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项超声技术联合探查颈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价值

    张茜勉丽王霞
    1204-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探查颈动脉斑块并分析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价值.方法 筛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首发IS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5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多项超声技术联合预测IS复发的价值.结果 失访5例,有3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1.11%,复发组高血压占比高于未复发组,药物依从性好占比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CEUS-血流Ⅲ~Ⅳ级占比及二维-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三维-颈动脉斑块总面积(TPA)值高于未复发组,杨氏模量平均值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US-血流Ⅲ~Ⅳ级、二维-IMT高和三维-TPA大及杨氏模量平均值低是影响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药物依从性好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o ROC曲线分析显示,二维-IMT、三维-TPA、杨氏模量平均值及CEUS-血流Ⅲ~Ⅳ级单项预测IS患者复发的AUC分别为0.674、0.717、0.729、0.746,联合预测AUC为0.908,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二维、三维及SWE、CEUS超声技术通过评估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在预测IS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者联合价值更高.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4种细胞因子在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周蕾黄学双李慧敏金鑫...
    1209-1211,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桥本甲状腺炎(HT)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差异,探讨4种细胞因子在HT和PTC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HT患者30例(HT组),PTC患者35例(PTC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IL-2、IL-12P70、IL-10、IL-17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C组患者血清IL-2、IL-12P70、IL-17显著升高(P<0.05),HT组血清IL-2、IL-12P70、IL-17升高,IL-1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T组比较,PTC组血清IL-10显著升高[(9.46±2.22)pg/mLvs.(7.44±1.97)pg/mL,P<0.05].HT 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 IL-10 呈负相关关系,与IL-17呈正相关关系(P<0.0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IL-10呈负相关关系(P<0.05).采用甲状腺全切除与采用患侧腺体合并峡部切除的PTC患者术后血清IL-2、IL-12P70、IL-10、IL-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患者和HT患者血清IL-2、IL-12P70、IL-17高表达,同时HT患者血清IL-10低表达,并与TPOAb和TgAb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采用甲状腺全切除和患侧腺体合并峡部切除的PTC患者术后4种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

    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P70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

    冠心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相关性与研究现状

    黄万众苏强
    1212-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我国冠心病据推测患病人数1 139万人,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1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住院风险分别增加约2倍和5倍,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概率最高≥80%,心理疾病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共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回顾了心理心脏病学的历史及中国心理心脏病学的发展,从双心医学的提出到相关专家共识的发布,强调了心理因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最新研究对心理心脏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涉及风险因素评估、遗传及生物学指标、疾病识别与筛查、药物治疗以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对证据相对充分的干预方式进行介绍,同时涉及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针对现有研究的矛盾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心理心脏病学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设想.倡导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调查心理心脏健康的早期决定因素,以及不同生命阶段干预的影响,着眼于发展个性化的心理心脏病学方法,将基因、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融合起来,为个体患者定制预防和治疗策略,探寻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更有效的策略.

    冠心病精神心理疾病心理心脏病学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先红张健
    1217-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与围生期窒息、缺氧缺血、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及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可能导致早期的神经行为异常及远期各种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障碍.因此,早期及时准确的识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是预防其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关键.脑电监测是新生儿脑病诊断、评估和预后预测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作为一项无创的脑功能监测工具,开始逐渐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相较传统的脑电图,aEEG的信号处理更为简化,主要关注频谱中的低频波形,其输出结果通常显示为脑电图的连续走势图,易于临床医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目前aEEG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以及新生儿感染等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脑功能监测.aEEG可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开始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脑电活动,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评估和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随着aEEG在新生儿临床的深入研究,未来通过不断改进aEEG技术、建立aEEG监测的标准化流程以及联合其他脑结构或脑功能检查工具,将更加有效提高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以便早期发现脑损伤和脑发育异常,进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振幅整合脑电图婴儿,新生脑损伤监测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疗效及低频振幅分析研究

