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汪燮卿

双月刊

1001-8719

syxb8282.ripp@sinopec.com;syxb8282@163.com

010-62310752;82368282

100083

北京市学院路18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Journal Acta Petrolei Sinica(Petroleum Processing S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原油的性质与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艺、炼油化工催化剂、燃料和石油化学品及助剂、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系统工程、环保油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及研究结果的综合评述;优先报道上述各方面的最新成果,每期均有若干论文被国内外许多重要刊物所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化温度对油溶性催化剂硫化程度的影响

    苏凯宁张馨月张晓周志远...
    670-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硫和不含硫的2种油溶性催化剂在不同硫化温度下进行预硫化处理,采用元素分析、XRD、HRTEM、XPS等手段对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不同硫化温度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脱硫活性和加氢脱硫(HDS)反应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2种油溶性催化剂的Mo4+含量均增加,硫化程度加深,MoS2活性相的XRD特征峰呈现出逐渐尖锐和明显的趋势,且MoS2条纹的长度及堆积层数逐渐增加.在HDS反应性能评价中,2种油溶性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脱硫性能均以直接脱硫(DDS)路径为主,且随着硫化温度的增加,HDS路径选择性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含硫的油溶性催化剂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不含硫的油溶性催化剂在硫化温度为320 ℃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油溶性催化剂硫化温度MoS2加氢脱硫硫化程度

    分壁精馏塔分离加氢裂化喷气燃料的设计与优化

    李凯龙刘文知潘慧凌昊...
    68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壁精馏塔(DWC)是一种典型的化工过程强化设备,具有节能和节约设备投资的优势,但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较少.基于加氢裂化喷气燃料实沸点蒸馏结果,以之分馏制备不同牌号轻质白油过程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分馏工艺(FP)的基础上提出了单隔壁分馏工艺(DWC-FP)和双隔壁分馏工艺(DPDWC-FP),并建立FP、DWC-FP和DPDWC-FP的严格稳态精馏模型;以年总成本(TAC)和再沸器负荷为目标函数,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优化工艺流程.结果表明,DWC在应用于石油馏分的分离过程中具有节能优势,DPDWC-FP工艺可在1个塔内实现4个产品的分离;与FP相比,DWC-FP和DPDWC-FP的TAC分别减少19.61%和24.09%.

    分壁精馏塔分馏加氢裂化喷气燃料多目标优化

    基于烃组成分离的原油催化裂解反应探究

    魏晓丽李泽坤史军军赵明...
    69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石油资源加工将更加追求分子利用效率和全价值链优化与管理.从烃分子结构管理角度入手,尊重原油中原生分子结构,以产品分子结构为导向,通过原油组分分离,使催化裂解原料中优势组分富集,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与过程选择性.详细研究了原油馏分油组分分离前后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提出原油组分分离-催化裂解技术方案.中间基科威特原油经组分优化后,低碳烯烃和轻芳烃的总产率达42%以上,实现了原油组分"宜烯则烯,宜芳则芳",从分子角度最大化地利用了原油资源.

    原油催化裂解分离低碳烯烃轻芳烃烃组成

    ZrCl4对催化裂化柴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脱除规律及机理分析

    李松燦赵毅张月琴李会峰...
    699-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裂化柴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脱除一般采用高温高压下的加氢脱除.通过四氯化锆(ZrCl4)络合法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脱除.在90 ℃、常压、环己烷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采用ZrCl4与催化裂化柴油进行络合反应,可以得到富集氮化物和氧化物等杂原子化合物的组分,对ZrCl4富集组分进一步进行固相萃取(SPE)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催化裂化柴油原始样、ZrCl4富集组分、SPE分离组分进行分析表征,并采用量化计算的方法对络合脱除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rCl4络合法对催化裂化柴油中总氮、碱性氮和非碱性氮的脱除率分别为75.9%、83.1%和75.1%.该方法对苯胺等碱性氮化物、咔唑等非碱性氮化物、萘嵌苯酮等氧化物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对噻吩类硫化物基本上无脱除效果.其脱除机理为:ZrCl4可以与碱性氮、非碱性氮、酮等杂原子化合物发生选择性的络合反应,形成溶解度较差的络合物沉淀而从柴油体系中分离出来.该脱除杂原子的方法具有杂原子脱除率高、柴油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步骤简单等优势.

