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铁引发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实验虚拟仿真设计

    蔡智超付嘉昌林珊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杂散电流的泄漏,特别是其引发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事关城市电网能否正常稳定地供电.为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城市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合"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等课程教学和试验要求,设计并开发地铁杂散电流引发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实验虚拟仿真系统.该实验系统包含地铁隧道、地铁变电所、220 kV变电站等场景,共设置10 个交互性实验操作.该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工程应用紧密融合,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将有效提升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杂散电流直流偏磁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

    3D精密铸造实验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杜平汤彬马运邢小颖...
    113-11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国家战略的推进,传统铸造工艺亟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应对这一需求,利用Unity引擎开发一套3D精密铸造实验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构建实验设备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还原 3D精密铸造工艺的整个流程,实现蜡模制作、石膏型灌浆、焙烧脱蜡和熔炼浇注等关键工艺步骤的模拟.系统丰富的交互式操作和沉浸式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学习环境.系统已在多门课程得到应用,有效解决精密铸造实验成本高、风险大和设备资源有限等问题,显著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精密铸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超临界雾化结晶实验工艺数字孪生系统

    蔡兴旺杨继华付东来裴耀强...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超临界雾化结晶纳米生产工艺中存在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安全风险高、生产过程需要人为干预、无法真正实现人机分离等问题,设计一套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物联网、互联网、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数字虚拟生产平台.采用以虚代实、以虚控实、虚实结合的方法,实现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可视化、远程监测、远程遥控、智能预警和生产教学培训等功能.经验证,该方案具有可行性,能有效提升超临界雾化结晶工艺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对工人经验的依赖,提升工艺的数字化水平.

    超临界含能材料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现实

    国家实验室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审视

    聂继凯
    125-13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国内国家实验室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现状,借助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了211 项国内经典研究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国家实验室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由内涵认知、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参与主体和其他研究五大研究领域构成,据此详细梳理和归纳了此体系及其五大研究领域的既有研究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后续亟需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研究成果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本土化适配和源于国内既有实践探索的理论创新,以及助力中国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实验室自主知识体系文献研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重点实验室加强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嵇绍岭刘通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重要支撑,思政建设为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和强大动力支持.从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目前全国重点实验室思政建设面临的挑战,明确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不同责任,从基础、动力和保障3 个方面构建了建设路径图,提出健全责任体系、创新活动形式、形成内外配合的监督机制这 3 个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取得了责任体系落地落细、实验室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内外部监督贯通联动的良好成效,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借鉴的现实工作方式方法.

    全国重点实验室思政建设责任体系活动形式监督机制

    药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刘燕苏迪徐霞陈慧子...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丰富实验教学方法与内涵,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成功跨越了传统实验教学的物理与时间边界,赋予学生灵活便捷的学习体验,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无缝衔接,有效应对了传统实验教学资源紧缺、操作繁琐等挑战.通过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得以在安全可控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自由探索和反复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更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技能.该平台的建立,为全面培养兼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卓越药学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教学保障.

    虚拟仿真药学实验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Briggs-Rauscher振荡反应时空节律实验设计和实践

    袁玲王子悦高庆宇许盈盈...
    142-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问题,将经典的Briggs-Rauscher反应(碘钟振荡)改进为4 学时综合实验.一方面,探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时间节律的影响,加深学生对Arrhenius方程和光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结合时空自组织的前沿研究,将该实验由时间维度拓展至空间维度,探索光照强度对空间节律的影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定性表征I2 浓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空间节律,增强趣味性和探索性,实现科教融合.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延伸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碘钟振荡时空自组织综合实验创新能力

    数字孪生驱动的电子技术实验混合教学改革

    田思思王永圣罗强严俊伟...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实验教学资源、时间和空间受限及实验项目拓展难等问题,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服务平台,实现实验过程的数字化、实验项目的虚实共融和灵活拓展.基于数字化平台,探究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全过程教学考核方式,涵盖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数智化改革提供思路.

    数字孪生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教学改革教育数字化

    基于"5E"的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教学探索

    殷树娟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教学中,引入"5E"(Engagement(吸引),Exploration(探究),Explanation(解释),Elaboration(拓展),Evaluation(评价))教学理念,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形成"吸引→探索→解释→拓展→评价"的闭环反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在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框架下,创设工程项目情境并采用"小组协作+个人操作"的混合探究形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主观创造性,基于实验结果拓展理论教学内容并回归工程项目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应用创新思维."过程+结果"导向的分阶段评价方式贯穿闭环反馈的 4 个阶段,实现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满足了当今社会对于集成电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5E"教学理念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应用实践创新多元化评价

    成果导向的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及实践

    李志娜谯永发李振春王鹏...
    158-1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传统以线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欠佳,因而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教学现状分析,以"成果"导向为指引,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对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开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考核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及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教学案例及教学成果评价阐述了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教学成效.

    成果导向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