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价值分析

    周甜
    14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护理方法以及价值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初期间收治的106名成人牙周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出53名患者为A组,实施正畸治疗,同时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剩下53名患者为B组,实施正畸治疗,同时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差于B组(P<0.05).结论 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牙周病正畸治疗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朱春艳
    14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单孔腹腔镜术后并发症

    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朱频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训练,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极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呼吸训练后,动脉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呼吸训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通气的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高.

    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1例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移位至同侧颈内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朱沁园陈亚萍
    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端与右心房连接处的导管.适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因其具有置管时间长、安全性高、创伤较小、舒适度较高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2],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着PICC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导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护理问题也颇为突出.本文对1例PICC导管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导管移位做出以下原因分析.

    PICC导管移位原因分析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

    朱青龙
    15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本研究所选择的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将该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x2=13.78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5.45%)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5.00%),差异较大(x2=16.60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可在临床使用.

    协同护理模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满意度

    对慢性伤口患者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陈亚妮
    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慢性伤口患者的实际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内的132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护理管理差异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来说,VAS评分、PSQI低,舒适度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低,观察组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为77.1%,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慢性伤口患者来说效果较为明显.

    慢性伤口规范化护理管理临床价值生活质量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血液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董秀英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血液内科护理管理应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2018年7月-12月本院消化血液内科未实行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期间接诊的病人50名为对照组,2019年1月-6月本院消化血液内科实行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期间接诊的病人38名为实验组.分析并对比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63%、护理投诉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16.0%、14.0%和12.0%低,P<0.05.结论 通过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利于消化血液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维持.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护理缺陷消化血液内科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分诊管理对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王欢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分诊管理对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本院门诊预约挂号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0例,观察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挂号就诊模式,在就诊当天来门诊直接挂号,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分诊管理,在正常时段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就诊时段的选择,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情绪状态、就诊等候时间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明显差异,SAS评分、SDS评分有明显差异,就诊等候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分诊管理中采取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模式,能够对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进行就诊,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护理分诊管理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满意度

    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蒋美艳劳乃英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院于2018.06~2019.12纳入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55例予以优质护理服务(A组),另外55例在A组基础之上实施个案管理模式(B组),评估两组管理成效.结果 住院时长、心率、HAMA及满意评分与A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B组病人饮食、药物、症状及心理社会自我管理得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取个案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个案管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护理效果观察

    范宁
    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急救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1月危重患者共50例,按照平均自由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该组有25例患者,观察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该组有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高和观察组相比,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观察组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且P<0.05,两组结果差异显著.结论 危重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较为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护理安全管理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