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学
实用临床医学

谢明勇

月刊

1009-8194

ncsylc@ncu.edu.cn, 6361259@sina.com

0791-86361259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实用临床医学/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用稿原则,努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求新、求实、求精地为大家提供学术创作和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冷清修丁孟和邵毅炜罗明华...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对比2组治疗3个月后的手术效果、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定].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LSS效果较好,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腰椎椎管狭窄症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腰椎功能老年人

    腹腔镜辅助胃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应激因子、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杨永乐汪传一张延锋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应激因子、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胃动力恢复情况、疼痛情况(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炎性因子[超敏-C蛋白反应(hs-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应激因子[多巴胺(DA)、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hs-CRP水平、IL-6水平、PCT水平、DA水平、NE水平、5-H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GAS、MOT、S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组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修补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胃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能减轻炎性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恢复.

    腹腔镜急性胃穿孔修补术胃肠激素炎性-应激因子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

    蒋叶平周联明单远洲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研究组),27例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对照组).比较2组总手术时间、脾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胰漏、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总手术时间和脾切除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手术安全可靠.

    眼外肌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眼眶骨折复视

    基于NIHSS评分探讨2种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扶元森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n=40)、B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n=35).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脑部血流动力学[动脉搏动指数(PI)、动脉平均流速(Vm)]、神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蛋白(S100β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均P<0.001).术后1、3个月,A组PI指数和NIHSS评分低于B组,Vm指标和MMSE评分高于B组(P<0.01或P<0.001).术后1周,A组血清S100β蛋白、sTREM-1、NSE水平较B组低(P<0.05或P<0.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比8.57%,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加快脑部血流流速,改善认知能力,降低对神经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急性脑出血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NIHSS量表

    赭薤柴胡汤联合传统治疗在胆道术后胃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无浪付鹏程张旭华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赭薤柴胡汤联合传统治疗对胆道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胆道术后胃瘫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与赭薤柴胡汤联合传统治疗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促进胃动力、肠内营养支持等;观察组给予赭薤柴胡汤联合传统治疗方法.比较2组流质饮食恢复至正常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流质饮食恢复至正常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传统保守治疗基础上,赭薤柴胡汤可以加快胆道术后胃瘫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赭薤柴胡汤传统治疗胆道术后并发症胃瘫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1例报告

    高石亮朱皓皞
    61-62,后插2页

    膀胱肿瘤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病理病例报告

    PPOS方案促排卵过程中添加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对卵巢低反应患者IVF结局的影响

    张玉菡伍琼芳夏雷震苏琼...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中联合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2022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助孕治疗的患者2137例,按照是否在PPOS过程中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分为试验组(n=730)和对照组(n=1407).对2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PSM分析.结果 试验组获卵数(3.87±2.93 vs 3.21±2.44,P<0.001)、可移植胚胎数(1.47±1.18 vs 1.31±1.12,P=0.008)、HCG阳性率(64.0%vs 52.7%,P=0.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POS方案中联合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可增加卵巢低反应患者获卵数,显著改善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数量及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体外受精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卵巢低反应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石喜玲刘凌芝沈婷高艳...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C组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4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前及宫口开 2、4、6 cm和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E+T组与E组的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E+T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显著短于E组、T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4组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2、4、6 cm和宫口全开时E+T组VAS评分显著低于E组、T组及C组,E组及T组显著低于C组,E组显著低于T组,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E+T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T组显著高于E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经皮穴位电刺激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初产妇分娩镇痛作用分娩结局

    不同矫治器对成人正畸拔牙矫治患者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

    马慧铭
    73-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矫治器对成人正畸拔牙矫治患者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 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对称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成人正畸拔牙矫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隐形组与固定组,每组32例.隐形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固定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2组矫治前后不同位置牙根吸收及牙槽骨高度状况.结果 隐形组矫治后左上中切牙、左上侧切牙、右上中切牙、右上侧切牙、左下中切牙、左下侧切牙、右下中切牙、右下侧切牙处牙根吸收均显著低于固定组矫治后(P<0.05);2组矫治后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成人正畸拔牙矫治患者可有助于改善牙根吸收状况,对于牙槽骨影响接近.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传统固定矫治器锥形束CT正畸牙根牙槽骨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李红梅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经超声乳化和前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超声乳化及前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PACG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患者中,疗效良好者47例(78.33%),疗效不良者13例(21.67%).前房深度、前房角粘连度、视神经损伤程度、眼压以及眼轴长度均为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01).结论 超声乳化与前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改善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的病情,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术前患者前房深度、房角粘连度、眼压以及术前的眼轴长度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

    白内障青光眼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