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术中"降支陷阱"的识别方法,以及应用"穿支逐层剥离法"处理"降支陷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21 年 4月至 2022年 6 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 245 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出现"降支陷阱"41 例,"降支陷阱"出现率为 16.7%,穿支口径 0.30~1.00 mm,平均 0.58 mm;术中测量血管蒂长度5.0~22.0 cm,平均 11.5 cm;皮瓣切取耗时为 13~93 min.皮瓣切取面积为 11.0 cm×4.0 cm~40.0 cm×10.0 cm.术前常规采用超声行大腿外侧区穿支定位.术中采用以穿支为中心的"穿支逐层剥离法"小心解剖游离肌皮穿支,记录"降支陷阱"出现率,穿支的口径、位置、血管蒂长度、皮瓣切取时间,术后统计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所以患者获随访 4~10 个月,41 例皮瓣均顺利切取.术后 1例患者出现动脉危象;1 例患者出现静脉危象,分别及时探查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大腿供区均一期愈合,皮瓣修复后至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为10~45 d,供区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感觉部分恢复.供区均为线性瘢痕,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采用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总分 100 分,得分 76~92 分,其中优 15 例,良21例,可 5 例,优良率为 87.8%.结论 明确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术中"降支陷阱"的识别和处理方法,提高对"降支陷阱"的认识,采用"穿支逐层剥离法"明确肌皮穿支的源动脉并对其解剖,可有效应对"降支陷阱",提高皮瓣切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