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预防与控制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9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数据库中获取1990-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数据,分析其发生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率、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率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death,YLL)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的标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01),标化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P<0.001),男性的发生和死亡水平每年均高于女性,发生率是女性的1.4~1.6倍,死亡率是女性的2.3~3.0倍.标化DALY率呈波动下降趋势(P<0.001),其中标化YLL率呈波动下降趋势(P<0.001),标化YLD率呈波动上升趋势(P<0.001),男性疾病负担水平每年也均远高于女性,标化DALY率、YLD率和YLL率分别是女性的2.0~2.7倍、1.3~1.6倍和2.1~3.0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与1990年相比,2019年≥ 70岁年龄组的死亡率有所上升,其他年龄组是下降的.DALY率、YLL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峰值在35~45岁;与1990年相比,2019年≥60岁年龄组的DALY率和≥70岁年龄组的YLL率是上升的,其他年龄组均有所下降.YLD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与1990年相比,2019年各年龄段的YLD率均有所增长,75~79岁年龄段增长幅度最大.结论 我国道路交通伤害导致的死亡和疾病负担总体是下降的,但仍处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男性和老年人群的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有针对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