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科技
交通科技

张谢东

双月刊

1671-7570

jtkjxx@263.net

027-86551251

430063

武汉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号

交通科技/Journal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由交通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科学技术期刊。《交通科技》遵循“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水陆运输并举,路桥、航道建设兼顾,为交通运输全行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全面、具体地反映交通动态、技术经验、科研成果,多视角地介绍国外交通科技、先进技术,全方位地传递交通待业产品的开发与市场信息。《交通科技》面向交通全行业服务,刊载的内容有: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综合运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YOLOv5s算法的桥梁裂缝自动检测及分类

    李佩韩芳杨凯李正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传统人工裂缝检测方法费时费力、局限性大等弊端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自动检测与分类方法.采用 YOLOv5s 算法作为基础,引入 2 种不同的注意力机制——SENet和Coordinate Attention,这些机制从大量数据中快速筛选出高价值信息,从而提高了 YOLOv5s模型在裂缝识别和分类方面的效率.原始的 YOLOv5s 模型在 1 500 张包含 4 种类型裂缝的图像上的检测结果为 89.2%,引入注意力机制后,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 5.7%和7.1%,达到了 94.9%和 96.3%.结果表明,改进后的 YOLOv5s算法可以实现桥梁裂缝的自动检测及分类,在实际的桥梁性能测试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桥梁裂缝自动检测裂缝分类深度学习YOLOv5s注意力机制

    钢桥面SMA+U HPC铺装层应力有限元分析

    刘首颐李治国何雄君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依托于某钢桥,基于正交异性板+铺装层复合模型进行最不利荷载位置分析,通过分析铺装层横向应力、纵向应力、层间剪切力确定荷载作用横向和纵向最不利位置,比较双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铺装结构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铺装结构沿横向、纵向、竖向的应力分布,分析 UHPC层厚度对铺装层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装层最不利荷载作用位置为荷载中心位于 U 肋和顶板交界处上方和横隔板跨中;SMA+UHPC 铺装层结构能显著减小 SMA层的最大拉应力,延缓 SMA 层开裂;UHPC 层厚度增加对减小 SMA 层最大横向应力效果明显,而对最大纵向拉应力影响较弱.

    钢桥面铺装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局部分析有限单元法

    双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结构体系斜拉桥的响应研究

    张剑锋程阿青蓝先林赵然...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结构体系斜拉桥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变化规律,依托实际工程,运用midas有限元分别建立3种结构体系的斜拉桥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 3种结构体系斜拉桥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纵向+竖向地震作用下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主塔和主梁位移响应均较大,刚构体系斜拉桥的主塔塔底内力响应最大,漂浮体系斜拉桥的主塔塔底内力响应最小;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主塔塔顶位移响应较大,主梁跨中横向位移响应最小;地震作用下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受力性能更好,更合理.

    斜拉桥地震响应结构体系

    陡峭山区大跨度钢管拱桥悬臂拼装抗风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岳秀斌谢助兵廖君星陈小佳...
    71-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隘口风速大,对桥梁施工安全构成重大风险.文中结合某陡峭山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项目,研究不同风速条件下静风荷载三分量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和设置浪风索对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针对浪风索初始拉应力较小、垂度大导致的浪风索刚度弱的问题,运用几何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通过修正浪风索弹性模量,探讨不同风速条件下施工阶段钢管拱桥悬臂拼装受力性能和抗风稳定性.分析表明,初始索力较小的浪风索在较高风速下能有效提高结构抗风能力.

    钢管拱桥悬臂拼装浪风索几何非线性抗风性能稳定性

    双边箱形Π形梁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的试验研究

    陈哲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双边箱形Π形梁的合理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模型,通过风洞湍流场刚性节段模型测压试验得到了 3 种不同宽高比双边箱形Π形梁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试验值,利用三类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并与抗风规范给出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双边箱形Π形梁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试验值,Jakobsen指数型相干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双边箱形Π形梁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整体上大于抗风规范给出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采用抗风规范给出的抖振力展向相干函数计算大跨度斜拉桥双边箱形Π形梁抖振响应会出现低估.

    双边箱形Π形梁抖振力风洞试验展向相干函数

    小箱梁隐盖梁临时大跨径钢结构支承体系研究

    叶经斌王康宇宁英杰黄袁媛...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架桥的既有承台构建临时大跨径钢结构支承体系的方法因其方便快捷、经济效益好,已成为预制小箱梁式隐式盖梁临时支承体系的选择之一.为研究不同临时支承体系的工程适应性,文中通过midas Civil软件计算分析 2 种不同的大跨径钢结构临时支承体系,最终确定采用桁架型大跨径钢结构支承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的支承梁主梁截面类型.

    小箱梁隐式盖梁快速路桥梁临时支承体系大跨径钢结构

    简支梁桥多尺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分析

    杜桁李颖怡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细研究简支梁桥在地震中的多点碰撞现象及机理,文中研究了计算效率更高、计算结果更准确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通过建立不同分析工况下跨径为 30m的典型简支T梁桥多尺度模型,从不同角度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桥梁间的多点碰撞效应能够通过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较精确地被模拟;通过对比实体模型、多尺度模型和杆系模型间的动力特性、沙漏能占比和时程分析下的主梁位移响应可验证多尺度模型的结果有效性;多尺度模型能够更高效并精准地对地震下的桥梁碰撞行为进行模拟.

    简支梁桥多点碰撞效应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地震响应

    基于分灾模式的梁端构造优化设计研究

    安振伟陶瑜隆
    92-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板式支座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普遍应用于我国中小跨径的梁桥中.强震作用下,支座易产生滑移或失效情况,落梁风险较大.为防止震害落梁的发生,通常在梁端加设防落梁措施,但会显著增大下部结构内力.文中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设计理念,采用 midas Civil 有限元计算软件,通过建立板式支座配合连梁装置、HDR 隔震支座 2 种工况桥梁模型,对比强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响应、经济性、适用性差异.研究表明,HDR 隔震支座与梁搁置长度的分灾模式设计受墩高影响,对于短周期矮墩桥梁在不显著增大下部结构内力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控制梁端位移,降低落梁风险,且经济效益较好,随着墩高增加改善效应降低.

    分灾系统板式支座连梁装置HDR支座

    山林步道螺旋形桥梁结构设计研究

    谢贤铭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山林步道地面与山体衔接时存在的大高差问题,可结合现场地形、地质,以及桥下空间打造,通过适合的螺旋形桥梁解决此类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单边固结钢结构螺旋桥,桥面通过悬挑横梁固定于桥梁内侧桥墩上,多层桥面共用一个墩柱.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该桥型的总体布置及结构设计,并对桥梁的强度、挠度、稳定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该桥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解决大高差问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山林步道螺旋桥梁结构设计研究

    拼宽T梁桥的受力性能研究

    尚羽方正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桥梁博士有限元分析软件,以贵州山区拟建的 3×30 m连续T梁桥拼宽工程为例,分别建立原桥和拼宽桥的有限元模型,定量分析桥梁拼宽前、后的横向分布系数,以及施工、运营下各梁片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紧邻拼宽部位的梁片内力和位移变化为 10%~20%,其余梁片内力与位移变化均未超过 4%.

    改扩建工程桥梁拼宽横向分布系数受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