    催化裂化柴油杂原子化合物ZrCl4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响应曲面法优化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工况参数

    黄兴马强武健玮王雨荷...
    708-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hemkin的蜂窝整体式反应器计算甲烷水蒸气重整中的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得到不同工况参数(反应器温度、水蒸气与甲烷的摩尔比(水/碳比)和压力)对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以及Box-Behnken-Design模型对不同工况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以氢气产率为响应目标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水/碳比和反应器温度对氢气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反应器温度为1079.65 K、水/碳比为3.94、压力为0.11 MPa时,模拟3次的平均氢气产率为80.58%.采用化学反应过程仿真与数值结果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显著减少了仿真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

    蜂窝整体式反应器制氢甲烷水蒸气重整Chemkin模拟响应曲面法参数优化

    负温度系数区域内RP-3喷气燃料表征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

    魏胜利吴李荣于志清孙林肖...
    718-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喷气燃料(RP-3)在不同条件下负温度系数(NTC)区域内的反应路径、敏感反应以及小分子基元团的影响规律,以CRECK小分子详细机理为核心,基于解耦法耦合正十二烷、正丁基环己烷、正丁基苯简化机理,构建得到RP-3多组分表征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详细机理;并在不同压力、燃料/空气质量比工况下对其NTC区域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组分含量变化分析以及组分间交互作用路径分析.结果表明:NTC区域内反应H2O2(+M)=2OH(+M)(M为反应中第三体)是最重要的着火促进反应;不同反应条件下O2、CH4、C2H4的陡降时刻与CO2的激增时刻均与燃料的着火延迟期表现出极高的吻合度;压力与燃料/空气质量比的改变仅会影响反应路径的占比.

    喷气燃料多组分表征燃料负温度系数区域化学反应动力学敏感性分析

    安装水平多孔板的鼓泡床反应器CFD-PBM数值模拟

    霍莹付连超王娟车连发...
    727-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安装水平多孔板的鼓泡床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不同水平多孔板和表观气速条件对鼓泡床反应器内气含率及气泡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观气速从0.5 m/s增加到1.0 m/s时,安装水平多孔板的反应器内整体气含率显著增加;安装多孔板后,气泡在中心区域分布范围加宽;轴向液体速度为0时,没有安装多孔板的反应器向上流动的液相径向无量纲分布范围为0~0.57,而安装了多孔板的径向无量纲分布范围为0~0.64;水平多孔板的安装能增强气泡之间的聚并与破碎,使大气泡在反应器中心区域的分散范围更宽.

    鼓泡床反应器CFD-PBM模型轴向液速气含率

    油泥与木屑共气化协同效应研究

    段继鑫周金铎苟湘
    735-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油泥和木屑共气化处理工艺,以CO2为气化剂,利用热重分析系统考察木屑、油泥及其共混物的气化特性,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共气化的协同效应.利用螺旋气化反应装置对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进行气化实验,分析对比气化实验三相产物产率的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研究发现:木屑的气化性能优于油泥,混合物中木屑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油泥的气化性能和气化反应活性,油泥含量的增多可增强木屑的气化反应;混合物气化反应的质量损失速率实验值曲线在挥发分析出和气化阶段均低于计算值曲线;混合物气化反应的气相产率随混合物中木屑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油泥/木屑质量比为6/4的共混物气体产率可达48.48%,且实验值比理论计算值高20.05%.研究表明,木屑与油泥共气化反应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木屑油泥热重螺旋气化反应装置共气化协同效应

    混沌脉冲组电场作用下油中液滴的聚结特性

    龚海峰方原余保彭烨...
    74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沌脉冲组(CPG)电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但是乳化液滴在油中的聚结特性尚不清楚.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油中液滴在混沌脉冲组电场中的聚结特性以及电场参数对液滴聚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PG电场作用下液滴聚结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的呈现与电场作用时间和电场休止时间相关,其中第Ⅲ阶段的持续时间对聚结时间影响较大;占空比影响液滴聚结过程的状态以及聚结时间;电场强度的增加对液滴聚结状态无显著影响,但明显缩短聚结时间,当电场强度从500 kV/m增加到700 kV/m,液滴聚结时间从0.400 s减小到0.152 s.研究液滴在CPG电场中的聚结特性能够为CPG电场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油包水乳液混沌脉冲组聚结特性液滴电场参数数值分析

    废塑料热解油分析评价及加工特性

    章群丹
    753-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废塑料化学循环中不同类型废塑料热解油的高价值加工利用这一问题,以分别由废弃农膜、生活垃圾废塑料、造纸厂废塑料为原料制备的3种典型废塑料热解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全馏分常规油品的理化性质、元素组成、杂质形态进行分析,并将3种热解油进行实沸点蒸馏切割为汽油、柴油和蜡油馏分,详细表征了各馏分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3种废塑料热解油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占60%~80%,均含有大量烯烃;废弃农膜热解油的硅、氯等杂质少,环烷烃和芳烃含量低,是优质的蒸汽裂解原料;与胜利混合原油相比,生活垃圾废塑料热解油和造纸厂废塑料热解油具有氧、硅、氯含量高和硫、氮含量低的特点,硅、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汽油馏分中.基于组成特点,生活垃圾废塑料热解油的汽油馏分可作为重整原料,3种热解油蜡油均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但是造纸厂废塑料热解油中氧含量高,加工性能较差.

    废塑料废弃农膜热解油实沸点蒸馏汽油柴油重整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