    李章吕静赵晓科徐红...
    1222-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低频振幅(ALFF)分析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核心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34例ASD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SD1组和ASD2组,每组17例.ASD1组予常规训练+低频rTMS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ASD2组予常规训练+假刺激.每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重复刻板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孤独症治疗评价量表(ATEC)评估2组ASD患儿核心症状.对2组患儿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观察治疗前后2组ASD患儿核心症状改善情况及静息态下脑区低频振幅值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ASD患儿CARS、RBS-R、ATE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ASD1 组 CARS[(32.50±1.63)分vs.(34.75±3.94)分]、RBS-R[7.00(6.00,7.00)分vs.8.00(7.00,11.75)分]、ATEC[(60.20±12.29)分 vs.(69.80±13.52)分]总分均优于 ASD2 组(P<0.05).治疗后ASD1组ALFF增高脑区主要有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角回、右背外侧额上回等,ASD2组治疗前后脑区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低频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ASD儿童核心症状及行为学评价指标,静息态下对脑默认网络、认知等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元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颅磁刺激疗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值

    便血方改善内痔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机制研究

    王启王华童蕾钦梦婷...
    1227-1229,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提高内痔临床治疗水平,探索科学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途径,本研究探讨便血方用于改善内痔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50例Ⅰ、Ⅱ度内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予以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观察组在复方角菜酸酯栓基础上增加便血方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便血、坠痛及黏膜状态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水平,检测血清血管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含量变化,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便血评分、坠痛评分和痔核黏膜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内痔治疗总有效率[93.33%(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74.67%(56/75),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1(EF-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和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便血方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可有效缓解内痔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可能与便血方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内痔复方角菜酸酯栓便血方临床症状血管内皮损伤药理机制

    整合式问题驱动教学法对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的影响

    桑旭王照东张超芮艳...
    1230-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整合式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对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前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为采取适合的临床授课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67名蚌埠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PBL组和对照组,其中PBL组127人,对照组140人.对照组仅参与传统的以讲座为基础的教学计划,PBL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BL课程.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课堂表现和临床思维能力,并分析影响临床思维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前测时,2组研究对象课堂表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测时,2组研究对象课堂表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测时,2组研究对象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循证性思维能力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测时,PBL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73.71±12.65)分vs.(66.90±11.01)分,P<0.05],且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阅读医学文献的频率越高(B=6.811,P<0.001)、PBL成绩排名越高(B=4.014,P=0.010),临床思维能力越强.结论 整合式问题驱动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阅读文献频率和PBL成绩排名.

    问题驱动教学法临床思维医学教育医学本科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徐山春钟滢黄宏汤军...
    1234-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4年1-3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门诊区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本研究最终获得有效样本462份,其中疲劳者366例(79.2%),无疲劳者96例(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疲劳者与无疲劳者文化程度、睡眠时长、每周压力时间、胃口变化、排便情况、新冠感染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长、每周压力时间、胃口改变、排便情况、新冠感染次数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受睡眠时长、每周压力时间、胃口改变、排便情况、新冠感染次数等因素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疲劳发生率较高,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类患者的疲劳状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疲劳影响因素

    益气养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强邓伟哲伊世华邵英子...
    1239-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医经典方在风湿性疾病的应用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我国拥有庞大的患者基数,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疗效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 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Wangfang、CNKI和VIP,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1月26日.纳入益气养阴方治疗SLE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试验组接受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应用EndNote 20.0进行筛选和管理文献.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5.4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应用Stata 15.0进行敏感性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纳入24项研究,共1 99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051例,对照组940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OR=4.35,95%CI:3.11~6.11)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7,95%CI:0.11~0.2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ds-DNA转阴率、C3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ANA转阴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气养阴方治疗SLE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各项转归均有良好的效果.

    益气养阴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Meta分析

    食管癌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玲贺云铃张耀文文红英...
    1246-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照顾者获益感的特征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南充市某三甲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就诊的食管癌患者照顾者共31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疾病获益感量表修订版对食管癌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疾病获益感表现为3种不同潜在类别("获益感低下型""获益感中等型""获益感偏高型"),依次占比17.4%(54例)、53.7%(167例)、28.9%(90例).相较于"获益感低下型",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照顾者归属于"获益感偏高型"的概率更大(OR=1.322,P<0.001).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的照顾者归属于"获益感偏高型"的概率更大(OR=1.341,P<0.001).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照顾者年龄、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理能力、疾病分期均是食管癌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并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类别照顾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食管癌照顾者疾病获益感潜在剖面分析肿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