的.然而,由于适用界限未知,且缺少经济高效的评价手段,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采用CFD方法,引入动网格技术,基于控制方程和波动方程,建立长柱塞防气泵泵筒内气液瞬态流动和泵阀运动规律数值模型;开展室内可视化试验,验证了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平均误差为5.84%;基于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长柱塞防气泵上、下冲程泵筒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规律,以及冲程、冲次对泵效率的影响,明确了其适用的气液比范围,当气液比大于400 m3/m3时,长柱塞防气泵泵效低于经济泵效.

    高气液比防气泵可视化试验CFD泵效

    水下视频监控系统光场分布与成像效果研究

    田鲁军吴孟轩贾鹏王振...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生产系统长期在水下工作运行,会出现落物抛锚、海底腐蚀等现象,导致系统发生失效,因此进行深海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以便对水下生产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对深海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技术指标对深海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方案研究;根据水下光学特性建立水下照明光场分布函数,得到影响照明灯输出光通量的因素;考虑在水下可见光散射作用下摄像机成像所需要照明灯输出的光通量确定摄像机和照明灯的位置分布;通过计算图像对比度和信噪比得到深海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观察范围,最后通过试验证实摄像机与照明灯夹角为60°时得到最好的成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固定式水下视频远距离全视景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水下监控系统光场分布成像效果

    下期目次预告

    25页

    柔性钻具水力导向射流喷嘴流场分析

    张强王文强车阳任宪可...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柔性钻具钻井技术和水力喷射径向钻井技术在控制钻进方向上存在困难或有局限性.为实现钻井导向可控,设计了一种能够水力导向的高压射流喷嘴结构.建立导向喷嘴流体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流场分析,研究喷嘴倾角、喷嘴直径、喷嘴开启个数等参数对导向力、射流速度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导向力方向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关闭喷嘴个数的增加,喷嘴导向力呈指数逐渐增大;轴向倾角越大,喷嘴导向力和最大喷射速度越大;喷嘴内径减小时,导向力和喷射速度都显著增大.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射流喷嘴水力导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和导向力的拟合公式对水力导向喷嘴钻进方向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水力径向钻井高压射流导向喷嘴导向力数值模拟

    FH28-105型环形防喷器壳体力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赵琳康诗琪陈涛崔佳凯...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H28-105型环形防喷器壳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不同工况下的不同载荷特点,采用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得到了壳体在静水试验压力和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力学行为特性和应力情况,获得其危险部位,并对其进行强度设计评价.通过多 目标优化,以减重为 目标,同时兼顾壳体的强度以及校核标准,对环形防喷器壳体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初步设计的环形防喷器壳体强度满足要求,危险部位出现在壳体卡爪槽的圆弧倒角位置处以及壳体内腔下方的倒角过度处;环形防喷器最终优化方案满足强度要求,相比于原结构尺寸,质量和塑性应变的优化幅度最大,分别为19.7%、15.6%,其他目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实现了在保证壳体强度标准的条件下对壳体进行减重优化.

    环形防喷器防喷器壳体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多目标优化

    水下采油树油管挂C型锁环高效力学分析

    王星王宝富鞠少栋王世强...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解决水下采油树与油管悬挂器锁紧时,C型锁环与其驱动部件接触非线性和大变形非线性导致的计算收敛困难、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在C型环上加载径向位移替代传统驱动部件加载的方式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结合与驱动部件之间的力学关系推导获取C型环力学分析结果的方法.建立了 C型锁环在径向位移加载下的理论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合实际应用模型,验证了该力学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升有限元分析的收敛速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对类似部件力学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水下采油树油管挂锁环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

    基于偏心式振荡器的井下可移动振动固井系统研制

    李进付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振动固井工艺技术,在下完钻井套管的固井候凝过程中,利用振动固井工具或设备产生振动波,并对套管和固井泥浆产生振动压实效应,可以提高固井完井的质量.现有振动固井工具大多数安放在井口位置,或固定安放在井筒某一处位置,或固定安放在套管底部,且不可回收,不能提高全井段振动固井效果.以偏心式振荡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制了一种可重复利用、可回收的新型井下可移动式振荡器,形成一套完整的振动固井系统,使得在整个固井候凝过程中全井段任意位置都能发挥作用,同时对于正常固井及其他设备不造成影响.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可移动井下振动固井系统对于已候凝2 h以内的抗压强度可提升4%,胶结强度提升7%,同时可显著提高第二界面固井质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振动固井偏心式振荡器可移动式振动固井工艺水泥浆胶结强度第二界面质量

    致密油气尾管回接不固井压裂井筒技术研究与应用

    姚辉前李振刘伟张春儒...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致密油气储层改造对高承压井筒的需求、生产效益对低成本建井的要求、生产技术对大井径的要求及安全高效开采等之间的相互矛盾,研究了尾管回接不固井压裂井筒技术.通过分析储层改造及开采生产施工阶段对井筒性能需求侧重点不同,提出尾管固井后进行即插即锁的非固井回接,为储层改造压裂施工提供全通径、高承压井筒条件;通过研究固完井一体化技术组合,提出了尾管固井工具功能向完井功能延伸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应用.通过分析压裂过程中回接完井管柱的轴向受力,为锚定锁紧机构优化设计、回接管柱施工及压裂施工排量及压力等参数优化提供参考.该技术在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胜利油田等多区块致密气藏的500余口大斜度井、水平井进行了应用,施工压力总体较高,总体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尾管回接不固井压裂井筒技术可以解决压裂施工对套管水泥环破坏引起气窜而导致井口带压危及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为致密油气藏高效安全开发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承压、全通径及易操作的新技术方案,促进油气高效开发.

    尾管固井可取回接致密油气分段压裂锚定密封

    浅层稠油开采用全液压斜直井修井机研制

    张端光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用于油田浅层稠油开采中的斜直井修井机技术相对落后,还不能满足现场作业的要求.提出了全液压斜直井修井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对该修井机的主要零部件和系统(如液压系统、游动吊卡、抓管机、可调底座、支架、接送管装置、油管对中及上卸扣装置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全液压斜直井修井机经过试制和一年多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减少了作业人员,大幅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斜直井修井全液压修井机游动吊卡管柱上卸扣油管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